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錦雯
【摘要】文化的傳播方式在每年每日迭新變代,其內涵與精神被多種形式傳承與演變。插畫的呈現方式也隨時在變化著,設計元素動態化的呈現形式逐漸成為了新媒體在內容表達上的優先選擇之一。它即是平面插畫的延伸,也是新媒體時代下與時俱進的突破。
【關鍵詞】動態插畫,交互;動畫
1.讀圖時代的特征
1.1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提供受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增添了多樣性的選擇,信息呈現方式以文字時代轉向讀圖時代、迅猛轉向視頻時代等多樣的形式且共生、共發展于大數據信息時代之中。新環境下的傳播方式促生出交互媒介、移動媒體等傳播媒介。傳播的載體形式多樣與內容呈現方式并行發展,使文字時代、讀圖時代的載體有了多種多樣的可能性,這也正帶來了內容制作及呈現方式的新理念、新視角。
其中動態插畫形式已趨向成熟并逐步形成固式,而交互形式的注入定會增添呈現形式的新活力與可能性。在此時代背景下轉看歷史性記載多為文字、照片形式進行著傳承,若借助交互動態插畫形式應用于校史記錄,將已有信息再加工、再設計必將有助于再現其時代的精神文化,而這僅是改變其承載媒介便可以搭載新媒體時代下新興平臺與新穎方式傳播文化,在此視野下開展文化的傳承與演變將起著重要作用之一。通過媒介平臺的手段為受眾在視覺上表現出一種動態的形式,在體驗上提高受眾參與度,有助于增強其情感維系。
1.2如今各式傳播媒介孕育而生的讀圖時代大多都是利用圖形、文字與色彩的巧妙結合,若再融入動態設計與交互功能,以動態的效果在新媒體平臺中呈現,同時注入插畫形式將會提升圖形與文字的高度契合,持續運動的增添了活躍性與視覺沖擊性,使內容氛圍變得更有觀賞性,它既是傳統媒介新的突破,也是傳統媒介下形成的分支。從而使新媒體平臺內容更加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讓受眾在接收信息的同時對畫面進行欣賞和記憶。
2.動態插畫現狀及趨勢
2.1《插畫的動態化加強電子書籍的信息傳達空間》、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李自由在《動態插畫在視覺傳達中的創新與應用》共同分析了動態插畫在移動平臺中具有提升閱讀興趣、増強敘事性的功能、豐富信息傳達等優勢。
吉林建筑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孟楠在《新媒體環境下平面設計元素的動態設計研究》文章中提出傳播媒介的發展與大數據接收形式的演變對信息內容元素的設計與構思需要重新審視的觀點,對平面設計元素的呈現方式與交互形式的探索得出闡述信息的方法不僅有質的突破也有獨特的視覺體驗的結論。
2.2新媒體環境下產生的交互平臺,移動媒體平臺極大限度的改變了受眾希望得到的信息不再是單一的文字形式。以圖代文的插畫形式加之動態設計研究是趨于當代新媒體發展現狀所進行的研究活動,是根據新媒體新媒介的發展技術進行的平面突破與融合。對信息的處理方法更趨向于多樣和多變,這種變化并不僅僅體現在載體和媒介上,它更是插畫對平面在思維上和技巧上的變化,在傳播理念和形式美上的體現也會有所不同。在新媒體時代多樣化、多元化、多方位化發展的今天,“融合交替”下的媒介載體在新媒體傳播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而插畫元素的動態設計方式已趨于成熟形成時代下的主流之一,它即是平面插畫的延伸,也是新媒體時代下與時俱進做出的重大改變。
3.動態插畫的交互特點
設計元素動態化的呈現形式逐漸成為了新媒體在內容表達上的優先選擇之一,當代插畫師也在新媒體的變革下緊跟步伐,越來越多的插畫設計師開始深入動態設計研究,將設計的重點放在如何利用平面元素發展動態設計,動態插畫在新媒體環境下顯然已在穩步成長,而交互形式的注入定會增添呈現形式的新活力與可能性。從平面視角的形態上考慮,它主要歸屬于二維的形態呈現范疇,而新媒體環境下的交互動態插畫,主要是通過媒介平臺的手段為受眾在視覺上表現出一種動態的形式,在體驗上提高參與度,有助于增強與平臺或傳播媒介的用戶粘性,提升信息傳播效率及接收內化質量。它既是插畫的動態化,也是新媒體傳播的動態化。
在數字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呈現方式變得繁多且與傳統藝術相形漸遠,但是在傳達文化內涵上,始終與傳統藝術并行前進。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藝術在技術的沖擊下去尋求自己的獨一的價值就是它始終在表達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少穎,數字交互插畫藝術表現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學2018.06.
[2]孟楠,新媒體環境下平面設計元素的動態設計研究,[J]吉林建筑大學,2019.06.
(南京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