譚聯香
摘要: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三歲進入幼兒園學段,開始為日后人生的性格和行為基礎打下烙印。而幼兒園時期的孩子,身心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對外界的信息包容性大,吸收速度快,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幼兒教師要了解幼兒這一階段的身心發展特性,把握好這一塑造時機,給幼兒一系列的引導和幫助,讓幼兒在幼兒園時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性格。本文重點論述幼兒園階段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幼兒園;幼兒;行為習慣;性格;養成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77
一、幼兒行為習慣現狀分析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質量,很多家庭選擇只生一個孩子,將有限的金錢、精力和時間集中在一個孩子,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家庭模式向“一二四”轉變,即一個孩子,兩個父母,四個老人。六個成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在這種模式下,孩子極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是性格,只考慮自己,不考慮他人。加上父母白天工作,孩子留給老人帶,老人常常溺愛孩子,事事精心,替孩子包辦,充當孩子的“服務員”,這種情況下,容易造成孩子生活能力低下,難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筆者在幼兒教學時,發現有些幼兒吃飯時不會自己拿勺子,上廁所時不會自己脫褲子,午睡醒了不會自己穿衣服,還有些幼兒,因為平時上廁所都是成人提醒,在園時想上廁所了不是不敢告訴老師,就是說的時候已經太晚,沒走到廁所已經尿褲子了。
自理能力較差,沒有掌握應有的生活技能,很容易讓幼兒產生挫敗感,對日后的生活、學習包括性格形成都會起到消極影響。因此幼兒教師要盡快幫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多年來有一句關于性格和行為習慣的話在網上流傳甚廣: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流傳的“名言”雖然不算百分百正確,但有一定道理,也說明了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行為習慣不僅影響著性格的健全與否,也對今后的一生有著決定性影響。而幼兒時期就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行為習慣培養得當,能為幼兒步入小學、中學、大學,乃至長大成人走上社會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行為習慣不是小事,不是有些成人認為的“現在還小,孩子長大自然就好了”。壞的行為習慣如果不在幼兒時期加以糾正,就會像不經修剪、未曾施藥的小樹苗一樣,不僅會被歪枝斜干壓得長不成參天大樹,還可能被害蟲蛀空。
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方面要發揮重要作用,做好幼兒的“修剪師”和“引路人”。
三、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作為幼兒教師,在園所育兒時,要時刻帶著善于發現的眼睛,及時看到幼兒存在的問題,問題初現端倪是最容易解決的,千萬不要等毛病根深蒂固了,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糾正。
1、委婉指出,保全顏面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但是,幼兒教師不能因為幼兒年紀小,就認為他們不懂事,沒有尊嚴,隨意批評。幼兒也是“要面子”的,當教師指出他們的問題時,他們也會感到丟臉,會局促不安、會羞愧。筆者記得觀摩一次大班公開課的時候,其中一名幼兒有點活潑愛動,私下說話大笑,被教師點名批評:“某某,就你會說話會笑是嗎?”其他幼兒哄堂大笑。該幼兒閉嘴低下頭,之后整節課,包括一起唱歌念兒歌都再沒有開口。顯然,教師的當眾批評諷刺傷害到幼兒的自尊。
對此筆者認為,在幼兒犯錯活不遵守班級規則時,教師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可以私下指出耐心引導,如果在必須在公眾場合加以糾正,教師可以用眼神示意,或者輕輕點一下幼兒,這樣既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妥之處,又保全了幼兒的顏面。
2、積極鼓勵,建立自信
出現問題容易,糾正問題較難。問題出現之后,要想改變,期待一次糾正就能見效是不可能的。同樣,養成良好習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用從用勺子吃飯改為用筷子吃飯時,很多幼兒不習慣,在教師的鼓勵之下,有些幼兒成功“轉型”,有些幼兒仍然不會用、不熟練。在多次指導幼兒仍然沒有明顯成效的時候,教師容易失去耐心,而幼兒此時也可能會產生挫敗感,覺得自己無法學會,從而失去信心。此時,教師要保持耐心,給幼兒更多鼓勵,不放過任何一次幼兒的“成功之時”,加大贊揚力度:“這次夾得特別牢固,記住手法,非常棒,老師知道你可以的!”用自己的認可和鼓勵幫助幼兒樹立信心,形成良好習慣。
3、提供空間,多彩活動
每個幼兒的生活環境不同,家長的養育意識也不同,有些家長寵愛孩子,事事包辦,這樣的幼兒自理能力較低,還有些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家經常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這樣的幼兒自理能力較高。
對自理能力較低、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各種活動,為他們創造鍛煉機會。比如圍繞生活技能開展競賽,如“比比誰最快”“我是穿衣小能手”等,提供獎勵,吃飯最快、最干凈的幼兒獎勵小貼紙,能自己穿衣服的幼兒獎勵小玩具等,通過競爭和獎勵機制,激發出幼兒掌握生活技能的積極性,靠著內在驅動力在家庭中勤加練習,迅速養成自己穿衣、吃飯、整理玩具等良好習慣。
總之,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幼兒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耐心的、科學的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幼兒發展,引導幼兒成長,為日后的人生路打好基礎。
湖北省恩施巴東縣信陵鎮托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