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西拉姆
摘要: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環節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占據絕大部分課時,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是語言核心素養的構成部分??陀^、充分的認識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系,引導讀寫結合訓練,是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下文圍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結合策略展開分析,旨在改進傳統低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策略
引言:
盡管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在教學屬性和內容上有很大差別,閱讀教學關注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養成,而寫作教學關注學生的寫作能力養成,但是我們也要在個性中尋找共性,找到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之后展開聯合教學,使閱讀和寫作教學之間可以相互產生有利影響。以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的情況來說,顯然部分教師還不具備這種意識和能力,導致初中語文教學活動質量嚴重不足,這是我們在教學改革中需要密切關注的問題之一。
1.強化語言積累,掌握修辭手法
語言鑒賞與積累是學生展開寫作訓練的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的語言積累,學生在遣詞造句上的能力還會逐步形成并不斷提升。初中生已經具備了相當水平的語言能力,但是想要提高其寫作能力,還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強化語言積累,掌握常用的修辭手法,了解其作用,并加以總結、吸收,最終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1]。比如在學習《春》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有許多地方運用修辭手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選擇重點段落或者語句進行賞析,如“小草偷偷從土里鉆出來”、“吹面不寒楊柳風”,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效果,積累名言、名句。閱讀積累的過程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奠定了基礎。
2.依托閱讀內容,引導續寫、改寫
在講解完一篇文章后,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多樣化的寫作訓練。例如,教學《皇帝的新裝》后,積極引導學生,嘗試給文章續寫不同的結局。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在續寫的天空自由翱翔,寫出了令我驚嘆的,即精彩又合理的結局。這樣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經過長期的鍛煉,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改寫,在改寫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為學生的后期寫作積累了相應的素材。如教學《我的叔叔于勒》時,我大膽嘗試讓學生改寫課文,有的學生寫道,菲利普一家在哲爾賽島游玩的船上,遇見了發了財的于勒。同樣將金錢至上的人物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樣的,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仿寫,仿寫可以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其寫作技巧水平。如教完《我愛這土地》這-課,我引導學生以《假如我是——》為題目仿寫詩歌,學生寫作的對象很豐富,有寫《假如我是一朵云》的,有寫《假如我是一棵樹》的等等。
3.深入技巧滲透,指導謀篇布局
寫作技巧和方法指導利于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因此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指導讀寫結合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關注文本結構教學,引導學生掌握謀篇布局的基本方法。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文章結構不合理、內容與主題的呼應程度不高,導致篇章布局不合理、跑題等問題出現,指導學生正確謀篇布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路徑[2]。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閱讀教學契機指導學生學習文章結構的排列和分布方法,敘事詳略得到,圍繞中心思想表達需求設置篇章結構。以例文做出說明,如《背影》一文中,講述了作者與父親之間濃厚的父子親情,作者在謀篇布局上就做到了詳略得到,對能夠突出父子親情的部分做了詳細描寫,其它部分則略寫。就如文章中父親給他買橘子的部分作者就詳細描寫了,文章中四次出現了父親的背影,作者并沒有一一詳寫,而是重點突出描寫了這個買橘子的背影,可見作者的描寫內容圍繞文章主題表達,這種詳略得當的寫法是重要的謀篇布局方法,學生在閱讀學習中了解這一方法之后則可以嘗試自己在寫作訓練環節運用,促進寫作技巧內化。
4.指導延伸閱讀,促進寫作能力提升
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要將維度增多,不能只抓住某幾個基本點。同時,閱讀的材料也要拓寬,不應該僅僅將目光放在課本中有限的幾篇文章上,課本外的材料也要利用起來。學生積累的閱讀經驗越豐富,越能在寫作中得心應手。教師在教學課本內容的同時,一定要相機搜集相關聯的課外材料,拓展學生的知識積累,以便在日后的創作中靈活運用。例如,學習《端午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教師不妨為學生搜集有關端午節由來,全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等各方面的信息,這樣他們日后如果遇到類似題目,既可以借鑒課文的寫作手法,也可以有自己的創作空間[3]。同時也要將這篇文章與課外的《端午日》(沈從文)、《本命年的回想》(劉紹堂)等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一看名家都是怎樣描寫傳統節日的,自己的作品與這些作品的差距在哪里,從而迅速積累經驗并提升。再如,《秋天的懷念》一文中,作者在文本中利用一些他和母親之間的小事件,串聯起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無限的懷念之情、感恩之情,這些情感要素提煉出來可以成為學生寫作的基石,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點滴,分享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感人經歷,通過表達自己與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鳴,獲得深刻的內心體驗,學會感恩父母。教師也可以引入課內外的其它有關母愛、親情主題的文本,進行對比閱讀,積累寫作經驗,逐步提升能力。
結語:
語文教學以閱讀和寫作兩個環節作為基礎和主體,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教學者的重要任務。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科教學效率,我們可以將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引入到教學實踐中來,關注閱讀和寫作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實現教學資源整合目標。在教學指導過程中也要樹立反思意識,關注讀寫結合教學中的不足,切實提升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效果,為學生的語文素養養成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范華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整合措施分析[J].學苑教育,2019,12(12):39.
[2]楊繼平.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研究[J].學周刊,2019,22(19):120.
[3]陳艷.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21(0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