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1 關于體驗式教學的概述以及當前初中排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體驗式教學法創建了一種師生互動的課堂模式。在此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師生之間的信息與情感的交流。該教學法的實施是從對應的教學需求出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景,以喚醒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情感,達到幫助學生學習有關教學內容的目的。這是一種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
而排球作為球類運動之一,比賽時兩方隊員各占球場一方,球員用手把球從網的上空來回傳遞。排球不僅僅要求球員具有一定的排球技術,如發球、網下穿越、進攻性擊球等;還要求在比賽時球員之間擁有較高的默契和比賽策略。排球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種新的球類運動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和友誼,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在排球的訓練中學習不放棄、堅持的精神。這些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大意義。
但是在初中的排球教學過程中,學生無法對排球產生興趣,對體育鍛煉的意識薄弱,學生往往想方設法的逃過排球課程,課堂的參與度低。而對于在初中的排球課堂上,體驗式教學無疑是一種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是學生學習排球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快速將學生帶入排球的世界,為今后學習排球有關知識埋下種子。
2 體驗式教學理念在排球教學中的實踐方式
2.1 改變教學模式,簡化排球教學
排球與籃球和足球相比,對于初中生來說較為陌生,而且更具競技性。排球運動員在排球的技術、動作、比賽策略的學習以及訓練上都有較為完整的體系。顯而易見的是這種較高要求的球類運動并不適合初中生的學習,如果嚴格按照競技體育的標準來要求學生,顯然是不現實的,同時也違背了開設這門課程的現實意義。而且初中生年齡較小,身體素質和力量在學習排球也存在一定問題。
所以基于以上的情況,在初中排球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結合初中生年齡、心理和身體特點,積極尋求適合初中生學習排球的方法,降低學習難度。首先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將最基本的排球動作、技能和有關排球知識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對于難度較大的排球動作技能和比賽策略要簡單講解,降低排球學習的難度。如:教師可以詳細講解發球動作和基本的傳球動作等簡單排球動作。在教學器材的選擇上,教師要把學生的安全問題放在首位,所以在選擇排球的教學器材上應首先選擇軟式排球,因為這種排球重量輕、質地軟、速度相對較慢,對于學生來說容易控制,在傳球過程中可以減少學生受傷,同時有利于學生對排球基本動作的練習和掌握,從而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排球的樂趣。最后在排球的比賽規則上,應做到盡量簡化比賽規則。如果按照正規的比賽規則要求學生,排球比賽的術語較多,學生較難理解,學習難度較大,加大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初中生的特點,在教學內容、教學器材以及比賽規則等方面做到合理的簡化,降低排球學習難度,減少學生的挫敗感,從而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排球的樂趣。
2.2 創設教學情景,點燃學習激情
在體驗式教學理念中,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情境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體驗式教學理念的關鍵在于學生與教師雙邊的情感交流,以情感為突破口使學生愛上排球。情景教學形式新穎,合理融入實際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深刻的印象。
對于教學情景的創建,應融入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首先在備課環節,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備課,關注學生的興趣所在,鼓勵學生提出排球教學的意見,明確以怎樣的情景模式導入課程教學中。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根據學生對有關排球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加深學生對排球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是在教學的主要環節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個人的興趣,創設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情景,增加學生的參與感。比如:開展有關排球知識的問答環節,增強學生對排球的了解;組織簡單的排球比賽,向學生展示競技體育的魅力;引導學生進行有關的排球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排球的魅力,學習排球知識等。同時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不同,在排球教學的安排上,應做到符合大部分學生的身體情況,最大限度的挖掘每個學生的排球天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排球作為一種競技性較強的球類運動,更加注重團隊之間的合作,團隊意識也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重要要求之一。所以教師在排球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基于體驗式教學理念,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學習排球知識,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和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從而提高課堂參與度。
3 結束語
體驗式教學法完全符合初中排球的教學要求,其更加注重學生與教師的情感與知識的交流,更加體現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體驗式教學理念為學生創設排球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排球課的效率,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培養了學生之間的默契,符合現在體育的發展趨勢。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薛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