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波
在新時期教育的大背景下,本國的教育事業正在不間斷地革新和發展。然而,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以及硬件設備和人員安排等外在條件的限制,陽光體育教學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仍然留存著一些不足,作為體育教學工作者,應當首先以求學者為本,以提升求學者的身體機能為手段,堅持培養求學者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為目的,主動發現、分析教學中留存的問題,尋求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法,探討高等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新思路。
1 陽光體育下的高等學校體育的近況
1.1 缺乏認識度,投入力度較小
高等學校學科通常分成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作為重要的學科,通常和求學者的專業性掛鉤,而選修課大部分取決于興趣愛好的選擇。對于非體育專業的學科而言,體育教學通常被劃分成選修課。學生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從中不難看出,選修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于求學者而言幾乎是可有可無的留存,無法影響他們對于學分的獲取。而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還是由于學校以及教師對高等學校體育教學不夠重視,缺乏足夠的認知度,把體育教學等同于課間活動或是業余愛好,這也導致了部分高等學校對于體育教育資源的投入相對較小,從資源上限制了求學者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前提。
1.2 教學觀念傳統,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高等學校體育長期被歸屬為附屬性學科,同時受傳統灌輸式教育方式的影響,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采取放任自由,無組織無紀律或者是走形式,理論大于實操的教學方式。無論哪種方式,由于教師缺乏對教學的熱情,進而影響到求學者學習的熱情。同時,高等學校在招聘教師時,忽視了對體育專業性的要求,在教師管理體制上也缺乏必要的約束,這使得部分高等學校體育教師缺少專業素養。而且大部分高等學校沒有針對體育教師的進修培育體制,通常是與普通教師混合培訓,這也使得體育教師的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師資團隊力量越發薄弱,有時甚至會出現教師短缺而不得不由其他專業教師臨時頂替的情況出現,這也從側面更加證實了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輕視態度。
1.3 教學內容多而不精,教學成果不佳
陽光體育活動由于項目種類繁多,充滿趣味性,深受各高等學校的喜愛,然而部分高等學校在不了解該活動的實際內容、活動目標、內涵及意義的情況,無選擇無目的地一股腦開設許多項目,例如籃球、足球、乒乓球、舞蹈、武術、健康操、空手道等等。在這些項目中有些屬于新興活動,不僅求學者缺少對他們的認知,就連專業的老師也無法正確掌握教學的方式方法。最終可能導致兩種負面的情況,一種是開設的新班級雖然請了符合教學需求的新老師,但報名的求學者卻寥寥無幾。另一種就是求學者踴躍參與的項目,卻無法請到需要的教師。這不僅導致了自身現有的資源無法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時還造成了有限資源的浪費,消耗著專業教師的精力,最后的教學成果也只會差強人意。
2 陽光體育下的高校體育改革思路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本國高校體育教學經歷幾個重要的變革歷程,從沿襲蘇聯式體育到自我發展競技體育,再從“文革”期的癱瘓狀態到逐漸高峰的前奧運時期以及后奧運時期。近年來,更是遵循時代發展的需求,開拓全新的改革思路,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為任務,從借鑒他國的蘇聯式、競技式轉變為符合國情,富有社會主義特色的以人為本的服務式陽光體育教學,堅持從尊重學生的自我意識出發,在強健體魄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陽互動性娛樂性極佳的戶外運動課程,賦予了體育教學新的使命和責任,力求打破體育教學傳統的思維理念,創建更加和諧,更加符合本國發展的教學新定位。
3 陽光體育下高等學校體育改革的發展思路
3.1 健全教學機制,明確改革的總體目標
任何的改變都需要優先明確改革的最終目標,陽光體育下高等學校體育改革的成長路線也是如此。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通俗易懂得來說就是要讓求學者有強健的體魄,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首先通過建立長效機制,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思想,讓求學者養成每天鍛煉的健康生活習慣。其次完善學校各項保障機制,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使督導工作常態化。最后大力開展綠色體育活動,提升求學者身體素養,促進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
3.2 開拓教學范圍,堅持健康安全的教學原則
體育教學學科以外的時間,同樣也是發揮陽光體育活動功效的重要場地。通過打造體育運動園地、推行課間體育活動等措施,努力營建人人參與,全園健身的良好環境。堅持把教學和活動相結合,利用運動會、郊游、校慶、主題活動等開展富有趣味性、挑戰性、教育性和娛樂性的集體體育項目,在不間斷開拓體育教學的范圍的同時,利用多樣的課余體育活動內容和獨特的教學形式,以此磨練求學者的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的精神。同時在陽光體育活動的組建和實施過程中,堅持增強安全教育管理,落實安全工作,避免意外的發生。
陽光體育下的高等學校體育改革發展,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對求學者起到作用,如何對老師提出要求,同樣還是對現行的教育教學體制提出考驗。在嚴格執行本國有關體育學科標準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教育趣味相結合,尊重求學者的個體差異,因地制宜,始終以提高求學者的體質健康為首要任務。
(作者單位:崇左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