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君 王貞剛 劉貴臣
摘要: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使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環境的能力不斷增強,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飛速發展的經濟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還有愈演愈烈的環境問題,造成生態環境陷入危機。目前,已經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自然正在以它獨有的方式宣泄著不滿。由此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而林業建設在這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業生態的恢復會對整個生態環境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采伐作業是森林管理的重要方式,在現代社會中可以提高生態保護效果,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基于此,本文對森林采伐作業給森林生態保護工作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夠為后續采伐作業的開展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森林采伐作業;生態保護;重要性;影響
在我國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現代化是指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不僅需要重視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需要創造精神財富來滿足人們逐漸提升的物質文化需求,創造優質生態產品,美化生態環境,為人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態環境。森林資源的保護是影響生態環境整體質量的關鍵因素,我國林業部門開始選擇各種措施加強林業生態保護效果,其中采伐作業是最為有效的一種形式。通過對林木進行適當采伐,可以淘汰劣質林木,優化森林內部的林木結構,提高森林資源整體質量,從而更好地對生態系統實施維護。作為林業部門需要形成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能夠正確認識森林采伐作業的必要性和功能作用,在生態保護工程的推進過程中對森林采伐措施進行改進和優化,以此加快森林系統的生態修復速度,提高采伐作業質量。
1 森林生態保護工作的必要性
森林與所在空間的非生物環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環,是地球上的基因庫、碳貯庫、蓄水庫和能源庫,對維系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人類需要保護森林。森林是我們人類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它不僅為我們提供木材和其他林、副產品。還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衛生保健、有利國防等作用,也是天然的基因庫。然而,森林正在遭受空前的災難,為了不讓人類的朋友消失,我們要保護好森林。
第一,加強森林保護力度。森林資源是我國重要的保護資源類型,是自然資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組成部分,森林資源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物質基礎,加快工業活動的發展速度,并且還可以保障自然環境的穩定性。我國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資源總量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屬于靠前的國家,然而由于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導致人均森林資源量下降,隨之森林資源的生態作用也出現了消減的問題。面對森林資源匱乏的問題,應當加強資源保護效果,然而由于森林失火、病蟲害等問題的屢次出現,給森林資源造成了大面積的破壞,需要對當前的保護方式進行改進。通過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才能夠避免病蟲害以及火災的發生,防止出現森林面積銳減的現象出現,為林業發展提供重不教,
第二,改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各種環境問題已經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自然正在以它獨有的方式宣泄著不滿,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威脅了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如火災頻發、暴雨、水土流失等,都損害了人們的利益。由此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也迫切需要解決,而林業建設在這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業生態的恢復會對整個生態環境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林業生態恢復能夠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提升森林資源的整體防護性能和抵御能力,使得生態系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只有生態環境問題得以解決,才能夠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型社會的建設速度。
2 森林采伐作業給森林生態造成的影響
采伐可以對森林實施有效管理,及時砍去存在病蟲害問題或者劣質的樹木,防止病蟲害擴散,提升樹木整體發展質量。合理采伐能夠使森林生態環境更加穩定,促使被破壞的森林進行自我修復,為林木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是促進林木健康發育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采伐過程中如果不合理會給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會給森林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制約,具體影響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 準備階段給森林生態保護帶來的影響
