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要以人為本,立足學生發展,讓每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發展”。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提升自己知識水平、改變自己教學方法,從學生現有知識、能力出發,實施分層教學,使每個孩子都得到最大化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分層教學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容易在課堂中一刀切、滿鍋煮、齊步走,使得優等生發展不了、后進生達不到要求、中等生難以進步。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性格特點、興趣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
一、了解和研究學生、初步確定分層水平
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狀況、性格特點、知識水平、技能水平都存在著很大差異,因此,要想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通過調查報告、讓學生填寫問卷、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訪談,做好層次劃分。有的學生身體狀況不佳、有的學生學習技能水平緩慢,有的學生對體育運動有天然的排斥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教師去了解、去關注、去重視。
二、根據課程大綱要求,確定分層目標
光有內容不夠,還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需要緊緊圍繞課程大綱要求,在了解學生的情況下,依據他們不同層次水平,制定相對應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化的技能發展。
例如:在教授二年級腳背內側運球這一課,我根據學生的不同能力分成三層目標。對于沒有足球基礎的孩子,我讓他們走著進行腳背內側運球,熟悉球性;對于有一定基礎以及學習能力強的,我讓他們跑著進行腳背內側運球;對于基礎好的、校級足球隊的學生,我讓他們練習腳背內側運球繞障礙物。
分層目標確定后,學生積極性都大大提高,每個人都圍繞著自己的最近發展區,“跳一跳”都能摘到桃。但是每個學生的目標不是一層不變的,在達到他的現有目標后,可以靈活換組,以求更大發展。
三、豐富教學器材、教學方法多樣,真正做到分層教學
教學目標確定后,教師則要著手設計教學內容,新穎的教具、多變的教學方法,會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更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二年級投擲輕物這一課,二年級生性活潑,上課為了提高他們注意力,我則采用透明礦泉水瓶中放入幾粒紅豆,一搖起來有聲音,基于此,我明確要求學生“何時準備、何時投擲、何時撿回”,學生整節課由于器材的新穎特別興奮,同時又因為老師的要求,有了規則意識!
四、依據學生能力、實施分層考核
雖然體質健康水平考核依舊是按照大數據劃分的考核標準,但是我們教師可以依據這個考核標準,與自己班學生能力水平,再次分層確定考核標準。每一個學生身體發育水平、學習能力情況都有所不同,我們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平時技能水平、努力程度進行考核,每一位學生都值得被看見,每一位學生的努力都不容忽視,只要他們比昨天的他們有進步,就值得肯定,規定是死的,但是我們的人是機動的,只要是利于學生的發展的,都提倡去實踐,這也是分層教學的意義所在。
五、根據學生表現、性格特點,實施分層評價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有的孩子性格張揚,有的孩子膽小害怕、有的孩子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孩子積極努力、有的孩子拖拉無所謂。基于此,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做到即時評價、積極引導。
對于性格內向、膽小的則要多多鼓勵,并且多關注,多共情。記得我們班一個孩子,在學習跳繩時候,因為不會跳繩,每次練習跳繩,都要躲起來。于是,我走到她身邊,告訴她“老師小時候剛開始跳繩也不會,沒關系,老師和你一起努力。”我帶著她,從如何甩臂到如何蹦跳到何時蹦跳,一步一步,終于在多次、反復練習后,學會了跳繩。她不僅因此學會了跳繩這一技能,同時也提升了她的自信心,她對體育興趣。
對于每次都努力練習的學生,即使只有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肯定,我們要看見每一位學生,有的孩子發展晚一點,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孩子,肯定每一位孩子,要有牽著蝸牛散步的意識,用心培育、靜待花開。
對于膽大的孩子,我們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也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創造性。記得在上障礙跑一課,我用自行車輪胎設置讓孩子鉆這一環節,有意思的是,在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在過這一障礙時候,并沒有練習我要求的“鉆”這一動作,而是用“跨越”,我看見了,及時趕到那個障礙物前,用手擋在輪胎上方,其他學生到了這邊,就自然知道用“鉆”這一動作。為何我沒有肯定也沒有批評呢?首先,我心里肯定這位學生的創意,過障礙物的方式不是唯一的,但為何我沒有表揚他呢,因為他的跨越姿勢看起來很不協調,他的能力還未達到跨越這么高的障礙。
六、根據學生一段時間技能發展,反思分層教學
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備課、課堂,我覺得還要學會反思。對課堂內容的反思、對學生達到水平的反思、對教學器材的反思,只有會反思、善反思的教師,才會即使調整上課狀態、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記得在教授“前滾翻交叉轉體180度”這一課,為了更好的便于學生理解滾翻動作,我提出了“天空、大地、地球”三個關鍵詞,雖然詳細的解釋示范了這幾個詞對應的動作,但由于沒有告訴學生手如何撐墊,何時撐墊,何時蹬地,導致課堂中有的孩子們兩手抱腿就滾翻,導致滾不直等狀況。課后,我及時反思,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在下一次課中,我根據上節課情況,進行分層教學,給予每個小組特定目標,有針對性的練習,明顯感受到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以及掌握情況的提高。
結語
受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分層教學進行過程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阻礙,像班級人數多的因素、現在孩子心理脆弱的因素、能力水平差異大的因素,都給予了教師高度的挑戰。正是由于這些挑戰,我們教師平時更要加強自己知識儲備、提高自己教學水平、多跟身邊老教師請教、多和學生交流,更要多走出校園培訓,爭取不斷提升自己,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美洲.小學體育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和運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4(4)
[2]杜建新.小學體育教學怎樣實現分層教學[J].學生之友:下,2013(16):57
[3]周德才.小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22):100
作者簡介:陳菲,女,漢,江蘇溧陽,江蘇省溧陽市永平小學,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如何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體育分層教學如何更好地實施。
江蘇省溧陽市永平小學 江蘇 溧陽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