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世界信息數據的數據量在高速增長,大數據的時代正在悄然到來。大數據時代不僅改革發展了新的社會技術,而且大數據正逐漸成為政府、組織、企業和個人改革管理模式,形成了新的創新思維點。在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方面,高校一直走在了時代的最前列,因此,學生的思維方式非常活躍,知識架構很完整,在大數據等新技術浪潮的侵襲下,學校的教育體制、管理方式和服務模式以及學習和生活觀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研究如何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是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工作的重點。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
在大數據的背景下,大數據成為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因素。大數據的到來,讓人們有了認識世界的新的視角和方法,特別是為認識大學生及其思想領域等方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有效的手段。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帶來的新的契機。
(二)大數據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大數據的時代,大學生的任何行為都可以轉化為數據,只要能夠找到記錄數據的方式,建立響應的數學模型,就可對數據進行分析,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學的預測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三)大數據時代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數據鏈
在信息收集和存儲不發達的年代,全面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是非常難的。要善于運用大數據的思維方式全方面、多個角度去分析大學生在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臺的瀏覽的記錄、留言信息等等,時時關注大學生對政治和突發時間的網絡輿情。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信息進行關聯管理,不斷完善大學生的個人生活習慣、個人信息、學習情況、戀愛交友、社交活動、心理健康等數據鏈,隨時能掌握大學生的個人行為,從而非常準確的預測大學生的思想動態。
(四)和諧校園和社會建設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提出了新要求
和諧是新時代大學校園的主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與要求。一方面,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大數據平臺,收集與掌握大學生的思想與行為信息,進而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的變化。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困難
(一)大數據的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術與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的思政工作者經常遇到思想觀念落后,跟不上校園熱點和焦點話題;知識面也跟不上社會發展和政策改革的步伐;閱歷深度跟不上學生的多元化思想動態;教育開展跟不上大學生的思想等問題。
(二)大數據的信息多元化對大學生的正確的思想行為構成新挑戰
大數據信息多元化與復雜性使得現在大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并嚴重依賴信息網絡的現象,不利于大學生的心理的健康發展。同時,大數據時代,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煽動極端宗教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教唆暴力活動等等,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散步色情信息,進行人身攻擊,從而影響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形成,造成一些悲劇不斷的發生,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提升。
(三)大數據技術的運用使大學生的自由和隱私受到威脅
大數據的迅速發展和運用,給大學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同時又為大學生帶來新的發展困境。在大數據面前,每個人似乎在裸奔,使用者成了“透明人”,使得大學生面臨信息泄露威脅,學生的個人隱私受到侵犯,高校出現問題又非常容易推至風口浪尖,引發社會輿論,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屏提升增加了新的難度。
三、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工作新路徑
(一)樹立大數據思維和意識,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信息化水平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首先轉變思維觀念,提高自己的大數據的意識,公正、客觀的看待大數據帶來的影響。高校也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人力和資金投入,加強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大數據技術培訓,并提供熟悉使用大數據和網絡的資源和條件,促使教育工作者能夠運用大數據技術收集信息和信息分析和整合,進而增強自身的信息素養和大數據運用的能力。積極培育大數據技術和創新應用人才,并能夠使人才能夠和思政工作者進行交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二)強化高校的服務意識,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深入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規律。可以對學校的論壇進行跟蹤分析,及時全面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對于學生關注的熱點和突發時間,能夠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學校可以利用信息互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進行維護和改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時刻樹立以學生為本的觀念,主動去關心學生,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內容去交流,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認同。還要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人人網、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等工具去獲取更多直觀的數據,對于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應及時采取措施,積極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校的思政管理水平。
(三)完善大數據運用的規章制度,增強高校思政教育的科學管理
建立完善的大數據運用規章制度,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創先提供制度保障。根據大數據的時代特征和學生的多方面的發展需求,高校應在充分保障學生利益的前提下,不斷加強大數據的管理,探索和完善相關制度。同時,學校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視頻觀看、專家講座等方式,加強大學生安全和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甄別力,充分發揮新媒體、大數據的正面高效的作用,構建適合教育者和學生共同進行信息使用的安全機制,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提供制度保證。
大數據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寬了廣度,挖掘了潛力,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由注重宏觀的整體轉向了微觀個體,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粗放化向共性化、精準化轉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牢牢樹立大數據的工作意識,強化大學句的思維,不斷增強自己利用大數據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積極創新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機制,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數據的深度融合,進而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臺階。
作者簡介:姚克(1980.12-),男,漢,山東桓臺人,大學本科,講師,研究方向:云計算、大數據、智慧農業等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建筑與信息工程學院 25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