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摘要:估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數學計算方法,具有普遍適用性。從提高學生處理生活問題能力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加強小學數學估算教學,保證學生掌握估算的技能和發展,實現對實際問題的靈活處理。
關鍵詞:估算教學;教學數學;意義;建議
1.小學數學開展估算教學的意義
估算是人們根據實際的問題情境對數學知識進行的綜合運用,是數學思維的現實體現,將其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如下方面的意義:
1.1提高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
雖然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計算是需要精度的,但并不一定要把計算結果拿到極致,達到某個數字。未來的數字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際意義。例如,大部分金額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超過兩位數就沒有對應的人民幣單位,失去意義,導致計算量大幅增加。通過開展估算教學,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數學,體驗數學的現實意義,這對提高學生分析和處理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有積極的影響。
1.2間接推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數學的學習中,數感是必不可少的,是人們對數字形成的條件反射性的認識,如簡單的數字大小對比,看到數字8和5,能夠瞬間形成大小的認識,這就是數感。就小學生而言,剛剛接觸數學的正規教育,還未形成成熟的數感,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對估算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的提升。
1.3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縝密的邏輯和嚴謹的態度是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這導致數學教學的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估算教學的開展,能夠實現復雜問題的簡單處理,取得“劍走偏鋒”的效果,是對常規的數學教學標準的“忤逆”,給學生以新奇的體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轉變和拓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
2.小學數學估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對估算教學不夠重視
調查發現,盡管2011年版《數學課程標準》1~3年級學段目標中明確提出,“在具體情境中,能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簡單的估算”。然而大多數教師都沒有正確認識到估算教學的意義。
估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估算、口算、筆算雖然是計算的不同形式,但在學生的計算學習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估算可以對筆算和口算起到輔助作用。這三種計算方式既相互補充又相互協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估算教學的忽視,或者對學生灌輸一些估算的“死知識”,致使學生思維靈活性得不到提高。同時,應試教育中估算方式的考查得不到體現,更讓估算教學成為紙上談兵。
2.2受精算意識的束縛,學生的估算意識淡薄
估計不是數值的估計,而是一種思維轉換的方式。學生從創造的情境中選擇合適的方案,得到大致的結果。這個過程不需要精確的數值,需要精確的方案使數值在合理的范圍內。
估算除去為筆算服務外,它還是一種解題策略,有時可以比筆算更快地得到結果。一些不需要精算的問題,通過估算可以把數值確定在一個大致的范圍內,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小學生的估算意識淡薄,估算能力在生活應用方面達不到應有的程度。
3.小學階段進行估算教學的具體建議
3.1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估算是借助抽象的數學方法解決具體生活問題的有效手段,是對數學思想的現實應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估算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加強對生活素材的應用,為學生提供適宜的估算情境,鼓勵學生進行估算的學習和運用,逐步形成估算思維,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3.2敦促學生利用估算驗證計算結果
估計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對計算結果進行驗證,通過粗略的估計快速得到結果,并與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從而驗證結果的準確性。這可以通過學生每天的課后練習來實現。學生在進行精確計算之前,先進行粗略的估計,然后得到結果的大致區間,再進行精確的計算。這樣做,可以避免中間過程中的錯誤造成的錯誤結果。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提問的準確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3.3引導學生進行估算的現實應用
估算是來源于現實的數學方法,是為處理現實問題的服務的,如果脫離問題的情境,估算將毫無意義。因此,應該引導學生進行現實問題的思考,將估算應用于日常生活,解決日常的生活問題,在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感受到估算的力量,堅定學習的信心。
3.4增強估算教學的意識,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師只有重視估算教學,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計算能力。要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掌握三種運算技巧,并且認識到估算在數學計算中的價值。估算本身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在相當多的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應注意學生三種運算能力的發展,這會為以后的數學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也會使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更加順暢。
小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并不深入,學生的思維習慣、思維方式各不相同,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個性特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提出自己的估算方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展現,又可以使其看到他人的思維火花,實現1+1 >2的學習效果。由此延伸,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由一個層面延伸到多個層面,使知識形象立體,利于記憶。
3.5聯系生活實際,加強估算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教學
學生可以在社會生活中學習估算,應用估算,體會不同情境下估算方式的不同,以便在后續的學習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合適的估算方法。
例如:一座橋限重5噸,一輛卡車車重968千克,貨箱重260千克,則該車最多可以載多少箱貨物并且順利過橋?
這時,可以把卡車車重估為1000千克,則貨物最多可裝4000千克,用4000÷260=15.38,則該卡車最多可以載15箱貨物。因為一座橋的承重量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損耗,同時一座橋上也必定會有其他的重物,這時就不能把卡車車重或貨箱重量估小,不然極容易發生事故。
學生應在社會生活中積累經驗,尋找合適的方案使估算數值在合理范圍內,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又可以提高估算學習能力。估算非常考驗學生的思維靈活度和邏輯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樹立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估算是估而不是猜。一方面這需要一定的社會經驗,另一方面這需要學生思維靈活,在眾多的數據中尋找合理的數據。
結語
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估算教學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估計是一種智慧,是邏輯思維的集中體現。如果學生能牢牢掌握估算技巧,肯定有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婷.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意義及教學建議[J].新課程:小學,2015(4):47.
[2] 孫景妹.開展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的意義和建議[J].知識窗,2016(4):10.
浙江省義烏市江灣小學 浙江 義烏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