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云耀

從表面來看,科學競賽與當前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相差甚遠,可以說是“格格不入”。后者著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對于競賽,許多學生總是“霧里看花,不識廬山真面目”。其實從本質講,科學競賽的許多內容也是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來,只不過使用得更巧,更隱蔽些;對于“精力過?!钡膶W生而言,競賽對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可忽視作用。如本文一題多解就是以不同的側面對同一題目的進行題解,對不家務事的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例:一質地均勻的杠桿長為L,如圖(一)所示,保持平衡,若把右端1/4L取下來,疊放在右端,如圖(二)所示,問支點應向左移動多少杠桿才能重新平衡。
分析:此題是關于杠桿平衡的問題,關鍵在于找到阻力和動力,以及各自的力臂,而要得到動力和阻力,必須要把物體(杠桿)“分割”成兩塊,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如何分?它們的力臂即各自的重心到支點的距離如何?這些清楚了,問題就迎刃而解。
小結:
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均勻物體的重心在幾體中心,若把物體分割得恰當,重心的位置就容易確定,力臂也就易確定下來。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上塘城西中學 3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