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自媒體飛速發展以及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面對機遇,我們務必把握,面對挑戰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應對,努力打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關鍵詞:大思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模式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構建“大思政”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著重闡述的重要思想,是實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的必要環節,要深刻理解“大思政”格局的豐富內涵,積極探索和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
首先,思想政治素質是人最根本的素質,是高職院校人才素質培養中需要重點塑造的方面之一,真正的人才必須是“德才兼備”,人才的第一標準就要突出道德素質。其次,青年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要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其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可以直接影響制造業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習,也影響著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也關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塑造億萬計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第三,思想政治素質也是高職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人的綜合素質是其立足于社會的基礎,思想道德素質是其中的核心內容,高職學生務必將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作為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的重要任務。
二、高職“大思政”格局的內涵
就高職院校而言,“大思政”主要指運用社會、高校中一切可能的力量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領導格局是保障
第一,地方黨委及相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钡诙咝|h委要加強對本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擔負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責任,黨委書記和校長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其他班子成員要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結合業務工作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黨的建設工作。第三,高校內部黨組織要形成三級聯動格局,學校黨委、學院(系)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三級構建高校內各級黨組織領導和組織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
(二)工作格局是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調整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國家和社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課與各門課程、哲學社會科學及內部體系、校園內外各種育人要素之間的關系,建構起“全育人”工作格局。建設“三全”育人格局,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此外,高校教職工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做到“全員”育人,整體推進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門隊伍建設。
三、當前高職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受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影響,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延續傳統的模式,首先是方式方法單一刻板,其次是教育內容陳舊缺乏創新,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制機制僵化,缺乏活力。
(二)部分學生自身存在一定問題,首先,由于主客觀原因,個別高職學生責任意識淡化,片面追求物質利益,缺乏基本的政治信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穩定,還有個別學生受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片面地強調自我,凡事以我為中心,缺乏整體和團隊意識,也有部分學生受生活條件影響,形成了養尊處優的習性,缺乏基本的艱苦奮斗精神,這些現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
(三)新時期多元文化現象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文化的多元化導致在校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多元化,一定程度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導的主旋律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給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樹立了多種價值標準,使部分在校高職學生失去了正確的文化權威和價值評判標準,導致他們產生價值觀念偏移,社會責任感淡化,甚至盲目崇洋媚外。
四、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路徑
(一)切實加強高職院校黨組織建設
高職院校黨組織建設的情況直接決定著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各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好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這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學校黨委將進一步統籌協調推進黨的制度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建立健全統一領導、權責清晰、齊抓共管、分工明確、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黨委要擔當起主體責任,切實構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
(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關鍵。高職院校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緊緊抓住學生和教職工兩個主要群體,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價值引領。要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教育引導學生強化政治認同、理性看待問題、認清職責使命,努力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實抓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良、工作作風優良的優秀管理和服務工作隊伍。
(三)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首先,課程設置要嚴格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不能擅自刪減課時和相關內容。第二,加強課程建設,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實施思政精品課工程,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造成學生愛學、樂學的高效課堂。第三,加強實踐環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環節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高度重視,可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如舉辦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繪畫設計比賽等進行。
參考文獻:
[1] 關志界.高校“大思政”教育理念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
[2]夏偉.民辦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與實踐[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6).
基金來源:本文是重慶交通職業學院2019年度科學研究課題《“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資助育人實效性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JJY201916。
作者簡介:趙麗(1985.10—)女,民族:漢,重慶銅梁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