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俊 張云龍
(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河北 保定 071000)
1.1 綜合管廊的定義。綜合管廊在現代城市比較常見,主要是地下管道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管道的走廊,為管道的合理布設和規劃打下了基堅實的基礎。在綜合管廊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是將電力行業、熱力行業、燃氣行業的管道埋設在一起,在城市創造一個獨立的開建,實現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使用和高效管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重視設置統一的檢修口,使綜合管廊的監測體系,能夠進一步優化,實現統一的管理和規劃控制。
1.2 綜合管廊的類型。在實踐中,依照管線的區別,綜合管廊在性質和結構方面可以分為干線綜合管廊、支線綜合管廊和纜線綜合管廊三種。
1.2.1 干線綜合管廊。干線綜合管廊主要布設于道路中央或機動車道中央下方,為各行業輸送線路,實現快速服務,提供方便。干線綜合管廊設計過程中包含了多個管理部門,特殊情況下,還將排水管線設置在綜合管廊當中。在實際應用時可以為超高壓變電站輸送線路進行優化,將電能輸送到1、2 級變電站。在管理過程中需要重視加強管理系統的優化,在信號輸出輸入時進行合理匹配,以管線斷面對輸出口進行確認,設置不同的形狀。在綜合管廊設計方面,需要重視加強照明和通風,以符合其工作性質和要求。
1.2.2 支線綜合管廊。這些綜合管廊主要作用在于配合干線綜合管廊,為各用戶服務匹配用戶的需求。在設置過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地對收容處的管線進行設置,與管線功能相結合進行規劃和空間分配。支線綜合管廊在斷面設計方面多為矩形形狀,較為固定。在綜合管廊內部,需要重視對管道系統的優化,實現通風設備的合理運作。
1.2.3 纜線綜合管廊。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電力通訊等各個行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纜線的使用,而對纜線進行處理時需要做好預埋管道的設計工作。這種管廊被稱作是纜線綜合管廊,這種纜線綜合管廊往往埋深較淺,主要布設于人行道的下方,常見的斷面形式為矩形斷面。
某城市是我國第2 批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綜合管廊的建設使城市的市政道路綜合化水平逐步提高,綜合管廊的陸續完工也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促進了城市建設的有效進行。在城市綜合管廊建設過程中,綜合管廊的走向、橫斷面的尺寸、縱斷面的高程以及各種附屬設施等信息,都是后續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點。該城市在綜合管廊建設方面主要分成干線綜合管廊、直線綜合管廊,另外在管廊的斷面形式方面分為馬蹄形、矩形、圓形等。
依照該城市道路管線布設的具體特點可以發現城市綜合管廊主要在中山大道、麒麟大道等主干道上布設。這些干道上布設的主要為a 型干線綜合管廊,另外在各片區還設置了大量b 型c 型支線綜合管廊,共同構建了該區的綜合管廊。其中主要以a 型干線綜合管廊和b 型支線綜合管廊為基礎,構建雙層體系,a 型綜合管廊內倉當中設置了寬闊的斷面,可行檢修車輛,而b 型支線管廊內部相對較為緊湊,可以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檢修。在結構設計特點方面,每隔百米均設置了檢修口、通風口、涂料口等,以方便綜合管廊的管理和有效的運營控制。

