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濤 李勇波
摘 要:在實施地鐵深基坑工程的時候,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十分的重要,能夠起到擋土、承重、止水等作用。本文重點分析了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主要包括導墻施工,合理配制及正確使用泥漿,成槽施工,混凝土灌注作業等。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一些大城市不斷擴大了地鐵建設的規模,使得城市有著越來越多的深基坑工程,同時也對其質量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樣就需要不斷提高深基坑支護技術水平,由于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有著較高的安全性、較強的截水、擋土等能力,使其成為深基坑支護的首選,在地鐵建設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 工程簡介
本文選取的是某市地鐵車站一深基坑開挖工程,該工程車站的站廳采用的是明挖順做法。依據該工程勘探出的地質情況、水位條件等,通過設計單位、施工企業等論證分析后,運用地下連續墻作圍護結構,地下連續墻的厚度為0.8米,基坑開挖的深度在16到40米之間。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實時檢測基坑的變形情況,從而對其進行動態的控制[1]。
2 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
2.1 測量放線
依據建設企業提供的資料和點位,比如,現場測量控制點、水準點等,利用測量設備,對地下連續墻的軸線進行準確地測量放樣,為了防止地下連續墻發生侵限的情況,在進行測量放線的時候,需要外放出10厘米。
2.2 導墻施工
在進行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過程中,導墻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對平面位置的控制,對垂直方向的引導,對漿液面護槽的穩定等,一般情況下修筑的導墻位于地下連續墻軸線的兩側,在開挖槽段前,需要先修筑導墻,這樣能夠對地面土起到穩固的作用,便于成槽施工。在導墻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確保導墻的基底能夠緊密地結合土面,這樣能夠避免泥漿滲入。運用分段的方式來進行導墻的施工,在進行每段施工的時候,需要有一段水平鋼筋預留出來,這樣能夠將相鄰導墻的施工連接在一起 。在進行成槽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精確導墻的尺寸、位置、垂直度。一般墻面與縱軸線距離不能超出10毫米的偏差,內外導墻不能超出5毫米的偏差,要確保導墻頂面的水平,不能超出10毫米的全長偏差。在澆筑混凝土前需要對槽底的渣土進行清理,完成導墻澆筑后的24小時,要使用塑料薄膜進行覆蓋養護。導墻拆模后,需要在其溝內沿進行木支撐的設置,要達到1米的間隔,這樣能夠在進行土方回填的時候,導墻間不會發生位移。對于導墻混凝土來說,需要達到一定強度,才能進行成槽施工。
2.3 合理配制及正確使用泥漿
從挖槽與成槽的效果來看,泥漿的性能、具體的施工手段起著直接的作用。泥漿能夠為地下連續墻的施工創造較好的條件,達到多重的效果,主要體現在護壁、切土等,因此對于泥漿性能的控制在實際施工當中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泥漿的穩定性達到一定的要求,還要有合理的比重。依據工程實際的情況,需要使用納基膨潤土和自來水,對其進行攪拌后得到泥漿。為了確保泥漿的質量,十分關鍵的是要進行室內性能試驗,通過這個環節,能夠靈活調整泥漿的指標。對于實現泥漿循環來說,需得相關設備保障,對于3 kW型的泥漿泵來說,能夠實現泥漿循環,對于15 kW型泥漿泵來說,能夠達到輸送的效果,運用22 kW 泥漿泵能夠實現回收。實現泥漿循環后,利用凈化裝置能夠分離泥漿,當達到凈化狀態后,可以進行新制泥漿的補充,從而促進泥漿利用率的提高。當前,有著較多途徑能夠對泥漿技術指標進行優化,比如,對晶石粉進行補充、對納土進行補充等,在這些材料的作用下能夠使泥漿的護壁性能得到改善,沒有達到性能指標要求的,需要對其進行廢漿處理。在進行清槽的時候,需要對泥漿進行持續性的置換,完成這項操作之后,需要對槽底的泥漿性能進行檢測,需要達到相應的要求。在進行成槽作業的時候,需要對槽內泥漿液面進行調節,不能發生泥漿外溢的情況,需要超出地下水位1米的高度,依據實際的現場情況,若是施工發生暫停的情況,需要對泥漿面進行控制[2]。
2.4 成槽施工
成槽施工是地下連續墻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在施工之前,需要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通常墻體的外形是由槽壁形狀決定的,這是由于地下連續墻的質量受到挖槽精度的影響,在施工之前,需要先開展成槽試驗,從而選擇更加合理的施工技術,明確規范的施工工藝流程。要嚴密監視成槽過程中設備上的檢測情況,若是垂直度出現偏差,要馬上運用成槽設備進行糾偏,確保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成槽施工可以使用抓斗式成槽機來進行,將直挖出的土方進行集中存放,晾曬之后運到棄土場當中。當不能使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施工的時候,可以運用雙輪銑進行施工。在成槽的過程中,隨著加深的挖槽需要持續加入泥漿,將泥漿的液面高度控制在0.5米。在澆筑時,需要對槽內的泥漿進行提前排除,將合格的泥漿注入沉淀池當中。對于泥漿的循環利用來說,需要對其加入火堿和CMC,檢驗合格之后才能再次使用[3]。
2.5 吊裝鋼筋籠
在該工程進行深基坑施工當中,采用履帶式起重機進行鋼筋籠的吊裝。在吊裝的過程中,需要對鋼筋籠的水平進行確定,同時起吊主吊鉤和副吊鉤,當達到一定高度后,可以將副吊鉤進行緩慢的放松,同時對主吊鉤進行緩慢的提升,這樣使鋼筋籠轉變為垂直狀態,這樣就能夠將副吊鉤進行拆除,之后把鋼筋籠放入對應的槽內。在吊裝鋼筋籠的時候,需要注意起吊的方式和吊點,若是它們出現錯誤,會造成鋼筋籠發生不能恢復的變形。鋼筋籠起吊不能發生拖拉,要將一根拽引繩綁在其下端,操作拽引繩,能夠保證鋼筋籠穩定于空中。特別注意實際鋼筋籠的位置和高程,需要依據設計要求來調整。
2.6 混凝土灌注作業
地下連續墻混凝土運用雙導管進行灌注,在安裝導管前,需要對導管的密水性進行測試、檢驗。罐車至少進場3輛之后才能進行灌注。導管內的混凝土密度與外部的存在壓力差,運用它們之間的壓力差,能夠從導管內流出混凝土,在管口周圍對原泥漿空間進行上升替換。在對混凝土灌注之前,還需要對沉渣厚度進行測量。在進行初次灌注的時候,可以進行球膽設置,這樣能夠對混凝土與泥漿面進行隔離,對導管底端位置進行調節,要依照持續性原則進行,埋管深度要大于2 米。相同槽段最好2根導管,間距小于3 米,要對導管與槽段接頭位置進行調節,要勻速上升混凝土面,需要專人來對混凝土面上升高度進行密切的測量,從而對埋管深度進行測算。灌注作業的時候需要對設備進行提升設備,來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防止發生蜂窩的情況。
3 結束語
在地鐵實際施工當中,對于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需要工作人員明確技術要點,加強對施工流程的有效控制,在提高地下連續墻施工效率的同時,要高度管控施工的質量,促進地鐵整體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建明.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綜述[J].北方建筑,2020,5(2):63-66.
[2]呂曙光.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探討[J].四川建材,2020(3):82-83.
[3]劉博.地鐵工程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0(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