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現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福建省文聯副主席,廈門市文聯主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地無三寸平,天無三日晴”,這是貴州的寫照。貴州多山眾所周知,地形復雜因而氣候變化無常,這也是常識。貴州人時時抬頭望天,祖輩流傳下來的民諺,是他們判斷出門要不要挾一把傘的指導方針。
我去貴州次數不多,但每次都刻骨銘心。
那年夏天,去的是黔西南自治州的貞豐縣,離貴陽只有250公里。一路上充分體會了車窗兩邊喀斯特地貌的險峻雄奇。
一進貞豐,開門揖客的是北盤江大峽谷。一橋飛越,天塹變通途。公路大橋長486米,高388米。站在橋上極目遠眺,群山綿亙云蒸霞蔚,大自然博厚淵深,人在其中有如一粒草芥,彈指立滅似的渺小卑微;俯瞰閃閃發亮的北盤江,在遙遠的谷底蜿蜒,游動有如銀線織繡;風打著怪唿陡然旋起,患恐高癥的人立刻倒退好幾步。而那玩蹦極的勇士們,若從這里一頭栽下,扯回來后三魂恐已走了六魄。
大峽谷簡直是圣跡,是上帝手捏的大皺褶,它的不可思議,撕裂般的疼痛,震撼力直達靈魂,讓所有都市人無言地敬畏與臣服。
在橋上怔忡久了,離開時鬢發張揚,腳下踩著云頭。
北盤江沿岸有著名的花江鐵索橋、摩巖石刻群、巖壁畫、白層古渡口等,以及三岔河風景區。游覽這些古老風情,最好是穿著草鞋荷著背囊,進野店打尖逢村寨投宿。白天求山花讓路,夜里等山鬼敲門。自然啰,必須是年畫上那個長發半掩修肩裸足的美貌女精。
現代旅游車行匆匆,好比翻閱畫報,圖個眼睛熱鬧而已。陪同介紹的是縣委宣傳部的小蒙,他是土生土長的布依族小伙。我們問小蒙:“現在還有沒有最典型最原始的布依族村寨?”他哈哈一笑:“那不就是我的村莊嗎?”我們立刻讓他帶路,聞一聞靛泥的味道(這里的靛染工藝已有幾千年傳統),聽一聽阿哥阿妹吹奏木葉,“浪哨”(對歌)此起彼伏。
我們進去的納核村用布依話說,即“長滿葡萄的地方”。紫色河從村中清泱泱淌過,據說用它灌溉的稻米略帶紫色,香糯滑爽,比集市上其他的米要貴一些。心里不斷劃算著:怎樣才能賴在這里蹭一頓飯啊!
光腚孩童像泥鰍在小河里撲騰,如果不是曬得這么黝黑,皮膚一定也有點發紫吧?小蒙在河這邊高亢地唱起情歌,年輕姑娘在水邊洗衣淘米,看到我們這些不速之客都羞紅了臉,想聽她們回應恐怕不易。河灘上坐著幾個老婆婆,拉著長長的棉線,吱吱呀呀搖著紡車。最美的是布依族服裝,不像其他民族服飾那么斑斕復雜,以黑白兩色為基調。黑布纏頭,短衣窄袖,裙剛過膝,之明媚簡潔,好像貞豐的水墨畫軸。
看我艷羨的樣子,主人贈予一件手工長坎肩。現在它就掛在我的墻上,一派月白風清。
貞豐人引以自豪的是離縣城12公里的雙乳峰,被稱為地質奇觀。相對高度雖然只有261米,但是山峰下,是平展展的莊稼地,更襯得雙乳的輪廓清晰,挺拔圓潤。在網上看到貞豐縣政府為雙乳峰征集歌詞,看那些征集到的歌詞多把雙乳峰譽為母親,基本跳不出原有名聯的立意:“養精養氣養天地,哺云哺霧哺日月。”
雙乳峰高聳在貞豐,象征著大地母親對這塊鄉土的特別眷顧,三岔河是她的乳汁,源源不絕滋養著大片良田。貞豐人把自己的豐富資源歸納為“煤金電”三字經。它的水能資源如果全部利用起來,“西電東送”,也許有一天,會直接送到廈門我的家中?如果說煤是貞豐的支撐骨骼,水是柔韌肌理,那么豐富的金礦則是貞豐雙頰上的紅暈,表示血運正充足呢。據介紹:貞豐地表下有三分之一是金子,如果全部開采出來,每個貴州人都可以戴上一對金耳環。因此在貞豐期間,我走路總是謙恭地低著頭,希望不期然踢出一塊黃燦燦大金錠來。可惜我的高度近視不幫忙,最終一無所獲。
縣委書記另有高論。他說:煤和金子這些礦產,總有一天會被掘盡,那時候我們留給后代的難道就是那滿目瘡痍的荒山禿嶺?只有著意保留原始生態,持續發展旅游業,才有美好前景。
極具魅力的山水風情,才是貞豐最美麗的金耳環啊!(責任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