圖1 綜合管廊交叉節點示意圖
3.1 前期準備。除前期需要準備必要的儀器校正系統外,綜合分析勘測中山大道、麒麟大道等綜合管廊的具體情況,選取約2 公里的區域,能夠將綜合管廊構造的特點準確地反映出來,以此為基礎進行相應的研究,以便后續逐步擴展到所有綜合管廊當中[1]。
3.2 外業數據采集。在外業數據采集過程中主要包含了入廊管線的具體走勢,管廊當中各線路的基本屬性,對管廊外部輪廓橫斷剖面尺寸、縱斷面高程等相關數據進行有效采集,并且對綜合管廊的附屬設施進行具體分析。綜合管廊內部測量內容。以通風口、涂料口為例,在信息采集方面首先需要采集綜合管廊的輪廓,包括防火墻的具體位置、內部輪廓線的具體情況、內頂高程、內底高程等,另外還有管廊上部的地面高程信息。其次,電信電力的一些軟件信息所涉及的管斷面尺寸、走勢情況、管徑和線路的數量。第三為天然氣、給水等單一管道的信息,主要是三通的位置、閥門的具體情況、管頂的高層走勢和具體的環境。最后為涂料口、通風口、檢修口的基本信息。如位置、尺寸等,另外還需要積極檢查各種支架的離地高度,離頂高度等。
3.3 測量方法。在測量過程中,使用全站儀及坐標法順著線路測量布設的情況,在測量管廊的內頂高程和內底高程時,需要對管廊中心位置進行確認,以此為基礎展開后續測量工作。如果沒有地面起伏或者拐角,每間隔50 米監測一次內頂、內底高程,每100 米左右對支架的間距進行核查。另外還需要依照測量要求逐次采集入廊管線,在測量過程中盡量連排測量,保證數據的整齊美觀,使條理更為清晰,避免內業編輯操作過程中出現困難。對于給水管道,涉及到三通、閥門等各種結構,在測量的過程中需要標記相應的位置,并且通過三個不同對應桿高來區分,減少外業調繪的時間[2]。
將獲得的外業測量管線數據導入到后臺的數據庫當中,將控制點高程坐標等信息錄入其中,并且自動進行計算,生成相應的坐標文件,通過三維軟件來編輯成圖。
4.1 圖形繪制。在圖形測繪的過程中,通常使用先整體、后局部的方式完成圖形的測繪,依照管廊輪廓、管廊的附屬物以及管廊的線路順序逐一出圖,并且將獲得的外業實測數據,錄入到圖形當中,使各要素信息能夠更為完善。比如說管徑信息、材質信息、斷面尺寸信息等,另外還需要注意對各種備注材料進行一一對應,在綜合管廊附屬設備上需要標注封料等信息。
4.2 圖面整理。在圖形整理方面需要分析填入的屬性是否有誤,如果沒有問題還需要注意進行分析,了解點號的具體情況以及分支處理情況。對壓蓋等影響圖面美觀方面的問題進行有效處理,使圖面更為美觀整潔。
4.3 數據監理。在數據監測方面需要分析圖面的檢測結果,了解圖形的具體情況,包含弧線、重復對象、孤點等的檢查,還要判斷必要屬性是否正確,高程是否出現異常。對于一些數據不符合入庫要求的問題,需要及時進行處理,便于后期成果圖的無縫對接[3]。
4.4 縱斷面繪制。在繪制縱斷面的過程中,依照外業采集的具體要求合理地進行高程繪制,依照管廊中心線的各點位距離生成相應的數據,根據道路縱橫段構建軟件,將這些數據導入生成縱斷面,并且對生成的縱斷面進行處理,采取一些必要的處理方式錄入相應的信息,使獲得的縱斷面和橫斷面曲線更為完整、貼切[4]。綜合管廊三維結構圖如圖2,圖3,圖4。

圖2 標準段三維實體圖

圖3 通風口三維實體圖

圖4 引出口三維實體圖
4.5 橫斷面繪制。在繪制橫斷面的過程中,根據外業數據采集到的各種不同斷面尺寸,在eps 成果圖上逐步進行編號,使用AutoCAD 等軟件將斷面繪制出來,并且以每一編號對應斷面來完成具體的繪制工作。
4.6 成果表輸出。最后輸出成果表,在輸出成果表的過程中,需要具體將坐標點號等體現出來,并且將一些基本屬性填入到表中。
具體分析內外業的成果,并且逐步核對數據,將已完成的管廊綜合成果圖與數據庫當中的數據進行對比,使成果圖與數據無縫對接。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分析允許范圍內的誤差,并且綜合進行取舍,以構建完善的管廊成果表[5]。
伴隨當前綜合管廊建設的逐步展開,竣工驗收工作也隨之而來,當前國內沒有明確對綜合管廊竣工測量規范,在實踐當中需要重視加強規范化的管理,以竣工測量展開前的數據為基礎,逐步構建可參考的一體化竣工測量流程,綜合分析管廊的數據,加強管理。綜合管廊是后期市政管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需要逐步加強管廊管理的規范化,減少不同權屬單位在管廊使用方面的沖突,提升管廊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