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騰勻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企業在國家經濟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穩定也會促進人民幸福指數的提升,以及國泰民安的良好生活秩序。融資是企業資本運作的起點,能讓企業有更多的運營資金,獲得更多收益,也能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表外融資作為一種創新型的融資方式,有著操作簡單、限制條件較少的優勢,能有效緩解企業的財務困境。但由于同樣存在雙重性作用,不僅本身有著高風險、高估利潤、低估負債的問題,而且,財務舞弊現象的日益嚴重,也會導致企業陷入困境。本文著重分析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并探討解決對策,以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關鍵詞:企業;表外融資;財務
表外融資可改變企業的資產負債和收益水平,起到優化負債比例和資本結構的功效,進而保障企業利益,所以,深受企業的青睞。但由于企業財務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監督體系的欠缺,表外融資業務中存在不少不規范的情況;再加上該融資方式有可能會傳遞錯誤信息,導致所有者、債權人利益可能因此而受損,難以確保企業的有效運營和發展。所以,分析企業表外融資所涉財務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1.表外融資概述
表外融資興起于十九世紀中期,自美國安然公司事件導致的信任危機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開始出臺與這種融資方式相關的法律、政策。我國表外融資則始于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由于我國融資制度為銀行主導,企業總體負債率較高,而中小企業貸款較難,多數會選擇更簡便易行的表外融資,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粉飾財務指標。但是,表外融資有隱蔽、易誤導、高風險和監管難的特點,實際上仍會增加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也和企業負債表有緊密聯系,降低財務透明度和信息的真實性,甚至會扭曲企業真實收支狀況。所以,表外融資對企業發展有利有弊,若不能找出其中存在的財務問題并進行制約,將大大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
2.企業表外融資財務問題分析
2.1認識不足
認識上的不足,是表外融資首要問題。不少企業高層對此概念模糊,屬于對表外融資的控制和管理,甚至都不清楚這個說法。曾有部門對行業內做過相關調查,發現多達98%的人員都不了解這一融資手段,只有近2%的人員認為該融資手段會影響到投資和企業的經營情況。這就導致不少企業只會對別的企業的財務活動進行盲目跟從和效仿,只看到和抓住眼前利益卻不顧及長遠。還有些企業錯將表外融資認作傳統融資方式,控制方法出錯,引起資金鏈斷裂,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2.2財會制度不完善
融資的目的在于獲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因此,不少企業都對融資非常依賴。表外融資作為一種新穎的手段,又屬于企業資產負債表以外的融資,對企業運營發展都很有利。但隨著金融環境日益復雜,現有法律法規已較難滿足表外融資涉及財務活動的需要,使企業財會信息的真實和嚴謹性受到影響。由于表外融資本身是一項較為靈活的經濟活動,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會計準則也較為靈活,這就導致條例制定的模糊性,使得不少經濟活動無法可依。一些高管可能會利用其中存在的漏洞作出違規操作,對財務賬目進行造假,影響到企業最終決策的正確性。
2.3監控力度不足
從宏觀來看,政府對企業監控力度不足,不能對賬目做到實時檢查。美國安然公司,就是由于缺乏政府監管和利用漏洞,才導致虛構6億美元利潤而未被發現。從微觀上來看,企業內部也沒有足夠強大的管控,自身監督審計工作開展不利。多數企業均未設置針對表外融資的專門管理機構,審計體系不健全,存在領導授意進行違規操作,或者財務人員為侵吞資產而擅自篡改財務數據的情況。
3.企業表外融資財務問題的對策探討
3.1提高對該融資手段的認識
政府部門組織表外融資學習班,加強對各類企業管理層的教育,對企業領導者進行強制性培訓。從該手段的發生、發展、現存方式和相關正反事例來提高管理層對該手段的認識,意識到表外融資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合理利用這一手段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督促企業內部相關人員,尤其是財務人員在這方面的學習,提高他們的融資理念和業務能力,為企業資金運轉奠定基礎。舉辦相關知識競答活動,讓企業從上到下均能了解表外融資概念,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3.2完善財會制度
政府有關部門應結合是市場發展規律,在現行法律法規中納入表外融資,完善會計準則制定,加強立法,在法律層面加強對企業表外融資的監管,督促企業對該融資手段的正確應用。企業應完善內部規章制度的建立,擴大財務管理范圍,將表外融資納入其中,對表外融資目的、條件和相關細節均作出明確規定,結合企業運營實際來建立積極的獎懲和科學的監督制度,規范財務流程和行為,以確保財務相關信息能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管理情況,減少因信息失真而帶來的損失。
3.3加大監管力度
在加大監管力度上,政府處于重要地位。首先,政府應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負債對企業的監管和檢查,通過定期和突擊檢查,做到對企業表外融資的監管,加強對財務報表的審核。其次,政府應通過有效渠道加強對表外融資的宣傳、引導和教育,提高責任意識,促進相關合資單位、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自我約束。再者,政府應加強對企業的全程監控,一旦發現表外融資中的問題,需及時引導企業制度糾錯方案,將可能出現的金融犯罪行為扼殺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企業也需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不僅預測與分析當前形勢,還需考評和優化融資方案,使其能貼近實際,同時還要做好對融資過程中風險環節的控制,推動企業決策的正確性。
總之,企業表外融資對企業本身擴大發展空間來說至關重要。政府和企業均需認識到表外融資的重要性,努力完善相關制度,強化監督,以確保融資過程的規范性,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燕.淺析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13.
[2]張美娥.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6(28):107-108.
[3]李玲博.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J].財會學習,2015,(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