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新文人畫攝影師孫郡常來常熟取景。他說,2010年,他第一次來常熟,看了很多景,興福寺、虞山公園、方塔公園……和周邊城市相比,常熟不一般,他心里覺得,虞山公園的楓樹是可以和京都媲美的。
江南深秀處,山水盈盈間,這座低調富足的江南小城,用自己的方式向世人呈現常熟的魅力和幸福。
一組數據告訴你常熟的實力。2020年全國綜合競爭力十強縣(市)名單中,常熟第四。2020年1—10月常熟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5.9億元;完成規上工業產值2910.2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6.1億元,“雙十一”當天常熟市網絡零售額46.2億元,居四縣一區首位;1—10月,高技術產業投資60.3億元,完成新興產業投資174.7億元。今天的常熟經濟,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趕超前列,“三增三進”讓經濟倍增動力。2020年,常熟共有3個項目列入江蘇省重大項目,42個項目列入蘇州市重點項目。
自常熟邁入高鐵時代,上海、南通、南京、揚州……常熟融入長三角城市群的夢想照進現實,對接滬杭,深化一體同城。2020年是常熟交通大發展的一年:滬蘇通鐵路開通運營;服務常熟站的新世紀大道北延快速路通車;常熟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完工,實現了旅客出行“零距離”換乘;常熟推進“兩個一小時、四個半小時”通道建設……另外,城市內部通道不斷完善;運輸服務品質日益提升,在全球航運業受疫情影響之下,常熟港各項指標卻逆勢上揚,全港貨物吞吐量達8732萬噸,同比增長23.4%。其中常熟港進口紙漿量達550萬噸。這是常熟港進口紙漿首次突破500萬噸的一年。
走過千山萬水,看過星辰大海,最難忘的還是常熟的虞山、尚湖。沈陽人顧勇濤,在西班牙生活20多年。2015年初,他回國創業,選擇在常熟“落地生根”。2020年,顧勇濤在常熟先后投資了航空、航天和高鐵項目,對常熟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充滿信心。
常熟也在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去年1—10月,推進智能化改造項目284個,新增工業機器人應用1754臺。前三季度常熟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居蘇州第一。“小紅”要發車了喲!2020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以線上直播形式開展,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向全世界宣布:與常熟合作,建設全球首個“無人配送城”。首批30多臺無人配送車已經在常熟市區內穿梭著,忙碌著。
聲音是城市里不可或缺的獨特文化。常熟喜提“喜馬拉雅大學”,喜馬拉雅大學常熟分院,將為常熟打造城市聲音名片。而在經開區的常滸河畔,聲谷展示中心也可以讓你真切地感受到聲音的魔力。這里有近50個聲學科普展示和互動體驗項目。2020年常熟實施“蘇州·中國聲谷”戰略,推動聲學產業發展。
常熟是非常友好、高度發展的城市。德國人馬里奧·伯克,從2019年與妻子一起在常熟濱江生活。在濱江,他經常管自己住的地方叫“我們村兒”,因為這里不僅有綠色環境,還有超級友善的“村民”。這也是常熟最休閑、最舒適的生活。沒錯,文明創建深入人心,“千村美居”推動鄉村振興。屋明水凈、花園圍繞、景點相依,你能想到,這番美景不是公園,不是城市,而是在常熟農村的宅前屋后、自家庭院。據悉,2020年,結合常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進行了農民住房翻建更新、農村基礎設施完善更新、城中村自主更新改造、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老舊工業區改造等“五大更新”的探索實踐。共實施120個既有建筑更新改造項目,“千村美居”工程開工1143個村(組)、驗收通過861個,啟動老舊工業區更新改造22個。常熟聚焦“六美”,打造集約高效的空間美圖,建設功能完備的時尚美城,布局綠色發展的創新美業,守護安全環保的清新美景,打造非凡體驗的精品美游,彰顯小城大愛的文明美德。生活在常熟,不用去很遠,身邊就是詩,就有景。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常熟摸索出了一條有溫度有成效的城市治理之道。潤物無聲的文明情懷,已悄然改變著城市的每個治理細節。2020年,常熟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兩連冠”。
今日的常熟,文明很美,文化更是繁茂。城市各個地方的閱讀空間次第綻放,越來越多的公益書房成為常熟人愛去的精神家園。書香,滋養著這座底蘊深厚且開拓創新的江南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