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摘要:幼兒園是幼兒們的一個重要的人生啟蒙階段,需要家庭和幼兒園協力共同為幼兒搭建一個氛圍良好的成長環境。幼兒園是幼兒們成長的重要場所,所以,家園共育的工作必須立刻被提上日程。幼兒園與家庭需密切合作,為幼兒的成長、發展共謀良策。然而,傳統的幼兒園與家庭的家園共育工作效果不是很好,在此基礎上,本文闡述了如何在原有的家園交流方式上構建新穎的渠道以便更好地開展新模式下的家園共育工作。
關鍵詞:家庭;幼兒園;新模式;家園共育;交流
所謂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幼兒的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有效開展家園共育工作不僅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而且通過家園的雙向互動,也有利于探索和總結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傳統的家園共育活動
傳統的家園活動有家長座談會、幼兒園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等,這些活動家長都愿意積極參與。可是這是否就是良好的家園互動了呢?如果說不是,絕大多數教師一定會覺得工作成績不被認同,可如果說是,教師又會覺得活動的創新方面不夠。再加上由于家長們分別從事著不同的工作,按照傳統的家長會模式,很難在一學期內實現多次的家校聯系。甚至在部分家長會中,家長難以悉數到場,甚至安排其他親戚代替,這些都制約著家長會的整體成效。而且,召開次數或者頻率相對比較低的家長會,很難真正發揮到家園共育的科學作用。
另一方面,幼兒園向家長提供的一些參與活動比較麻煩,不易被家長采納,且將一些親子活動或者各種小任務布置給家長,讓家長牽頭完成工作。這對大部分不僅要辛苦完成自己社會上工作的家長來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往往達到的效果不如預期的好。所以基于傳統的家園共育活動上,我們必須構建新穎家園交流渠道。
二、構建新穎家園交流渠道
轉變觀念,打破傳統思維。家園共育的工作要打破家園合作中教師、家長地位不對等的傳統思維的束縛,實現教師與家長之間實現平等對話。
教師可以給家長提供活動方案,分批次分活動分時間將各位家長靈活組隊參與各種活動,效果會事半功倍;可以改變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引導家長形成科學的育兒理念,鼓勵家長按照自己的時間靈活的參與到家園共育中來。例如教師可以依托于幼教365平臺來積極與家長進行家園互動,如:家長根據幸福七日主題親子陪伴活動每天陪伴孩子參與并上傳親子活動的照片或者分享育兒經,教師也能夠在365平臺中發布近期幼兒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平臺來記錄孩子們的成長經歷。幼兒園也可以著重拓展家長會的形式以及內涵,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園內活動以及系列文化活動,鼓勵和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參與方式,能夠有效規避家長會形式的局限性,更有助于家園共育的深入發展。
英國兒童發展協會主張在幼兒園與幼兒家庭之間建立起建設性的聯系,家長可以從中受到啟發,整合自己的資源,從而走進幼兒園教學之中。很多家長有著各型各色的職業,讓他們參與到幼兒園活動中,可以幫助拓寬幼兒的認知領域。如:定期舉辦家長分享活動,讓家長扮演教師的角色,來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節節生動的“社會課”。有的孩子的家長是警察,可以教會孩子們一些日常安全知識和求助的技巧,幫助幼兒樹立起正確安全觀念和掌握自我保護方法;有的家長是醫生,可以教助孩子受傷了該怎么辦;有的孩子的家長是科技館工作人員,那么幼兒園可以將科技館作為實踐活動的主要場所,一邊帶領幼兒進行游覽,一邊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實踐證明,在家園共育的實踐過程中,家長帶來的隱性資源始終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三、完善家園共育新模式
著名幼教專家方明老師說過:“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就如一車兩輪,必須同方向、同步調前進,才能促進幼兒健康發展。”在家園共育中,我們充分發揮家園兩種教育的優勢,做好家長工作,利用家教的便利之處,取得好成果。
為了更好的提升幼兒的素養,為了全方位推動幼兒的成長,同時卓有成效的拓展幼兒的整體認知,家庭方和幼兒園方必須在前期努力的基礎下完善該家園共育的新模式,精益求精,不可怯困難、畏挫折。幼兒園方需每學期制定出一份詳細的活動計劃且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以防計劃生變時做出應對之策,家長需在確保自己有時間有精力且可以整合自己的資源的情況下協助幼兒園完成家園共育的活動。實現教育目標,提高幼兒素質,為了孩子的健康的成長,希望幼兒園的老師們認真做好家園共育工作,也希望廣大家長能夠積極配合,和幼兒園一起共同為“孩子的一生幸福做準備”!
參考文獻:
[1] 代曲吉.新形勢下對家園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中國高新區,2018(07):122.
[2] 周若冰.家園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5(10):62-64.
[3] 周冰.打造多元互動的家園共育新模式[N]. 中國教育報,2014-07-13(002).
[4] 杜瀅.基于美國《家庭與學校合作國家標準》的家園共育行動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5] 張愛蓮.治理視角下家園深度共育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21(06):89-91+17.
[6] 王文麗.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J].文學教育(上),2020(07):152-153.
[7] 張慧.基于家園共育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策略研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06):143-144.
[8] 蔣亞娟.幼兒安全教育過程中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20):62-65.
[9] 吳堅.開展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的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09.
[10] 陳祿蓮.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積極互動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