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生花 廖燕燕
摘 要:學前時期是幼兒自理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的自理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家長和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意義。在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時,教師既要耐心等待,又要適時提供練習機會,采取措施,揚長避短,提高教育質量。
關鍵詞:幼兒;自理能力;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2-0033-02
引? 言
自理能力是人在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必備的基本技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人們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為能力。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讓幼兒認識到自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使幼兒樹立生活自理意識。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幼兒不能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如果沒有教師的幫助,他們只能獨自等待,有可能著涼生病或摔倒大哭,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有明文規定,幼兒園必須重視培養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學前階段是幼兒發展十分關鍵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幼兒接受能力較強,行為可塑性大,好習慣一旦養成,更容易成為動力定型。所以說,學前時期是個體自理能力養成的關鍵期,而教師和家長要抓住這一關鍵期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1]。
一、幼兒園與社會齊發力,更新育兒知識和理念
(一)幼兒園利用自身的師資優勢,開展免費咨詢和講座活動
幼兒園中集合了一批既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育兒人才,他們可以利用一日生活、學習活動、區域游戲等多方面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同時,在保證本園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幼兒園應選派一批專業知識豐富、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在社區開展一些公益活動,如為家長提供免費咨詢和講座活動。這樣,一方面,幼兒園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宣傳,知名度和好評度得到了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另一方面,家長也從中學到了一些先進的育兒知識和育兒理念,會以更大的熱情去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
(二)加大社會對隔代養育方面的宣傳力度
目前,社會對家庭教育的宣傳主要集中在父母的教育理念上,但在隔代教育方面尚未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宣傳。近些年來,由于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壓力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忙于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所以,照顧孩子的重擔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老人的肩上,隔代養育已逐漸在家庭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大眾傳媒必須對隔代養育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宣傳。具體來說,社區方面可以多開展一些有利于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活動,鼓勵父母和孩子共同參加,也可以在宣傳欄普及育兒知識。各級宣傳部門應組織人員編寫、出版針對祖輩家長閱讀的書籍、期刊,錄制、播放一些隔代養育的廣播、電視節目,加大早期教育科學知識的普及力度,從而糾正一些老人錯誤的育兒行為和育兒理念,使其對早期家庭教育有一個相對正確、具體的理解,并逐步重視幼兒自理能力及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既要耐心等待,又要適時提供練習機會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場地,而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雙方的教育。因此,父母應提高參與意識,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進行合理分工,鼓勵、支持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兒的自理能力隨年齡的增長會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家長和教師在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時既不能操之過急,又不能完全包辦代替。心理學家格賽爾認為,成熟與學習是支配幼兒心理發展的兩大重要因素,其中,成熟是與內環境相關的,學習則與外環境相關。對教育者來說,一方面,幼兒的生理發展機制有其內在的規律性,當個體尚未成熟到一定程度時,其學習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操之過急只會揠苗助長。格賽爾經典的“雙生子爬梯”試驗,就是這一觀點的有力佐證。這就要求教師在幼兒處于學習的準備狀態時耐心等待,與幼兒一同享受這一階段的成長樂趣,而不是以一種急功近利的方式去盲目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學習又與外環境相關,外環境給個體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所以,當幼兒生理成熟達到一定程度時,教育者應為幼兒提供適時、適當的練習機會,以此推動其學習的發生。
三、注重幼兒性別差異,加強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的性別差異可能與幼兒一直以來的性別角色期待及角色認同相關。具體來說,幼兒一出生就被貼上了男孩或者女孩的標簽,開始了其性別角色的社會化歷程。日常生活中,人們傾向于認為女孩是文靜、溫柔、體貼的,她們比男孩更加細心,懂得關心他人的感受,更懂得如何進行自我照料。與此同時,人們對男孩的印象則往往是好動、不拘小節,對自己疏于照料的。自理能力的培養對男孩和女孩來說是同樣重要的。家長和教師應改變以往的觀念和態度,清楚地認識到培養幼兒自理能力的重要意義,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予其充分的個人時間,促進其自理能力的養成。
結? 語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養育是個緩慢且持續的過程,幼兒自理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力決定了幼兒獨立能力的養成需要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和家長應適當放手,給予孩子充足的空間,支持、鼓勵孩子的自理行為,激發幼兒生活自理的興趣,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從而不斷提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參考文獻]
王喜海,張露莎.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現狀、發展特點及培養建議[J].教育導刊(下半月),2020(08):53-58.
作者簡介:蘭生花(1962.7-),女,土族,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
廖燕燕(1992.1-),女,河南周口人,本科學歷,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