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泠霏
學生怕寫作文,一直是語文教育領域的一大問題。根據注意的特點,人們往往會對有意思的、好玩的事情產生興趣。學生喜歡玩,他們的天性就是與玩為伴。因此,我們可動腦筋把寫作這件事情變得“好玩”一點,想辦法為習作教學加點“料”,比如玩一點小游戲,開展一個小活動,使學生覺得寫作很有趣,從而自覺地被其所吸引,激發其寫作興趣。
(一)建立寫作的“儀式感”
什么叫儀式感?就是一種正式、莊重的感覺。讓學生感到寫作的儀式感,并不是要把寫作本身變成一種形式,而是要利用各種形式,創造多種活動,讓學生感受到寫作帶給他們的某種鄭重其事的感覺,并在這種氛圍中增加對寫作興趣。
一般來說,一些真實的寫作活動有助于儀式感的建立,如寫作比賽、名人面對面等。著名特級教師蔣軍晶為了帶孩子們編寫童話,鼓勵大家報名參加著名童話作家湯湯老師的童話創作比賽。[1]參加比賽這件事情就很刺激學生的神經,讓他們躍躍欲試,主動跟著蔣老師學習童話創作的基本知識和技巧以及創新的方法。
專注于作文教學的管建剛老師成立的班級作文周報,其本身就是一種儀式感的表率。學生將自己的文章發表在周報上,大家相互翻閱、點評,甚至在其他班級,在學校,在家長中傳閱。相比于傳統的作文僅僅只是寫在作文本上,作文周報凸顯出強大的“儀式感”的魅力。管老師建立的作文動力系統,也極具儀式感,像“頒獎儀式”一樣為孩子們頒發積分卡、錄用獎狀、各種榮譽稱號等,使學生對寫作興趣更濃,寫作意志愈堅。
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善于在“儀式感”上下功夫,通過某些“儀式”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學生來說,某些“儀式”能讓他們感到寫作的功用,讓他們對寫作重視起來,讓他們體驗到寫作帶給自己的被尊重、被認可。總而言之,儀式感的建立可以有效凸顯寫作對于學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動機。
(二)讓習作與游戲聯姻
1.游戲對于習作教學的意義
何捷說,教學是為兒童服務的,教師應蹲下身子,了解兒童的喜好,設身處地地為兒童著想。[2]習作教學更應基于兒童,以兒童為中心。兒童喜歡的東西很多,游戲和故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那么,我們就可以讓這兩種好玩的童年“伙伴”與寫作教學建立親密的關系。
游戲對孩子們來說,意義重大。席勒說,游戲是兒童的精神核心。何捷老師說,游戲是兒童的天賦,是他們存在于天地間的秉性,是開啟兒童心門的鑰匙,更是寫作教學的“化毒解藥”。[3]將游戲融入作文課堂,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何捷老師根據學生特點,設計了上百個作文游戲,讓游戲成為使學生放松、創造作文素材、傳授寫作方法等關鍵作文要素的載體。游戲讓學生不覺得這是在習作,而是在玩耍。通過一邊玩一邊學習的方式,學生平時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識、技巧,在這里輕松地進入他們的心靈。玩中學,學中玩,正符合學生的天性,讓他們感受到寫作并不難,甚至很好玩。
2.一個月一次“游戲作文”
游戲本身的趣味性,能提高學生的關注度,令其印象深刻。不過,不能總是做游戲,以免有“制造作文”之嫌。差不多一個月進行一次,這樣的頻率剛剛好:既不讓人厭煩,又保持適當的時間距離,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新鮮感。因此,我在作文課上準備了幾個課堂游戲,如橘子觀察課、記憶大比拼、抓蠶豆比賽、數字成語大PK等。我相信,只要做好組織和指導工作,學生就能從游戲中學會觀察,學會表達,從而提升作文能力和水平。
(三)讓習作與“故事”為伴
兒童愛聽故事、讀故事,而他們本身更是充滿故事。可以說,童年就是一本故事書,而每一個故事都是由他們自己書寫的。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被包裹在現代科技產品之中,每日與電腦、手機、電視為伴,沒什么故事。不像我們,從小生長在山野田間,有數不盡的游戲,數不盡的故事。其實,正像管建剛老師說的,只要活著,就有說不完的故事。而兒童,永遠不會失去他們本身所具備的故事天賦。有兒童在的地方,就一定有故事,他們自己就是故事。[4]優等生總是被表揚、領獎狀、參加各種比賽、當小干部管理班級等等,他們身上有說不完的故事;差生總是沒交作業、被批評、留辦公室補習功課、上課開小差和同學調笑、課間跑到學校小樹林看螞蟻搬家等等,他們的故事最多;而中等生最自由,最舒服,他們的幸福感最強,也不缺故事。當然不止如此,兒童的生活廣闊無邊,學校、家里、社會、大自然,都有他們活動的身影。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往往都與故事有關,他們自身參與的也成為故事。
總而言之,故事是兒童的本色,兒童本身就具有故事屬性。因此,教師要及時幫助學生建立素材意識,培養學生對生活的敏感力,加強學生對生活這一“寫作金礦”的關注。只要學生時時想著生活,惦記著生活,那么生活就不會變成“熟悉的陌生人”,從而順利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并激發出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讓孩子們學會寫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6):91.
[2]何捷.何捷的游戲作文風暴.[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18(1):2.
[3]何捷.何捷的游戲作文風暴.[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2018(1):10-11.
[4]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主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7):18.
江蘇南京市六合區瓜埠小學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