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東
新課改背景下,核心素養培育成為體育教學的新目標,高中階段體育教學更應致力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讓體育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并在此過程中挖掘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鑒于此,本文基于核心素養培育視角,嘗試提出高中體育教學改革思考,以期通過對體育教學的改革創新,提升高中體育教學質量,達到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
高中教學屬于國家基礎教學的最后階段,通過全方位的教學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面向大學生活,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重要保障。長期以來,高中體育教學始終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德智體美勞”綜合教學的重要構成,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高中體育教學也上升至更高層次。尤其是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等一系列國家戰略下,更突顯出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性,因此針對于高中體育的教學改革應始終處于前沿,為學生的綜合成長提供保障,為民族振興帶來希望。
1 以內容為基礎,彰顯出體育課程魅力
不可否認,在以往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較為陳舊的教學思維,尤其是側重于形式而輕內容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發展。再者,體育教學與文化教學之間的比重失衡,也制約了體育教學的整體發展。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及應用,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注重重塑培育內容,更好地展現體育教學的魅力。一是打造情境內容,在教學中可以采取生活化還原的教學方式,利用當下流行的短視頻錄制等方式,將體育與生活融合起來,實現“取之于學生,用之于教學”的目的,讓體育教學與學生親歷組合,創設出全新的體育教學情境,改變學生對傳統體育課程的認知。二是融入思政內容,思政內容是學生行為的前提,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以良好品德為基礎,包括刻苦訓練、拼搏進取、遵守規則、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等內容,真正使高中體育教學縱深得以延展,促進核心素養的全面形成。比如,在教學中挖掘“女排精神”,讓生活現實融合感染學生,提升思政與體育的融合體驗。三是構建多元課堂,即在體育核心素養培育中,體育教學應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對體育活動課、體育拓展課及體育特色課的研究,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讓體育課堂成為學生興趣培養的新天地。
2 以興趣為導向,構建俱樂部教學模式
興趣是一切行為的重要主導因素,在高中體育課也同樣如此。體育核心素養的培育核心在興趣,因此在面向于體育核心素養培育時,應采取更加創新的教學模式,即運用俱樂部教學模式,提升體育課程的新穎性與實效性。同時,為拓展體育教學的縱深,必須改變傳統“放羊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避免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從本質上看,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將課堂、課余、課外及體育競賽緊密相連,以融合性的方式將體育課呈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教學方式將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放松,進而產生更加濃厚的體驗興趣。同時,學生可以在體育教學中依據自身喜好選擇內容,教師則可以依據分層教學的思路,對學生實施針對性、分層次地指導,讓學生始終能夠享受體育所帶來的樂趣。并且,俱樂部教學模式還具備了一定的興趣點,比如,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可以采取會員制,即根據學生所學內容的精通程度,將其劃分為初級會員、中級會員與高級會員,處于低級別的會員將產生向高級會員蛻變的主動性。教師則可以對照學生所處的層次,分別采取“興趣式”、“啟發式”、“探究式”及“菜單式”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針對自身實際,取長補短,真正展現出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內涵,為學生的終身體育精神培養埋下希望的種子。
3 以創新為驅動,加強信息化教學融合
當前,信息化技術的持續演變,逐步成為教學領域的利器,尤其是針對高中教學而言,受制于學業等層面的壓力,在信息化教學技術上的拓展與創新不夠。為適應全新的教學格局,信息化教學必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而創新性地將高中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不僅屬于一種教學思維的創新,更為后續體育核心素養培育的拓展,提供了更豐富的實踐參考。從教學的視角看,主要做好如下方面的融合,一是建立信息化教學思路,體育教師可利用線上精品課程,打造出全新的在線體育教學,拓展教學的廣度與深度,如利用信息交互平臺,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動教學,讓更多的優質體育教學資源服務于學生,體現出學生的中心地位,真正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實現體育教學的新跨越。二是運用運動信息監測技術,在穿戴式設備的技術優勢,讓學生利用運動手環、微信計步等模式,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運動情況,為學生提供更適宜的體育訓練計劃,滿足高中學生對訓練強度的需求。三是優化體育課后作業布置方法,為更好促進學生體育習慣的培養,可以利用運動信息服務技術,將體育課堂向生活場景延伸,拓展教學的空間,增強學生體育自覺性與自主性。
4 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體育核心素養培育成為重中之重,尤其是高中階段的體育核心素養培育,更需要注重與學生未來成長的銜接,始終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思維,持續針對學生的需求實施教學改革與創新,讓新時代下的高中體育教學邁向更高層次,穩步推進全民健身戰略的實現。
(作者單位:舟山市綠城育華(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