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里·海木霍加
摘要:蟲害和鼠害是影響草原治理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加強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確保規范化高效化發展,為草原資源保護與開發提供重要幫助。一直以來受到蟲鼠害影響,大量草場被破壞,使得草原退化十分嚴重,不利于草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通過對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明確當前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工作對策,加強草原治蝗,滅鼠的整體效果,為草原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關鍵詞:草原;治蝗滅鼠;問題;應對策略
引言
草地資源是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畜牧行業發展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但一直以來在草原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鼠蟲害的影響,造成大量牧草被肆意啃食與破壞,不僅造成草場資源的浪費,而且也會滋生大量的細菌,不利于牲畜的健康生長。要重點針對草原治蝗滅鼠工作進行全面分析,維護草原的生態平衡。在草原治蝗滅鼠工作中,由于老鼠和蝗蟲的生殖能力強、適應性強,目前治蝗滅鼠工作還無法滿足實際要求,必須要提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加強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的開展效果。
1治蝗滅鼠工作開展的必要性
草原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地形地貌,在內陸地區廣泛存在。通過草原治蝗滅鼠工作可以有效加強草原生態環境的規范化治理,確保草原資源得到有效保障。發展畜牧業的關鍵在于良好的草原資源,隨著我國牧草區制度改革,牧民們能夠大量養殖牲畜,能夠增強牧區的經濟效益。但受到降水減少、干旱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草場退化極為嚴重。草場退化也會引發蝗害和鼠害,對草原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通過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的開展能夠確保對蟲鼠害進行有效防治,加強草料資源的妥善保護,也為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全面增長。隨著生態環境的快速發展,在治蝗滅鼠背景下,可以有效預防草原沙漠化的發展趨勢加強,草原生態環境建設的整體水平。
2草原治蝗滅鼠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2.1治蝗滅鼠資金落實不到位
一直以來在草原蟲害和鼠害治理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在我國目前以政府部門的資金扶持為主,而且在偏遠地區防滅鼠工作只能在小范圍進行,無法全面加強治蝗滅鼠工作。
2.2現有的治理設備不齊全
草原鼠害和黃害的危害不斷擴大,需要采用更先進的治理手段,加強對蟲鼠害的科學防治,所以要配備更高效的防治設備,但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部分牧區缺乏防洪車輛和噴藥器具,造成蟲鼠害治理效率低下,依然以人工治理為主,導致治蝗滅鼠工作無法適應環境發展需求。
2.3治蝗滅鼠技術不夠先進
在草場治蝗滅鼠工作開展中,需要建立規范化的防治體系,保證對蟲鼠害進行全面的監測,通過高效的防治技術和手段,對蟲害和鼠害的發生因素變化趨勢進行有效監控,制定科學高效防治策略。但受到草場退化影響,過度狩獵以及草場破壞因素的影響,造成蟲鼠害的天敵大量消失生態鏈嚴重破壞,這也造成了蟲鼠害的危害程度不斷增加。
3草原治蝗滅鼠工作開展的主要對策
3.1抓好蝗蟲鼠害的防治工作
在新時期各地畜牧業部門必須成立專門的蝗蟲鼠害防控管理小組。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高效的蝗蟲鼠害治理方案,尤其是要加強對蝗蟲鼠害的發展動態嚴密監控,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充分動員多方力量加強對器材農藥的調配,及時將所需的物資送到蝗蟲鼠害發生的重災區,保證防治工作順利開展。
3.2加強專業化防治
在蝗蟲鼠害治理開展中,要采取專業化的防治技術和手段,減少蝗蟲鼠害造成的損失。利用超低容量噴霧技術進行噴霧治理,可以對蟲鼠害嚴重的草原進行全面噴藥防治。草原作為一個能夠實現自我調節恢復的生態系統。如果人們缺乏主動經營意識,為了利益過度放牧,會造成生態平衡破壞,草場自我恢復能力下降,也會導致草場的治理工作陷入困境。在新時期要重點加強對草場生態環境的妥善治理。通過改善蝗蟲鼠害的發生環境,從而有效避免惡性循環,增強草原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因此在新時期要注重劃區放牧,加強草原建設與管理,有助于減少蝗蟲鼠害的發生,從而有效解決蝗蟲鼠害的發展。
3.3開展科學治蝗滅鼠工作
在治蝗滅鼠工作開展中,必須要加大對蝗蟲鼠害的監測報警力度,及時準確地對蟲鼠害發生和發生進行科學高效指導,從而選擇最佳的治蝗滅鼠農藥以及治蝗滅鼠器械。在新時期要建立綜合治理示范基地,充分運用化學、生物、物理、農業等多樣化的技術手段,將害蟲和鼠害發生量控制在允許水平以下,保證綜合治理,成效顯著提高。讓廣大農戶深入了解治蝗滅鼠工作的重要性。
3.4加大宣傳與認知,增強草原保護的投入
在新時期要高度重視,對促使全社會去到治蝗滅鼠工作要加強專款專用對專項經費的使用途徑嚴格監管,采取多層次多渠道的形式加強資金籌集,確保治蝗滅鼠工作順利開展。在進行治蝗工作時,一昧的進行農藥噴灑,不利于環境的保護,可能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污染,同時還會對其他的物種造成侵害。因此,可以結合當前新型的生物防治理念,以環境保護為中心,購置生物試劑,提前開展大量試驗工作,定期更換藥物,避免試劑對草原的牧草產生影響,達到殺蟲的效果。新疆地區蝗災的爆發,很多是從新疆的邊境地區開始蔓延的,因為邊境地區難以治理,水草豐茂,同時管理的力度較低,因此給予了蝗蟲極大的生存空間,不利于蝗蟲的有效防治。因此,針對邊境地區的政治特殊性,我國政府應當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與周邊國家和地區針對蝗蟲治理問題進行友好協商,彼此進行高效率的合作,共同從源頭上加強蝗災防控的力度,有效的遏制蝗蟲災害的泛濫。
結語
治蝗滅鼠工作對草原畜牧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要充分認識到治蝗滅鼠工作開展的必要性,只有不斷地分析當前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取科學高效的治理對策,才能加強草原治蝗滅鼠工作的總體成效,保護草原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易光平.草原治蝗滅鼠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吉林畜牧獸醫,2019,40(4):50-51.
[2]李鴻林.草原治蝗滅鼠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畜禽種業,2020,16(6):52.
[3]魏玉侖,楊青山.對草原治蝗滅鼠出現的問題與措施思考[J].獸醫導刊,2020,(16):35
[4]徐文.草原治蝗滅鼠工作存在的問題研究[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8,(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