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云 顧嫣


隨著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年輕人需要為將來體面養老做準備,老年人則尋求如何讓當下生活更健康、更充實、更便捷。在金閶街道,“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的打造誕生,接近很多人的養老理想狀態了。
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服務周邊8700多名老人
“靈咯靈咯,伲格新社區真格靈咯。”家住三元一村的楊阿姨是三元的老居民了,每天沒事就喜歡上社區聊聊天、參加一下活動。聽說新的三元一村社區服務中心的選址就在小區中心位置的大樓里,她一早迫不及待地前來參觀。
三元一村社區,曾是二十年前蘇州市探索城市管理居務工作的第一個樣板社區。近些年來,隨著社區工作的發展,原本的社區用房已經滿足不了居民“蓬勃”的需求了,為此,金閶街道盤活資產存量,打造了全新的三元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址總面積1100平方米,以“黨建引領下的養老服務”為主線,既滿足轄區居民的民生需求,更能為像楊阿姨這樣的老年居民社交、文體等活動提供服務。
現場,更讓楊阿姨贊不絕口的是,伴隨著三元一村黨群服務中心的啟用,“金相鄰· 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也同時正式啟用。
根據前期調研金閶街道研究發現,助餐、助醫、文體活動等需求是轄區老年居民的主要關切點。為此,街道整合轄區資源,創新打造了“金相鄰·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構建出宜居、宜業、宜行、宜學、宜養的“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
“金相鄰· 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于三元一村小區內,由康養照護、醫療衛生、文化學習和便民服務四大中心串聯而成,輻射周邊三元一村、金夏、白蓮、三元四村、濱河、運河等社區在內的8700多名老人,為他們提供助餐、助醫、助浴、助學、助潔、助急等“六助”服務,以及“喘息式”短期托養特色服務。
以楊阿姨的生活為例。早上,她可以步行10分鐘到隔壁三元二村的菜場買菜,也可以到步行5分鐘距離的超市采購。買完菜后,走路6分鐘,她就可以到三元一村衛生服務站測一下血糖。中午如果不想自己做飯,步行1分鐘,她就可以到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康養中心用餐,吃完飯還可到二樓放映室看部電影。下午1點,預約助浴的時間到了,舒舒服服洗完澡后,步行6分鐘回到社區為老服務中心,那里,老姐妹們正等著她一起排練葫蘆絲,或是到初心廣場曬曬太陽、散散步也不錯。生活不僅便利,而且更加豐富多彩。
為老服務生活圈,日常需求響應15分鐘內
如果楊阿姨發現家里的電飯煲等小家電不好用了,她用不著跑東跑西,只要問一下社區,最近的“三元·幸福里集市”什么時候開張,就可以拿到初心廣場修理。這是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下設的便民服務中心提供的又一項志愿服務。在社區黨委的引領下,中心凝聚了轄區共建單位、愛心企業、群眾團隊等社會力量,為居民提供理發、磨刀、小家電維修、法律咨詢等多類便民服務。通過每月舉辦各類集市活動的形式,巡回開展志愿服務。
而在三元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的文體中心里,為轄區老年居民量身打造的“三元·幸福里學堂”正等待像楊阿姨這樣的老年居民踴躍參加。“三元·幸福里學堂”與金閶老年大學共建,以專業的師資力量提供書法、烘焙、繪畫、手機應用等課程,讓老年居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此外,還有養生課堂、評彈等各類文體活動,能讓老年居民們在家門口享受精神文化的愉悅和滋養。
為更好地滿足轄區老年居民的需求,“金相鄰· 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康養照護、醫療衛生、文化學習和便民服務四大中心輻射效應,進一步整合轄區6個社區的資源,整理、形成“6+3+X”綜合服務體系。其中“6”指政務、生活、教育、就醫、養老、文體6大類便民服務;“3”代表商業設施、交通設施、公園廣場3方面惠民服務;“X”為轄區提供的個性化、差異化特色服務,目前合計有10大類77項服務內容,協同為三元區域老年居民構建了一個多元、立體、情暖的“15分鐘為老服務生活圈”。
金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韓曉慶表示,近年來,金閶街道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公共服務優化、基層載體建設,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指示精神,以姑蘇區美好社區創建為重要抓手,著力營造“鄰里守望、互助互愛、幸福和美”的社區文化,打造了“金相鄰”這一社區建設品牌。
街道通過前期大量的設計優化、載體的騰挪轉換、服務資源的聯動整合,打造的“金相鄰· 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為轄區的老年居民提供一站式、集群式、全生活場景式綜合養老服務,全力織細織密民生幸福服務網,以此不斷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