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祺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綠色金融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金融機構轉型升級的必經途徑。本文首先概括了綠色金融領域國內外已有的理論研究成果及發展現狀,重點就綠色金融股權投資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簡要分析,以期對我國綠色金融未來的發展有所助益。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綠色金融顧名思義即“綠色”加“金融”,是指通過金融的手段為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等綠色產業提供其發展所需的資金及資源,進而達到金融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其本質還是金融業對所掌握資金資源的傾向性分配。
1.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1.1國際綠色金融發展趨勢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綠色金融發展得相對較好,其中,美國綠色金融相關法律體系和政策非常完善、高效。英國偏重于政府激勵措施。日本作為亞洲地區綠色金融的領頭羊,由通商產業省牽頭,通過日本政策銀行推行環境評級貼息業務,配合、引導商業金融機構支持環境友好企業的積極性。縱觀經濟發達國家的綠色金融體系,雖然各有特色,但無外乎是政府支持、商業金融機構執行、獎懲并重、加強監管。西方國家的綠色金融起步較早,在環境治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值得我們積極學習、借鑒。
1.2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現狀
隨著“碳達峰、碳中和”完成期限的日益臨近,我國政府越來越關注環境治理,但是受制于目前我國的經濟體量和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國內綠色金融領域很少有風險完全可控的項目,絕大多數的綠色金融業務都是承受政府壓力的產物,國內商業金融機構缺少積極性。基于這種情況,黨十八大、十九大,在推進綠色金融立法、加大執法力度、完善金融政策監督體系、加強綠色金融市場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頂層設計和決策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等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了《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具體的政策文件,保障我國綠色金融業務的落地實施。金融機構在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按照各相關部委制定的政策路線圖,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業務,不斷提高綠色信貸占比,提升對綠色產業的股權投資規模。可以說,當前我國綠色金融正在逐步發展壯大。
2.綠色金融風險分析
綠色金融業務可以分為債權類業務和股權類業務,債權類業務的風險把控與傳統的授信業務大體一致,而股權類業務則具有一定的獨有特點,因此本文主要對綠色金融股權投資業務的風險進行簡要分析。綠色金融股權投資主要包括政策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
2.1政策風險
綠色股權項目投資周期較長,非常容易受到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政策的影響。我國已初步形成指導綠色金融發展的法律體系,但是,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其執行和監管力度被不斷弱化,被投資企業可能未能真正享受到法律層面的鼓勵或便利。倘若外部宏觀經濟周期下行,行業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將會對綠色股權投資項目的順利退出造成很大影響。此外,對于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綠色金融的認定標準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因此,該類項目的政策風險較大。
2.2技術風險
由于目前綠色環保項目幾個主要投資領域內仍然是高度競爭性的,可能面臨一段時間內產業集中爆發導致產能過剩的風險,或者是某項技術因其他替代技術的快速發展而面臨淘汰的風險。綠色項目的技術特點還使其面臨著其他產業所沒有的特有不可控的環境因素造成的技術風險,比如,光伏和風力發電面臨著日照時間和風力不確定的風險,綠色建筑面臨著所用技術是否達到節能、節水標準的風險,許多環保和節能設備面臨著性能不穩定的風險。
2.3市場風險
綠色金融股權投資項目往往投資期較長,投資回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較長投資周期中,無風險利率、通貨膨脹率、風險溢價率、市場平均收益率等影響資本(資金)價格因素將產生較大變化,被投資企業的股權及項目的市場價值亦將發生較大變化,總體的市場風險較高。同時,當前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上,資本要求的退出期及投資收回期大都在5年左右,而綠色股權投資項目的投資期一般都在10-15年,兩者存在一定的投資期限錯配,這也進一步加大了此類項目的市場風險。
2.4其他風險
除了上述三類風險外,綠色股權投資項目還面臨將面臨法律風險、輿情風險等其他風險。其中,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部分股權投資項目可能存在收益兜底條款,簽訂了抽屜協議,一旦投資收益達不到預期,或者所投項目出現風險,極容易出現法律糾紛。輿情風險主要體現在綠色項目往往對生態環保要求較高,如果技術不達標,運營效果不好,容易產生負面輿情,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
3.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建議
3.1做好頂層設計,加強人才培養
金融機構發展綠色股權投資首先應當在考核和激勵機制方面優化頂層設計。在考核方面,金融機構傳統的考核大都是一年甚至更短周期的考核,考核結果與員工薪酬直接掛鉤,而綠色股權投資項目普遍投資回收周期長,較短考核周期內難以見到投資效益。如果考核機制不改變將對此類業務發展形成很限制。同時,還應當制定較為合理的激勵機制,鼓勵發展優質的綠色股權投資項目。綠色金融股權投資項目有很強的專業性,其運作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專業人士的技能和經驗,關鍵人員離職可能會給項目的管理帶來重大不利影響。因此,在考核和激勵機制調整到位的基礎上,應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既懂綠色產業又懂金融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以解決當前綠色金融股權投資人才緊缺的問題。
3.2優化投資模式,合理把控各類風險
由于綠色技術企業大多數處于成長期和產品研發期,其商業的可持續性和回報的確認需要較長時間和較高成本,而單個項目收益的難以預測性將對綠色金融股權投資帶來較高的市場風險。金融機構可以考慮通過優化投資模式,建立綠色發展基金,通過市場化機制管理來平滑項目收益風險。在整個綠色金融股權投資過程中,投后管理產生的風險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會產生更加集中而隱蔽的系統性風險,需要引起警惕。例如被投資企業的業務經營風險,其原因可能是項目所處行業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比如經濟衰退;可能是經營決策不對,比如盲目擴張、過快多元化;也可能是企業管理者的能力不夠,或管理團隊不穩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