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慧 張秀華*
(東北大學 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切換模糊系統是一類重要的混雜系統,它是將模糊系統和切換系統結合起來的控制系統。
目前,對切換模糊系統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如文獻[1]探討了切換線性系統的H∞控制、切換時滯系統的H∞控制以及參數不確定性切換系統的魯棒H∞控制等[1]。文獻[2]探討了線性切換系統的H∞可靠魯棒反饋鎮定問題[2]。文獻[3]研究了不確定時滯非線性混沌的魯棒容錯控制問題[3]。文獻[4]研究了具有松弛條件的一類切換模糊系統的穩定性[4]。文獻[5]針對一類基于T-S模型的時滯切換模糊系統,進行了此系統的系統穩定性分析與魯棒控制問題的研究[5]。文獻[6]研究了一類具有參數不確定的模糊脈沖切換系統在任意的切換下的H∞控制問題[6]。文獻[7]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對一類基于網絡的切換模糊系統的鎮定問題和H∞控制問題進行了研究[7]。
本文用T-S 模糊模型,研究了一類帶有非線性、不確定項和時滯的切換模糊系統的魯棒容錯控制問題[8]。
原文中對偷雞的描寫用了“go late”“raise coop and all”,給人一種教人們步驟方法去偷雞的滑稽感,我們發現,譯文用“深夜里去掏雞籠”則從情景渲染的角度表現其大大方方地描述如何偷偷摸摸地做壞事?!疤汀边@個動作在漢語中也多用于貶義,比如看到別人錢包被偷了,我們會說“你的錢包被人掏了”。因此,這個詞用得十分傳神和恰到好處,這就是表象(教授養雞秘訣)與內涵(諷刺偷雞的敗壞行為)的矛盾沖突,也是要達到反諷修辭的必然要求,譯文在這里就做到了修辭效果的對等。
考慮如下切換模糊系統:
其中,x(t)∈Rn為狀態變量;M1σ1…,M1σp代表第σ 個切換子系統中的模糊集;RIσ代表第σ 個切換子系統中的第l 條模糊規則;uσ(t)代表第σ 個切換子系統的輸入量;fσ是非線性函數;Aσ1,Bσ1,Cσ1及Dσ1是第σ 個切換子系統中的具有適當維數的已知常數矩陣[11];ΔAσ1是矩陣函數,代表第σ 個切換子系統中時變不確定參數;d>0 是時滯常數[9]。這里的切換信號σ=i=σ(x(t))(i=1,2,…,Ni)。
第五,每篇開場白中都有一定數量的話題與己方措施的不足之處相關,目的在于預測反方將要反駁的論點并進行要點性的與反駁。Yoni Cohen-Idov用一個話題說明監控錄像有協助抓捕罪犯的功能,但是,他又通過另外三個話題說明既然監控錄像有這種功能的話,政府可以允許店鋪或財產持有人監控自己的財產。而允許財產持有人運用錄像監控的前提條件是錄像資料只能用于追蹤犯罪記錄。Yoni Cohen-Idov還用另外一個話題說明每個國家都有可能爆發暴力沖突,錄像監控有防止暴亂和抓捕暴亂分子的功能,但是,他又同時說明這樣的功能有限而且是缺乏合理性的。
對于第i 個切換子系統:

其中,Eil和Dil是具有適當維數的已知常數實矩陣;Mil是未知時變矩陣,且滿足

引理1[10]給定適當維數的常值矩陣X 和Y,則對于任意的常數ε>0,有如下的不等式成立:
“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問題也可以類似的思路看待。如果我們承認人工智能的“近人”性,并因此將其納入“人”的視角而觀照之,那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問題也可以理解為:人工智能在本質上具有法律人格,只不過到“類人”階段,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才表現得難以否認或接近完全,在此之前,其法律人格則較少體現出來或需受限制—在某種程度上,這和未成年人的法律人格問題有相似之處?!叭斯ぶ悄艿姆扇烁瘛眴栴}的新穎性,只在于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表現存在明顯的階段性差異—特別是在“類人”階段之前被掩蓋在了工具性之下;而人工智能本質上的有無,在人工智能的“近人性”中其實已被決定。



其中綜上可得V(x)<0,因此系統(2)是漸近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