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改香 李亞梅 馮瑞芬 楊建萍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強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韓城市在設施蔬菜生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我們經過對生產現狀的調研分析,總結出該市設施蔬菜產業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對策。
關鍵詞:韓城市;設施蔬菜;現狀分析;對策
1 韓城市蔬菜產業現狀
韓城市是一個以煤炭、電力、化工為主的新興城市,也是一個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業經濟收入占主導地位的農業市。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強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該市在蔬菜生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一是蔬菜產業發展迅速,蔬菜總量大幅增長。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總產量逐年增加,截止到2021年韓城市的蔬菜種植面積達0.3萬hm2,總產量12萬t,分別比上年增加0.1萬hm2和5.8萬t,增長46.6%和52.8%。全市蔬菜人均占有量達280kg。蔬菜生產總收入1.62億元,蔬菜產值占農業總產值26.8%,蔬菜產業已成為韓城市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二是優質品種增加。各個主產區面向市場,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引進新品種,提高品質,滿足消費,名、優、特產品的占比增加;蔬菜生產逐漸按照精細模式發展,品種由過去的八大類、五十幾個品種增加到14大類、一百多個品種,蔬菜也由過去的“大老蔫”變為現在的“小細鮮”,本地的新鮮蔬菜已占到全市蔬菜需求量的75%以上。三是蔬菜生產逐步向規模化發展。近年來,大力促使蔬菜適度規模化、集約化、規范化發展,先后建成了千畝蓮菜生產基地、千畝大蔥生產基地、33.33hm2越夏蔬菜生產基地、53.33hm2加工蔬菜生產基地和20hm2的黃花菜生產基地。四是加快設施蔬菜產業的發展,新建塑料日光溫室86.67多hm2,發展塑料大中小棚蔬菜
1053.33多hm2,使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406.67hm2,年生產新鮮精細蔬菜8.5萬t。五是狠抓蔬菜示范基地建設。先后建成史帶村、夏陽村、南陳村、西范村、下甘谷、五星村等16個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示范基地面積達到253.33hm2,年均產量12000kg/667m2,均收入達到28000元/667m2。同時,示范基地的發展輻射帶動了周邊1000hm2蔬菜產業的發展。
韓城市的蔬菜產業發展,由市農業農村局的專業技術人員組織、培訓菜農,進行科學管理、精細生產,指導菜農應用標準化生產無公害蔬菜;同時引進、試驗并示范推廣了葉類、茄果、瓜類、豆類等新品種一百多種,設施大棚、兩網-膜覆蓋、泥炭育苗、嫁接換根、EM和AM等生物菌肥應用、無土栽培、電動卷簾機的應用、番茄多次連續摘心栽培等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技術得到大力推廣,蔬菜產業發展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韓城市的農業技術專家通過探索蔬菜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大力發展蔬菜加工業項目,進一步拓寬蔬菜銷售渠道,走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蔬菜發展模式。到2020年末,全市共引進發展了范村脫水蔬菜、金太陽、康康食品等六家蔬菜加工企業,年消化鮮菜10000t,加工產品500t左右,經濟效益2000萬元,脫水蔬菜和花椒芽菜、枸杞芽菜已成為該市蔬菜加工的主打品牌。
我們調研了新城五星村的蔬菜基地,該村靠近城市,海拔低,土層深厚土質良好,灌溉條件有利,交通便利,發展設施蔬菜具有相當的優勢。蔬菜產業是五星村的傳統產業,群眾科技意識和市場經濟意識強,加之有10多年的設施蔬菜種植經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生產技術,具有發展設施蔬菜的能力。近年來,各級政府組織先后通過加大資金扶持,示范引導農戶發展以日光大棚溫室為主的蔬菜保護栽培技術,菜農抓住產業結構和發展一村一品戰略調整的機遇,發揮資源和地域優勢,積極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全村建成塑料日光溫室120座,總面積達17.33hm2,年蔬菜總產量195萬kg,年增加農民收入400多萬元。
2 韓城市蔬菜生產現狀分析
2.1 韓城市政府重視和政策支持設施農業的發展
對于設施蔬菜示范園建設和設施蔬菜的發展,韓城市委、市政府積極貫徹陜西省設施蔬菜的發展意見,連續多年做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及積極措施,加大了資金投入的力度。韓城市對新建連片規模在6.67hm2以上的設施農業示范園,實行補助政策。
2.2 生產服務體系完善
經過幾年的發展,韓城市已形成了設施農業示范生產從種苗繁育、設施示范管護、設施農業生產示范、設施蔬菜品種布局、病蟲害防治等產業化服務體系。目前,該市設施農業服務中心專門負責設施農業示范、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引進試用和推廣、設施蔬菜生產技術問題的分析研究和培訓指導等服務工作,技術力量雄厚。設施蔬菜主產鄉鎮設有農技站,村上有設施農業示范協會,20多個設施蔬菜示范村配備了設施蔬菜示范技術輔導員,培養了設施蔬菜示范科技示范戶1500戶,培訓了500名設施蔬菜示范農民技術員。推廣隊伍也日趨壯大,生產服務和病蟲害防控體系健全,完善的服務體系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2.3 氣候等生產條件優越
