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為了探究國內關于體育學和心理學交叉研究方向的最新趨勢,以及研究比較缺乏的領域,本文對與體育學和心理學交叉研究相關的大量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處理,希望可以為后續的研究提供參考,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所服務。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陳超美教授所研發的基于Java平臺的CiteSpace軟件(5.7.R2版本)進行可視化分析。選擇CNKI作為文獻檢索數據庫,考慮到較老年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文獻的檢索時間跨度為2005年到2020年。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關鍵詞分析,對交叉研究方向和前沿問題進行討論。
2 研究結果
2.1 “體育”和“心理”主題分析
在CNKI數據庫按主題“心理”和“體育”首先進行檢索分析,共搜集了3139篇相關文獻。在軟件中,選擇關鍵詞作為網絡節點進行可視化分析(圖1)。關鍵詞計數前三名分別為“心理健康”,“大學生”,“體育鍛煉”。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目前大部分研究者普遍關注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同時,主要被試群體為高校大學生,青少年雖然也逐漸成為主要的演技群體,但研究數量還比較缺乏。
為了進一步探究近年來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的交叉研究方向,本次研究又進一步進行了“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鍵詞分析。
2.2 “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關鍵詞分析
在CNKI數據庫以“心理健康”和“體育鍛煉”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時間跨度為2005年到2020年,共搜集了623篇相關文獻,錄入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可視化處理。出現頻率最高的前五名為“心理健康”、“體育鍛煉”、“大學生”、“影響”、“體育教學”。可以看出,研究者關注的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主體仍是高校大學生,關于中小學生的研究相對缺乏,這一結論與2.1章節結論一致。
3 討論與分析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就開始研究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但此時的研究多受西方影響,主要表現為翻譯西方論著或相關文獻、引用西方已經公布的實驗結果等等。進入21世紀,我國的研究者開始設計實驗進行調查分析來定量研究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此階段統計學成為體育學和心理學的主要方法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關于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的交叉研究。進入2010年后,我國關于體育鍛煉和心理健康的研究數量上不斷增多,但研究群體主要集中為大學生,雖然逐漸出現對老年人和青少年的研究,但并沒有造成大范圍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為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目前廣大研究者應該考慮將研究重心轉移為青少年群體。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