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宇
摘要:在數據經濟的發展下,非洲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局面。,但近幾年受全球經濟復蘇形勢的不穩,即石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非洲國家遭遇了一定的經濟困難。非洲周圍與中國合作比較密切的國家,關注其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與非洲國家的金融合作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非洲經濟;金融;合作;發展
引言: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是一個國家的總體發展,想要國家得到發展,就必須大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就目前的中非經濟情況,我們國家有必要與非洲國家進行互補的金融合作。在保證快速經濟發展如此大壓力的情況下,如何更有效的進行金融合作,是中非兩國都必須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從非洲經濟發展走勢以及與中國合作方面進行分析,中非兩國合作的意義以及帶來的影響。
一、非洲的經濟走勢
近年來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國家的經濟形勢呈現出較好的局面,但由于國際形勢的不穩定,其經濟發展情況仍然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性。2020年,非洲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全年的經濟多元化、現代化和強大的商品價格體系,對于解決農村地區的貧困問題,雖然非洲整個的經濟增長在城市地區一直是集中,但是顯然是沒有用的,許多國家的國有企業負債累累,這無疑會隨時給已經不堪重負的政府帶來風險。據世界銀行統計,2020年非洲經濟增長將加速3.3%,這一增長主要取決于大型石油出口國產出的恢復、該地區投資者投資信心的增強以及非資源密集型經濟的增長。2019年,該區域的經濟增長緩慢,主要受到商品價格下跌、公共借貸成本上升、干旱、持續貧窮和國家安全的影響。面對如此大的壓力,非洲開始與中國進行金融方面上的合作,以刺激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推動經濟完好的局勢邁進
二、非洲國家經濟結構問題及發展方向
由于非洲國家產業結構比較單調,其余經濟的主要收入大多都是依靠石油等大宗商品。在經濟結構的發展上沒有形成較穩固經濟體系,而且經濟結構比較脆弱,假如市場上一旦出現經濟危機,就不能及時地運用經濟體系很好地去預防和解決危難。另一方面,非洲國家在建設資金上過多的依賴外部融資,在市場化和非市場化經濟下就不能很好的進行融合,從而出現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面對非洲國家經濟結構的諸多問題,就必須制定符合國家發展的經濟發展策略,如多和其他鄰邊國家進行經濟上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國家經濟體系的完整。相對于非洲經濟結構而言,我國的經濟結構與非洲國家的經濟結構有所不同,其兩者存在較強的互補性。促進兩國的經濟發展,就必須從金融方面入手,強調合作共贏的戰略決策。
三、加強和改善我國對非洲的經濟金融合作
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始終是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過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積極的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與非洲國家在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融資方面推進合作與交流并確定金融合作方面的內容,確定戰略目標,確保中非金融合作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通過我國和非洲國家的比較兩國之間的經濟在結構上存在著互補性,其之間的互補性主要存在這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非洲資源豐富,而我國經濟發展已面臨著資源短缺的情況;另一方面,非洲國家進行工業化發展,需要大量的機器設備和工業化制品,我國作為制造大國,需要開發工業化制品和機器設備方向上的市場以擴大產品市場,提高經濟實力。因此在兩國經濟結構有較強的互補性之下,就需要兩國既有經濟合作基礎上的金融合作的力度,也需要加大我國對非洲國家直接投資。
就我國對外投資的數據上來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其對外投資我占的比重還是相當小的。想要拉動經濟的穩固發展,就必須使其這三個因素都同比的增長。根據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得出,從2011年到2016年均呈現出下降的結果,尤其是2016年在全國對外投資及投資金額有1456.7億美元,降至1961.5億美元。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對非直接投資凈額有29.8億美元降至24億美元。對非洲直接投資占全部對外投資的比重由2.8%降至1.2%.從以上數據可得出,不管是從總量還是從占對外投資比重來說,我國對非直接投資的水平還不夠高,而且投資程度也不夠穩定。因此該如何提高我國對非洲國家的直接投資,促進中非經濟的融合與發展,是我國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面對我國對外投資及投資力度不強的情況,就需要擴大對非直接投資的總量,并且根據中非經濟融合發展的需要,結合兩國的經濟結構體系,適當的擴大對非直接投資占全部對外投資的比重。