韓城市生產蔬菜的地區自然、氣候、土壤等環境條件較好,該市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干、濕四季分明。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21.29千卡/cm2,年均日照時數2436.1h,年平均氣溫13.9℃,7月平均氣溫26.6℃,1月平均氣溫-1.5℃,極端氣溫最高42.6℃,最低-14.8℃,≥0℃的積溫5143℃,≥10℃的積溫4593℃,無霜期平均211d,年降雨量的568.6mm。該市光熱資源豐富、日平均氣溫差較大,并具有雨熱同季的特點,為蔬菜生長、營養物質積累和品質提高奠定了優越的氣候條件。韓城市成立了4個蔬菜專業合作社,建立了2個蔬菜生產技術培訓中心,農業科技力量雄厚,技術服務體系健全,為設施農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并且有培養技術操作骨干和技術人才的師資力量和設施。
2.4 技術支撐
韓城市設施農業服務中心負責全市的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和技術服務工作,該單位的技術人才拔尖,優選出2~3個設施蔬菜示范基地作為重心工作來抓,經常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指導咨詢,先后組織菜農引進應用穴盤基質育苗等先進技術12項,引進種植寶冠、金棚11號番茄等蔬菜新品種8個,對韓城設施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絕對性的技術支撐。
2.5 目標明確樹立典型
本著蔬菜生產建設必須“有規模、有檔次、有水平、有效益”的目標和“合理布局、穩定基地、配套設施齊全、技術管理規范的”原則,在韓城市建設一個具有省內較高水平的、本市最大的設施蔬菜標準化示范園,以此來規范當地蔬菜生產管理,服務當地蔬菜種植戶,滿足全市日益增長的蔬菜消費需求,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家級設施蔬菜示范園要求,為豐富市民的菜籃子、維護本市的社會穩定和安定團結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克服了菜農傳統蔬菜生產的費工、費時、費力、耗費能源、病蟲害嚴重和蔬菜產品質量差、生產效益低下等問題。
2.6 生態效益
韓城市設施蔬菜種植基本利用病蟲害環保型綜合防治無害化管理,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有效減輕了農藥、化肥對環境的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減少中毒事件的發生;通過推廣節本增效種植技術,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通過科學的灌溉技術,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主要是改善和保護了生態環境。
蔬菜屬速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凈化水源,又能綠化環境,凈化空氣。設施蔬菜生長期每天可吸收CO26.6kg/667m2,釋放O24.87kg/667m2,年平均設施蔬菜可比糧田多涵養水20m3/667m2,可減少泥沙流失3t。因此,設施蔬菜生產能起到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環境的作用,生態效益十非常顯著。
3 韓城市設施蔬菜產業的存在問題
雖然韓城設施蔬菜大棚數量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但依然是起步階段,要做大做強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一是人才制約,目前農村蔬菜種植以中年人為主,大部分文化程度較低,雖然參加農業農村局組織的技術培訓,但實際生產中也會面臨各種問題,對設施蔬菜產業缺乏高標準和高質量的管理,從而引起蔬菜產量和品質下降。二是缺乏品牌支撐,本市蔬菜雖然有自由品牌,但品牌知名度不高,與市場融合不佳,實際效益轉化不高。還有一些出現在市場上的新優品種,未及時去布局和打造,因盲目擴種、無科學栽培技術或無品牌支撐,最終失去競爭力而影響農民收入。三是軟硬設施制約生產進程,目前該市設施蔬菜生產的基礎設施存在設計不合理、老化等問題,影響了蔬菜生產的機械化進程,拉低了蔬菜產業化程度。四是現代化銷售渠道滯后,該市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尚不健全,菜農銷售渠道窄、環節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鏈之間嚴重割裂,滯銷直接導致菜農種菜的積極性。
4 對韓城市設施蔬菜產業發展及建議
為加快韓城市設施蔬菜的發展速度,打破制約設施農業發展的瓶頸,進一步推動現代設施蔬菜種植的優質高產,需要制定出相應的對策與措施。一是定位發展。按照本市生產蔬菜的資源、生態、交通基礎等優勢,就本地和周邊市場,要突出優質和特色,強化設施蔬菜生產,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蔬菜;立足精細、高檔、方便、即食、多樣等蔬菜產品加工,壯大龍頭企業,提高加工、貯藏和市場開拓能力,推進蔬菜產業快速發展。二是加大以節能、低碳、高效、簡易、實用為核心的生產技術攻關,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新能源。應用新材料、新結構的棚室,提高設施蔬菜標準,最大限度利用熱能。三是建立標準化蔬菜園,蔬菜基地建設向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四是強化科技支撐。加大科技培訓力度,盡力和農業院校和科研院聯合尋求技術保障,開發、引進、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蔬菜新品種,利用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新機械,提高農民收入。四是建立蔬菜物流體系。建設一套蔬菜物流配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蔬菜銷售體系,引進蔬菜物流企業,實現生產與流通有效對接,提高菜農收入。五是打造蔬菜品牌。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微信、抖音等各類媒介,廣泛宣傳本市的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蔬菜,提高知名度,全力打造韓城設施農業蔬菜自有品牌。
參考文獻
[1] 張馨宇,方偉,張偉春.彰武縣設施蔬菜產業發展SWOT分析[J].遼寧農業科學,2021(2):27-30.
[2] 袁金亮.陽曲縣設施蔬菜發展實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