為了能夠讓采伐作業更加順利地進行,提升采伐的工作效率,需要在進行采伐作業之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例如修建林木資源運輸道路以及相關人員暫居住所,這樣才能夠保證采伐作業的有序推進,及時將采伐的樹木運輸出森林,避免林木的大量堆積。在修建這些建筑時會給土壤帶來不利影響,破壞土壤中的營養結構,會占據森林內部的部分林地,普遍來講占地面積較大。采伐作業的區域并不是集中的,會處于分散的狀態分布在森林內的各個地方,這就使得林地被進行了劃分,給更多的地方造成了損傷,從而弱化了林地對災害進行預防的功能水平,增加了林地受到災害侵襲的幾率。近年來我國正在開發邊遠地區的森林資源,并且由于森林資源總量持續減少,在準備階段所需要投入的工程量開始增加,這給森林生態保護帶來了不利影響。
2.2 采伐設計階段給森林生態保護帶來的影響
在設計采伐方案時需要結合森林資源的具體情況對森林內部對病木、枯木以及腐木進行清理,能夠讓林地內始終處于平衡的狀態,保護其他健康生長的樹木。但其實采伐作業仍然給林地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影響,這些樹木的采伐使得個別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出現了變化,讓森林內微生物的數量減少,甚至部分會趨近于滅絕,從而影響了其他動物或者植物的生存,給生態鏈的循環和穩定性造成了沖擊。生態系統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在進行采伐作業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生態系統的特點,缺失細節考慮,從而破壞了個別生物的棲息地,影響了生態系統的整體穩定運行。在進行采伐作業時需要按照相關部門所制定的標準進行采伐,但是由于采伐作業時所面對的樹木數量過多,會受到多種意外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將部分設計之外的優質林木砍伐掉,在減小林木密度的同時也使得大面積林地暴露,破壞了林地生態結構。
2.3 集材階段給森林生態保護帶來的影響
集材階段是指將采伐掉的樹木以某種方式運輸到指定區域,傳統的運輸方式工作效率較為低下,當前已經開始引入了各種機械設備,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運輸更多的樹木,但是機械設備在林地內的運行給土壤造成了不良影響。機械設備長期在林地內行走會破壞土壤的疏松結構,使得林木難以吸收充足的水分以及營養成分,導致林木的生長質量下降,不利于后續森林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被破壞的土壤結構在短時間內難以再次生長出林木,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恢復,所生長的植物多數為灌木類。如果在下雨天進行樹木運輸則會給運輸道路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會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影響土壤中 的營養成分水平,破壞森林生態環境。因此在進行木材收集的過程中應當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或者時間,保證收集效率能夠得到有效提高,使得運輸速率答復提升,減少給森林生態保護造成的影響。
2.4 采伐區域清理給森林生態保護帶來的影響
在采伐完畢后需要對采伐的區域進行清理,將剩余的廢物清除出林地內,避免這些廢棄物給生態保護工作帶來影響,保證森林內部的衛生水平,為林木的生長發育提供合適的生長環境。但是很多工作人員都并不重視采伐區域清理階段的意義,工作人員普遍綜合素養較低,導致在采伐作業結束后,采伐區域內出現了大量的剩余物。并且剩余物的堆數較多,大量的廢棄物堆積在森林內,占用了林木的生長空間,不僅會影響森林的環境水平,同時還會影響森林資源的整體質量。由于工作人員缺少良好的工作意識,沒有根據廢物的類型進行分類,使得各種廢棄物會給林地帶來污染,占據了領地,影響到林木幼苗的正常生長。在清理過程沒有采取有正確的手段或者方法,降低了清理效率,破壞了原有的土壤結構或者森林資源,使得清理效果大幅度降低,也增加了生態保護難度。
3 結語
近年來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使得資源枯竭、環境破壞的問題也愈發嚴重,給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制約了林業的健康發展。森林采伐是一種對森林實施管理的重要方式,通過合理的采伐能夠滿足市場上對于林木資源的需求,保證森林內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但是在森林采伐過程中由于沒有嚴格落實相關制度和要求,使得采伐工作給森林生態造成了嚴重不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準備階段、設計階段、集材階段以及清理階段,會由于多種原因給林地造成破壞,從而給整體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為了避免森林生態環境被破壞,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生態保護措施,相關部門需要制定完善的機構組織體系,構建完善的法律制度內容,對采伐作業進行管理和監督,使采伐作業變得更加合理。重視采伐作業的各個階段,盡量避免出現林木資源的浪費現象,并對采伐之后剩下來的林木進行保護,保證森林內部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功能性。
參考文獻
[1] 鄭容坤.論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生態文明建設——以福建省為研究對象[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1(2):62-69.
[2] 周長軍.淺談森林采伐作業對森林生態保護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9):136,138.
[3] 王麗萍.以森林植被重建引領黃河中游地區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以山西省為例[J].防護林科技,2020(4):42-43,71.
[4] 張霞.加強林業生態建設促進林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J].南方農業,2020,14(2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