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凱 楊建秀
幼兒體魄強健、人格健全與整個國家健康發展、民族偉大復興息息相關,良好的家庭體育環境是幼兒進行體育參與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從家庭體育環境的六個方面(家庭育兒觀念、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家長體育觀、家長空余時間精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家長體育參與頻率)對幼兒體育的影響進行了探究。結果表明家庭體育環境是影響幼兒體育參與的重要影響因素,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環境,有利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同時也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提出:“推進幼兒體育發展,完善政策和保障體系;推進幼兒體育項目和幼兒體育器材標準體系建設,引導建立幼兒體育課程體系和師資培養體系”。這意味著幼兒體育成為我國強國建設的一部分,同時幼兒體育的發展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以及更高的要求,幼兒體育關系著幼兒的體質健康,近年來我國幼兒身體素質仍在不斷下降,幼兒超重與肥胖檢出率在不斷上升,大力發展幼兒體育有利于解決當前我國幼兒體質健康中存在的問題。幼兒體育有利于促進幼兒生長發育和提高健康水平、有利于培養運動技能和終身鍛煉的習慣、還有利于發展認知和創新能力。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是促進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幼兒在進行體育參與的過程中,良好的體育環境是其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和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保證和基本條件。
1 概念界定
1.1 幼兒體育
幼兒體育是指為了使學齡前兒童增進幼兒體質健康,養成優秀的生活習慣,發展基本動作技能而開展的體育教育活動。
1.2 家庭體育
家庭體育與是指以家庭成員為對象,為了滿足體育興趣需求、豐富家庭生活以達到休閑娛樂、強健體魄而進行的靈活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
1.3 家庭體育環境
家庭體育環境是指在家庭進行體育鍛煉時,家庭進行體育鍛煉的所有影響因素。家庭體育環境具體可分為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和家庭體育心理環境三個維度。家庭中影響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實物為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行為環境是指家庭各位成員之間的體育鍛煉互動方式;家庭體育心理環境是指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時家長的預期目標和信念。
2 家庭體育環境與幼兒體育
2.1 家庭育兒觀念與幼兒體育
家庭體育育兒觀念是影響幼兒體育參與的一個重要因素,重智主義、過度保護主義、功利主義是家庭育兒觀念中影響幼兒體育發展的三大阻礙。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以及當前迅速發展的社會帶來的就業壓力劇增,導致了當前家庭出現了“重智主義”,十分重視智力的發展,同時也忽略了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幼兒是活潑好動的,過度保護主義導致家長在指導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時候畏首畏尾,這在無形之中給幼兒套上了枷鎖,限制了幼兒參加體育運動。除此之外還有功利主義,為了升學創造便利條件、在比賽中拿到好的名次等目的去參加體育活動。功利主義是幼兒參加體育運動是帶有目的性的,使幼兒在進行體育參與的時候變得“成人化”,這對于幼兒來說相當于“拔苗助長”,違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功利主義使幼兒在選擇體育活動內容時變的局限,影響了幼兒體育多樣化,因此也限制了幼兒體育。
2.2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與幼兒體育
每一個家庭的經濟收入是有差別的,所處的社會地位也有差別。在物價上升迅速的21世紀,教育投資已經成為當代家庭支出的一大部分,參加各類體育興趣班的費用也比較高,這使很多的家庭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呂海龍等的研究表明家庭社會資本家庭體育環境中對幼兒體育參與起到中介作用并且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家庭的經濟收入高,在各方面的經濟壓力相對較小,經濟方面相對自由,體育消費投入自然會更多,更能滿足幼兒體育所需要的一系列條件。
2.3 家長體育觀念與幼兒體育
家長的體育觀念在家庭體育環境建設中起到關鍵作用,家長的體育觀念決定了幼兒是否參加幼兒體育活動以及具體參加什么樣的體育活動。張家林提到家長體育觀念會對孩子參與體育產生積極作用。有的家長認為幼兒進行體育參與可以強身健體,促進幼兒體質健康;有的家長認為幼兒刻意進行體育參與是沒有必要的,孩子不需要進行體育參與,只需要學習成績好就夠了。以上兩種不同的體育觀念會導致家長對幼兒體育的支持產生不同的結果,對體育的“偏見”也必然影響著幼兒體育的發展,家長有足夠好的體育觀念,會更支持自己的孩子進行體育參與。
2.4 家長空余時間精力與幼兒體育
當前中國步入經濟快速發展偉大復興的新階段,不同階段和年齡的人們都面臨著巨大壓力,各幼兒的家長們都是當代社會的中流砥柱,工作繁忙無多余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中去。白翠瑾等人通過現象學方法,通過對幼兒父母的訪談得出精力局限是影響幼兒體育的重要家庭因素。父母為了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忙于工作和應酬,等工作結束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沒有多余的精力去陪伴孩子進行體育活動。有的家長知道孩子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支持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卻無時間精力去陪伴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家長的空余閑暇時間影響著幼兒體育,空余時間精力充足的家長將有更多的時間和充足的精力去伴隨幼兒進行體育參與。
2.5 父母受教育程度與幼兒體育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使其對子女的教育行為產生一定的傾向,于秀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對于幼兒參加體育興趣班的積極性更高。受教育程度高得父母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參加體育興趣班,更注重幼兒體質健康和身體全面發展。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父母,將自身未達成的目標寄托于幼兒,更加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學習才是學生應該進行的事情,體育則是“不務正業”。受教育程度影響著父母的觀念,受教育程度父母更希望孩子身心全面發展,而非以學習成績來單方面的去評價幼兒。
2.6 家長體育參與頻率與幼兒體育
幼兒處于運動技能形成的初期階段,幼兒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擅長模仿父母的動作。若是家長喜歡積極進行體育參與,無形之中影響著幼兒進行體育參與,使幼兒在不經意之間也跟隨家長參加體育。反之,若是家長進行體育參與行為較少,那對幼兒體育參與積極性的影響自然也就不會那么明顯。例如,近年蘇格蘭兒童青少年因體育參與不足導致幼兒體質下降,就與家長不經常參與體育鍛煉有直接關系。家長體育參與頻率可以表現出家長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家長對體育的興趣濃厚,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會促進幼兒進行體育活動,有利于幼兒體育參與。
3 結論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幼兒體育是體育的起點,幼兒同時處于教育和體育的起點,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和“啟蒙者”。相對于學校體育環境和社區體育環境而言,家庭體育環境是影響幼兒體育的眾多影響因素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個,家庭育兒觀念、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家長體育觀、家長空余時間精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長體育參與頻率都是家庭體育環境中影響幼兒體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需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體育環境,為幼兒進行體育參與創造有利的條件,注意幼兒體育興趣的培養,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1.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2.新沂市城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