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振華 葉長元 吳小剛
初中體育“模塊劃分、分層教學”的應用,針對學生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方面制定不同要求,分類指導教學的教學策略;同時根據模塊劃分后的分層教學與傳統教學進行對比分析,并通過體育測試成績為依據進行全面分析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創新教學的實驗組在技能水平、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比傳統教學的對照組都有顯著提高,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能養成持久運動的良好習慣。
1 研究目的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劃分,并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通過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分析實施模塊化分層教學前后的變化以及創新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的不足。盡可能提出改善不足的方案及措施,以完善模塊化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實施過程中的理論基礎。通過實際教學對比傳統教學模式與分層實施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個性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并進行系統分析研究,為后期的教學提供理論基礎。
2 研究對象及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天水市麥積區中灘中學七、八、九年級每個年級中各選4個班作為研究對象。1、3班為創新教學(A組),2、4班為傳統教學(B組);針對初中體育分層實施模塊化教學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
2.2 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查找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書籍等;利用互聯網檢索期刊索引的方法收集了大量有關“模塊劃分、分層教學”相關材料并進行了討論、分析和研究。
(2)實驗法
在天水市麥積區中灘中學進行2學期的教學實驗。實驗組(A組)選用“模塊劃分、分層實施”教學,即創新教學模式;對照組(B組)則選用傳統教學模式。通過體育項目測試統計各組的測試成績;對比分析兩種教學模式實施后對學生體育成績和對體育課的認知態度的影響。
3 “模塊劃分,分層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3.1 實行模塊化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需要
模塊化教學是依據學生掌握運動基礎知識、技能的基本情況,把原來教科書上教學內容順序打亂,重新安排教學內容次序,讓學習內容銜接更為貼近學生實際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知態度;通過分版塊、分階段和分結構的方法,將知識清晰、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行模塊教學,既可以給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又便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而且是學習的主人,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3.2 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學習動機,能創造自主學習氣氛
(1)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運動技能水平
分層教學可以使全部學生主動加入到課堂學習中,開發其所具備的潛能;使處于各個運動技能層次的學生的運動水平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尤其是處于運動水平低下的學生提高空間更大。
(2)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提高了學生認知態度,有利于培養體育鍛煉習慣
分層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增加其成功感,能夠持續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掌握運動技能。本人實驗結果表明:在采取分層教學后,學生無論在學習積極性方面,還是學習興趣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分層教學后,有利于學生體育運動習慣的培養,從而為終身體育運動奠定堅實基礎。
(3)實施分層教學有利于給學生創建自由自主的學習氣氛
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愿望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僅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還能夠讓學生在自由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科學的運動方法,從而養成科學運動的好習慣,而且能端正對體育課的認知態度;分層教學能真正體現讓每個學生受益的體育教學理念,與傳統體育教學相比較,更加彰顯體育教學的公平性;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的學習目標下,都能體驗到體育運動為其帶來的成功喜悅。
4 模塊劃分、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4.1 設置分層方案
通過了解以往體育測試成績或與學生溝通交流等方式,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學習態度、興趣愛好、運動技能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解。在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綜合分析,統計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學生知情、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依照學生基本情況將實驗組學生分成C、D、E三個層次組。根據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組:C組身體素質全面、測試成績優秀、較熟練掌握運動技能;D組身體素質一般、測試成績良好、基本掌握運動技能;E組不適宜劇烈運動或身體素質較低、測試成績一般、運動技能較欠缺。
4.2 課程內容模塊劃分
將教學內容進行分類組合,將相同類別教材設置為一個模塊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在同類教材中對兩種或以上的知識及技能進行掌握和應用。對于學生興趣較高或具有一定基礎的運動項目,老師進行相應指導或動作規范即可;對于較乏味的項目或技能要求較高的項目,則需要老師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分講解示范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技術動作。
4.3 分層教學目標
對實驗班學生根據各層次運動技能水平,分別制訂各層次組的教學目標。以足球運球繞桿為例。
總體目標:掌握足球運球繞桿技術及動作要領,能完成運球繞桿,成功率有所提高。在練習中逐步規范動作,更多地進行自主思考;身體素質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升。
C組目標:掌握足球運球繞桿的基礎理論知識,較熟練掌握技術動作。能在教學比賽中運用其技術,身體素質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很好完成學習任務。
D組目標:掌握足球運球繞桿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動作基本流暢,初具自主思考的能力,身體素質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較好完成學習任務。
E組目標:掌握足球運球繞桿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動作雖不流暢,但能說出技術動作要領,身體素質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能夠基本完成學習任務。
4.4 分層練習
實驗組學生分層后,不同層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各自學習目標進行練習。老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興趣愛好以及技能掌握情況等方面選擇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之間可進行合作練習,通過同學間的集體思考、團隊合作及相互評價等方式,實現共同進步;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合作互助的團隊精神。
4.5 分層指導
由于學生的差異性,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不盡相同。因此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也要針對不同層次進行分類指導。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老師依據學生處于運動技能的等次,選擇適宜各等次的教學方法。對運動技能處于低下等級的學生通過簡單模仿,啟發和指導學生理解技術動作;盡可能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規律,逐步掌握運動技能。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通過啟發學生,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標。
4.6 分層評價
分層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針對性教學方式,同時還應在考核評價中依據學生處于運動基本知識、運動技能各等次水平不同,制定不同的評分標準,尤其對通過醫學檢查不適宜體育鍛煉的同學還可以降低評分標準或通過體育理論知識掌握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
5 結果與分析
5.1 實施模塊化分層教學對比實驗前各組學生體育測試情況
實驗前(2019年9月),對兩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進行測試(項目及評價標準依照天水市2019年中考體育評分標準),并對考核測試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結果見表1、表2。
從表1、表2顯示:實施模塊化分層教學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無論在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還是優秀率差距很小,符合研究的需要。
5.2 實施模塊化分層教學后對比實驗各組學生體育測試情況
進行為期2學期的教學實驗后為檢驗教學效果,在2020年6月對兩組學生進行身體素質及運動能力測試;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結果見表3、表4。
通過表3、表4顯示:實施模塊化分層教學后實驗組(A組)無論在平均分、及格率、還是良好率,測試成績顯示比對照組(B組)高出很多。教改實驗結果表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模塊劃分、分層教學”十分必要。
6 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理論知識的總結及對天水市麥積區中灘中學進行的對照實驗可以看出目前教學方式沒有完全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由于學生的個體化差異,部分運動項目無法反映學生實際綜合素質。分層實施模塊化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并調動積極性,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培養興趣愛好,豐富學生課余活動;還對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激發運動潛能有一定的效果。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習慣的目的。
分層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情況、興趣愛好等因素,否則可能會導致學生產生失落感和不公平感,也可能無法完全正確理解教學內容和方式。模塊劃分時除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等依據之外,也應結合中考體育項目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習模塊,以使學生在中考時體育考核能達到更好的成績。對各層次學生應采用激勵機制,對進步學生應及時給予肯定,同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設定相應可能達成的目標,使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努力達成目標后的喜悅。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規劃課題《“模塊劃分、分層實施”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510)。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中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