四、結合中非兩國經濟結構制定不同的發展方式
直接擴大對非洲國家的投資,是促進對外投資強有力的方法。但如果只是貿然的直接擴大投資,有可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如有可能會出現通貨膨脹,貿易危機等經濟情況導致兩國合作出現停滯的局面。因此我國應將對非工程承包與對非直接投資結合起來,形成對非投資,帶動對非工程承包,兩者環環相扣,相互促進。以帶動對非產品和服務貿易的經濟合作新局面,進一步擴大對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而且在合作的過程中還需改進并建立多種多樣的合作方式。如從中非兩國的需求上出發,由于非洲國家缺乏相應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就需要中方國家協助共同建設項目管理運行,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局面。在對非洲國家合作項目上,還應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加工,制造業,旅游業,服務業等多種領域的延伸。公司企業可根據產業發展的聯系,對非洲國家進行投資,已形成在杯中之企業之間的產業鏈,這樣既可以實現中資企業再非抱團發展,又有助于促進非洲當地形成產業之間的關聯和內部的發展循環。
實行多種融資并存的融資形式,如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相配套的融資形式。政府性金融機構的融資形式,多邊開發機構的融資形式,以及商業銀行融資和其他渠道的融資形式。有多長嘗試多種融資形式,才能找到適合中非兩國金融合作發展的方面。只有更加重視發揮對非金融投資機構的股權投資作用才可以從實業股權和金融股權方面找到相應的符合兩國的發展方向。不僅如此,金融股權和實業股權可以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股權形式的資金投入,還可以撬動更大的資金投入,以加大對非洲的直接投資。
推動人民幣形式的對非直接投資將人民幣資金輸入到非洲。有利于緩解非洲外匯短缺的情況,也有利于人民幣進入非洲當地后在當地形成人民幣市場從而擴大中國對外市場的開發。在推動人民幣對非直接投資的基礎上,擴大雙邊的貿易往來,提高中資企業在非洲國家間的重要性,將人民幣資金形式的投入所形成的利率匯回,從而解決在非投資企業利潤匯回難的問題,形成我國與非洲國家的人民幣資金循環。由此可見,我國對非的援助應當以人民幣直接投資為主,不僅如此,我國中央銀行還應加強與非洲國家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人民幣在中非之間使用創造良好的政策與發展環境。在與中非金融合作的過程中,還應當積極開拓非洲市場,通過各種商業銀行找到非洲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良好的互助關系,將人民幣在非洲的流通作為重點發展項目。
加快中資金融機構在非洲的布局。公司金融機構在非洲的發展為中非兩國帶來良好了的經濟效益。為中非金融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中資金融機構在非洲市場的覆蓋面還不是很廣,尚未達到中非兩國金融合作之間的目標。因此在新的發展局面下,中資金融機構還應秉承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加快在非洲的戰略布局。在不危害兩國利益的條件下。確保中資企業與非洲企業相融合,調動兩國金融企業的共同發展,實現共贏的良好發展局面。
五、讓金融為中非合作再添功能
對非融資合作逐步由貸款為主轉向為直接投資為主,讓兩者的關系由債權債務人之間的關系轉變為合伙人的關系。整理現有國家的股權投資資金,使其形成合力或明確分工,將有限的資金發揮到更大的效用,以支持中資企業在非洲的發展。增強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理念,對非洲國家一些有利于中國發展的資源應適當的引進,關于我國國家的產品還應擴大出口,開發國外市場為中非金融合作添動力。鼓勵金融機構擴大和增強在非洲的服務能力,在服務過程中了解非洲人民的需求,只有了解需求才能實際情況出發,靈活變動合作方式從而實現的利益最大化。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非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援助,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非洲的推動。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非金融合作的發展中體現了該發展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帶一路的發展。當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世界發展趨勢時,中非金融合作發展建設無疑為世界各國提供一個供參考的方向。發展離不開合作,而發展不僅包括經濟得發展還包括國家各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明志.非洲經濟走勢與中非金融合作[J].中國金融,2019(12):49-51.
[2]姚桂梅.非洲經濟發展現狀及對中非經貿的影響[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HOUMGBO KOMLA KOUMA BOLALE寶拉.中非經貿關系及其對非洲經濟發展的影響.Diss.吉林大學,2013.
[4]李安山.非洲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C]// 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