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物流業逐漸成為我國的支柱性產業,經濟平穩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本文分析認為相較于東部地區,物流業發展對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的促進作用更為突出;物流業發展水平對東部地區的第三產業帶動潛力更大,而對中西部地區的第二產業更具帶動性。
關鍵詞:物流業;經濟擴容;影響
我國已進入“三期疊加”階段,當前的經濟增長速度趨于平緩,產業結構調整困難,存在經濟下行壓力,前期的刺激政策還處于消化期。在此背景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自將現代物流納入我國十大振興行業后,物流業的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頂住經濟下行壓力,而且實現平穩運行。
1.物流業發展促進經濟總量發展
物流業發展水平的提高能顯著有效的促進地區的經濟總量增長。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物流業集高科技和先進管理技術于一體,具有高人力資本、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特點,是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加速器。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產生地理位置上的集聚,具有將先進的物流知識和技術傳播與共享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在集中性的資本和勞動力基礎上能有效地促進物流技術的創新。物流技術創新的推廣應用極大地增強社會分工的專業性,降低流通費用,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另一方面,物流業的發展深化生產網絡上的融合,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下,物流信息網絡的不斷完善將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調節各種經濟生產要素在各個部門之間流通,協助生產經營活動加快實現產品價值,同時作為一種服務業,也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增值。
物流業對經濟的貢獻程度存在明顯的中西部地區差異,其原因主要在于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物流業發展水平的不一致,使得物流業的促進作用的邊際效應發揮效果的基礎不同,存在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相較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的物流業屬于初創期,物流規模還較小,一旦擴大中西部的物流規模能夠帶來更大的經濟效應,而東部地區的物流業基礎設施和規模已經很大了,處于一個上升通道快速的成長期,此時物流業發展水平的提高對經濟增長的作用遠不如初創期大,但這種差距并沒有非常大,因為物流業在我國仍屬于經濟增長有力的加速器。
2.物流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變
當前,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增值速度都超過第二產業,但各地區產業發展依舊不均衡,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大多以第三產業為主,而中西部地區第三產業占比較低,甚至部分省份的第一產業還是絕對優勢地位,嚴重制約了產業結構升級優化。
物流業的發展對不同產業的影響有地區差異性,雖然物流業的高速發展能有效的打破各種生產要素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但由于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的物流發展和產業結構基礎差異化存在,導致兩個地區受到的影響不同。
物流業發展對東部地區的第三產業帶動潛力更大,而對中西部地區的第二產業更具帶動性。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因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是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物流業的發展在協調生產要素的跨區域配置時,實現國內國際的工業品流通;另一方面,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走在全國前列,原本成熟的制造業因生產成本和產業政策需要進行轉移,而中西部地區的物流產業發展極大縮小兩個地區的物流成本差距,成為產業梯度轉移的主要地之一,因此物流業對中西部地區的第二產業有巨大的提升效果。
為加快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重新煥發經濟活力,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縮小我國區域發展差異,物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方面提出建議:
第一,提供區域物流發展差異化財政補貼。對中西部地區的物流業財政補貼,要集中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通過合理規劃交通運輸網絡,填補部分交通空白地區,提升整體區域的交通運輸能力;而對東部地區的資金補貼要集中于新科技技術的研發,對東部地區物流企業在冷鏈、大數據與供應鏈管理等技術研發補貼,促進整體區域的物流智能化和科技化。
第二,拓寬區域物流人才培養途徑。依據產學研優勢培養專業物流儲備人才,中西部地區高校資源較東部地區更少,而物流管理專業屬于新興學科,要積極引進東部高校相關師資和物流企業骨干力量,開設相應學科進行研究;東部地區要充分利用高校資源與物流企業優勢,在高校建立物流人才實踐中心,根據企業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理論和技術培養。最后,發揮技術
第三,提升區域物流業服務專業化。應針對不同區域形成各自物流業服務專業化特色,中西部地區作為經濟相對落后地區,面對東部地區制造業的產業轉移,中西部地區要形成配套的工業品服務型物流企業。通過引進東部工業品服務型物流企業形成集聚,在專業化服務基礎上降低工業品流通成本的同時加快工業品在供應鏈上的流通速度,保證中西部地區第二產業發展和工業化的推進。而東部地區以進入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時期,主要任務是將第三產業做大做強,因此東部地區要形成電子商務服務型物流企業。通過培養即時配送、冷鏈和倉儲等專業化物流企業,既能促進第三產業自身的壯大,也能為電子商務等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光才,覃嬌,王瑩.交通基礎設施門檻下物流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0(17):97-100.
[2]袁懷宇.基于面板數據的區域物流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山東社會科學,2012(03):109-111.
[3]王俊,孫睿.京津冀都市圈區域物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商業經濟研究,2019(24):84-87.
[4]柏青華.物流產業集聚對區域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6):86-88.
作者簡介:黃玲(1996-),女,漢族,江西,研究生在讀,福建師范大學,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