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瓊

摘要:目的:探討四川巴中農村家庭環境衛生監測結果。方法:從四川巴中市隨機抽取2個縣區中6個鄉鎮,每個鄉鎮抽取行政村4個,每個行政村抽取10戶家庭,共計2400戶家庭,采用現場調查、一對一訪談的方法來了解農村家庭病媒微生物控制、生活垃圾與污水處理、廁所與糞便處理、飲用水情況。結果:蒼蠅檢出率91.96%,老鼠檢出率34.25%,蟑螂檢出率1.29%。豬圈(70.38%)、水廁/旱廁(50.96%)以及欄舍(30.08%)是最主要的病媒生物孽生地。當地有51.92%的居民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情況。結論:農村家庭環境衛生監測結果顯示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處理、衛生廁所普及、洗手習慣、飲水習慣等有一定改善,但仍然有提升空間。應加大對病媒孽生地的排查與清除。
關鍵詞:農村地區;家庭環境衛生;病原微生物
對農村環境衛生狀況進行調查,可以以此評估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且農村環境衛生狀況也是農村進步的明顯標志[1]。通過環境衛生監測可以了解農村環境衛生的現狀、危害因素以及動態變化,這對制定、調整農村環境衛生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四川巴中農村家庭環境衛生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地理環境、經濟水平、人口等因素,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從2個監測縣中隨機抽取鄉鎮共計6個,每個鄉鎮抽取行政村4個,每個行政村抽取10戶家庭共計2400戶家庭。
1.2 方法
采用現場觀察、一對一訪談的方式來開展調查,對農村家庭病媒微生物控制、生活垃圾與污水處理、廁所與糞便處理、飲用水情況等進行調查。
2.監測結果
查見表1-表3
3.討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外加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實施垃圾統一收集、衛生廁所普及、自來水全覆蓋以及道路硬化等措施,因此近年來農村的生活環境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伴隨著精準扶貧推進、義務教育普及、農村居民健康素養提高以及農民居民人均收入增高,當前農村家庭環境的衛生狀況持續好轉。當前農戶家庭的收入結構多元化,從事養殖業以及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多,這與近年來農村開展勞務輸出、退耕還林生態補償、農村專業合作社等均存在密切關系[2]。
當前農村家庭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的情況都較以往明顯改善,但是本次調查研究發現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的行為仍然較高。隨意排放未經過處理的污水、垃圾,這會對飲用水以及周圍環境都帶來嚴重的污染,這也是農村的生活飲用水水質不合格的重要原因[3]。當前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仍然面臨著比較大的挑戰,需要高度重視。
經調查飲用水方面,當地有98.17%的家庭戶采用開水,但是也有0.18%的家庭飲用生水。農村接通自來水后,有的家庭認為自來水比較安全,沒燒開也可以喝,因此有一部分家庭飲用生水。就病媒生物孽生地上,主要是廁所、欄舍(牛羊等)以及豬圈。蒼蠅的檢出性率最高,其檢出率為91.96%。居民餐前便后均洗手率為43.12%,其健康行為養成率較低。
當前人們對傳染病防治知識了解越來越多,對身體健康也越來越關注,因此需要更加重視病媒生物的控制工作。要與當地的媒介傳染病流行特點結合,確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并組織實施;持續加強對農村居民的疾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宣傳力度,積極開展針對病媒孽生地的排查工作以及清除工作。要提高農村居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強化健康知識的知曉,引導農村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后都洗手[4]。政府應從政策以及財政方面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的工作,制定具體的措施,改水、改廁,同時加大對病媒生物的防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以及農村垃圾的處理設施,從而減少來自環境因素對農村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5]。
綜上所述,農村家庭環境衛生監測結果顯示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處理、衛生廁所普及、洗手習慣、飲水習慣等有一定改善,但仍然有提升空間。應加大對病媒孽生地的排查與清除。
參考文獻
[1]王曉紅,周君.2017年唐山市農村環境衛生監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9,35(2):231-233,241.
[2]古軍旺,鄭志鵬,王琪, 等.2017年贛州市農村環境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9):3640-3643.
[3]熊光超,張靖偉,李偉, 等.2018年上海市金山區農村環境衛生監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9,35(12):1685-1689.
[4]王利.2016年重慶市江津區農村環境衛生監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8,34(6):835-838.
[5]韋麗,唐彥釗,葛明, 等.2016-2019年南京市農村家庭環境衛生健康危險因素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20,47(16):2943-2945,2962.
(南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巴中?636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