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英
摘要:在人類的生活當中核輻射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并且核輻射會對人類以及自然環境帶來比較大的危害。隨著核輻射事件的接連發生,使得人們更加意識到防護核輻射的重要性,必須要將人們的核輻射安全防護水平提高上來,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本文主要探討了核輻射的特點以及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并且提出了幾點安全防護的策略,以期給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核輻射;安全防護;策略
引言:核輻射一般是放射性地存在于所有的物質當中,并且自古以來人們就沒有擺脫過核輻射。在人們各種活動當中,對環境污染造成最嚴重影響的就是核輻射污染,很多人對于核輻射缺少一種科學以及全面的認識,所以對核輻射存在一種恐懼的心理。當出現了一些核輻射事件之后,人們開始對核輻射的影響進行重視,只有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才能夠在最大限度降低核輻射對人類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核輻射的概念以及特點
核輻射指的是伴隨原子、核過程發射的電磁輻射以及次原子離子束等的總稱。核輻射不光可以產生于原子核的發射變化過程當中,而且也能夠直接通過加速器產生,并且核輻射也可以是來自于地球外層以及星際空間。核輻射是由放射性物質所放射出來的一種電磁輻射,主要是α射線、β射線以及γ射線。α射線指的是氦核,一旦吸入體內就會產生較大的危害性,并且其質量比較大,整體的電力作用也較強。β射線指的是高速運行的電子流,其電力作用比較小,但是當人體的皮膚觸碰到β射線之后很容易被燒傷[1]。α射線以及β射線的穿透力都比較小,而且影響的范圍也較小,只要輻射源沒有進入到人們的體內,就不會給人體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但是γ射線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并且波長也比較短,γ射線與X射線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可以將人體還有建筑物進行穿透,產生的危害范圍也是非常大的。在自然界當中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比較多,不過整體的危害性都不是非常大,不過發生核爆炸或者是核電站事故的時候就會給人類以及自然環境帶來較大的影響。
二、核輻射的防護措施
為了避免遭受核輻射的危害,必須要結合核輻射的特點以及產生的危害,從而采取科學的核輻射安全防護措施,這樣才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護效果。由于核輻射是無法避免的,所以需要盡可能地通過核輻射的防護措施減輕核輻射的值,直到不會對人們的身體產生相應的危害為止。在實際防護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在最大限度降低核輻射產生的危害。
(一)外照射的防護方法
在對外照射進行防護的時候采用的原理就是將人體受到的核輻射照射量進行降低,確保不會超出正常的劑量范圍。當確定了輻射源的時候,人體距離輻射源的距離以及照射的時間,還有屏蔽情況都會決定著人體受到的照射劑量。因此了,必須要結合屏蔽情況、距離以及照射的時間這三個原則進行外照射的防護工作。
1、時間保護法
當人體接近放射源的時間逐漸增加的時候,所受到的輻射劑量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在相同的磁場當中,人體受到的輻射劑量和停留的時間之間成正比關系。在開展輻射防護工作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地減少人體在核輻射環境當中的停留時間,針對在核輻射環境當中工作的人員,必須要將他們的技能水平進行提高,這樣才可以將工作的周期有效地縮短,當完成了工作任務之后需要盡快地離開核輻射環境,從而減少核輻射對人體的危害[2]。
2、距離防護法
當輻射源是放射幾何形狀比較小的點時,并且其它的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體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值和人與放射源之間距離的平方成一種反比例關系。因此,為了減小人體受到照射劑量,可以將輻射源與人體之間的距離長度進行增加,這是一種最簡單且有效的措施。當滿足了實際要求的情況下,操作人員需要盡可能地和放射源之間保持更大的距離,還得嚴格地控制現場,以免讓一些非工作人員進入到輻射區域當中。
3、屏蔽保護法
當核輻射穿過物質的時候,會因為受到電力碰撞或者是其他的作用而被吸收,這樣放射的能量也就會被減弱。因此,針對不同的放射線,必須要采取不同的屏蔽方法[3]。由于α射線的穿透力比較弱,所以借助紙片就能夠把核輻射有效擋住。雖然外照射產生的危害性不大,但是只要進入到人體當中就會產生比較大的危害。而β射線在空氣當中的射程能夠達到數米,在生物體當中則是幾毫米,通過使用鋁物質或者是有機玻璃就能夠達到遮擋的效果。就γ射線來說,該射線的具有比較強的穿透力,只有使用鉛以及混凝土才可以有效遮擋。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規定可以得知,通過使用七公分左右的混凝土就能夠將核輻射進行有效屏蔽。
(二)對內照射的安全防護措施
當放射物質通過皮膚、傷口以及呼吸等其它的途徑進入到人們的體內當中時,就會引發內照射的危害。為了有效地應對內照射的危害,可以通過減少放射源的數量實現有效的防護,諸如大氣當中的輻射量以及物體與人體表面存在的輻射量。在實際防護的過程中,可以穿戴相應的防護衣,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人體的皮膚直接和輻射源進行接觸[4]。也可以佩戴正壓呼吸面具以及氣衣,這樣也能有效地防止吸入一些放射性的灰塵。與此同時,在輻射區內必須要禁止飲食以及抽煙等行為,以免食入具有放射性的物質。此外,如果存在暴露在外面的傷口也是不能進入到輻射區當中的。在工作區還有出口必須要配備一些輻射監測以及相應的控制設備,這樣有利于更好地監測工作場所中的空氣以及設備表面存在的污染,針對工作場所的周圍環境,也需要常規地監測空氣、水源以及相應的農牧產品,在工作場所的出口處還得設置體表污染檢查以及淋浴更衣的設備。針對工作人員的排泄物,必須要定期地進行檢查,也可以使用全身計數器,這樣可以給放射工作人員的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數據,減輕核輻射帶來的危害。
(三)強化核輻射安全防護意識
在日常的工作過程當中,相關人員必須要對核輻射的防護工作進行重視,并且在看待核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時采取一種科學的態度。在實際工作的時候,需要將一些不比啊喲的核輻射進行有效排除,還需要在核輻射場所以及放射源的容器上張貼一些具有警示性的標志,這樣可以給相關人員提供一種警示的作用。考慮到一些非工作人員也許會接觸到的核輻射區域,必須要在這些區域當中設置相應的圍欄起到阻隔的作用,以免讓這些人員因誤入輻射區而遭到核輻射[5]。與此同時,在非必須的條件下,工作人員需要盡量地避開輻射源或者是放射源,而且在必須進入到輻射區域的時候,需要穿戴相關的防護設備以及攜帶輻射報警儀,這樣能夠更好地起到防護的目的,讓工作人員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結語:
通過大量的研究可以證明,核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必須要對核輻射的危害進行重視,并且需要讓人們提高自身的核輻射安全防護意識,這樣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核輻射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在制定核輻射防護措施的時候,可以站在外照射以及內照射這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從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核輻射的安全防護措施,這樣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減輕核輻射對人體產生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熊華萍.核輻射及其安全防護策略[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08):146-147.
[2]潘泓泉.核輻射及其安全防護策略[J].區域治理,2018(44):59.
[3]胡曉梅,葉紅.核輻射及其安全防護[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16):168.
[4]楊植宗,鄧磊,喻莉,劉洋.核輻射及其安全防護[J].物理通報,2012(02):117-120.
[5]霍元素.核輻射及其安全防護[J].中國個體防護裝備,2011(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