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朝軍 滕林娟 雷敏娟 周艦 王恒 楊全柳 孫小成
摘要:[目的]通過對自育烤煙新品種(系)在永州煙區的試驗比較,初步篩選出優良烤煙品種(系),為烤煙新品種應用于生產提供科學依據。[方法]對V1(MsG28×云煙99)、V2(MSK32×畢納一號)、V3(MsK326×韶煙一號)、V4(MS云煙87×南江三號)、V5(MSK326×云煙99)和云煙87(對照)6個烤煙品種進行區域試驗,綜合分析各品種的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煙葉經濟性狀等。[結果]V3農藝性狀協調性第一,葉數、單葉重、折合畝產、畝產值、均價、上等煙率均最高。V4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率均排第二。V5與云煙87接近,V2葉面積最大,葉闊大,莖稈粗壯,株形中等,田間長勢中等,但葉片數較少,偏薄,協調性較差。V1農藝性狀協調性差,前期長勢較弱,補苗率高,畝產量較低。[結論]綜合各項指標,建議V3、V4品系進一步生產示范。
關鍵詞:烤煙;品種;區域試驗;農藝性狀;經濟性狀
煙草適應性強,但不同的生態環境條件對煙葉的產量與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1]。不同的品種適應區域也存在著差異,有的適應性較廣,有的則較窄。因此,為了實現烤煙品種合理種植,將品種特性與區域條件相結合,讓良種的增產、增效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就需要通過品種(系)對比試驗,篩選出最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優良品種[3]。本研究通過考查6個烤煙品種(系)在栽培、烘烤等方面的特征特性和適應性,以便客觀評價其推廣利用價值。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在永州市零陵區煙葉生產試驗田,水稻為前茬,試驗地土壤肥力中等,光照良好,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試驗地基礎肥力:有機質16.12g/kg,pH6.8,堿解氮125.0mg/kg,有效磷6.1mg/kg,速效鉀84.0mg/kg。鋅1.44mg/kg,銅1.41mg·kg,錳60.6mg/kg,鐵16.8mg/kg,硼0.11mg/kg,鉬0.29mg/kg。
1.2 參試品種
V1:MsG28×云煙99;V2:MSK32×畢納一號;V3:MsK326×韶煙一號;V4:MS云煙87×南江三號;V5:MSK326×云煙99;云煙87:CK。所有種子均由永州煙葉生產技術中心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共18個小區:每小區種煙60株,行株距1.2m×0.5m,高壟單行種植。設保護行3行。播種后開始記載煙株生育期、生物學性狀,采收、烘烤后統計分析不同品種的經濟性狀。
1.4 田間管理
參試品種播種時間2018年12月28日,均采用漂浮育苗方式;出苗日期:2019年2月3日,剪葉2次;移栽日期:2019年3月29日,各處理選取生長基本一致的煙苗進行移栽。畝施純氮9.5kg,N∶P2O5∶K2O=1∶1 ∶2.5,采用“101”施肥法,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永州市2019年煙葉生產技術方案》進行,各處理其他管理均一致。
1.5 觀察記載內容及方法
煙株的植物學性狀和農藝性狀記載參考《品種試驗調查標準》進行。
1.5.1 生育期
分階段記錄生育期。
1.5.2 農藝性狀
每小區隨機抽取10株調查和記錄。包括株型、葉形、株高、莖圍、節距、有效葉片數、莖葉角度、腰葉的長和寬,計算單葉面積。
單葉葉面積(cm2)-0.6345×(葉長cm×葉寬cm)[4]
1.5.3 植物學性狀
記錄煙株葉形、株型,田間整齊度、葉色、主脈粗細、莖葉角度,成熟特性,苗期、栽后 25 d、栽后 50 d生長勢。
1.5.4 抗性
觀察苗期主要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發病情況。調查大田期主要病害,如花葉病、黑脛病、青枯病、赤星病等的發病率。
1.5.5 經濟性狀
參試品種按小區單獨采收、烘烤,記錄各處理經濟性狀,單葉種采用隨機抽取各部位葉片 100 片測定。根據 GB2635-1992《烤煙》標準要求,調查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并折合成畝產(不計價外補貼)。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烤煙品種生育期
表1為各烤煙品種生育期記載情況,由表1可以看出,各品種之間出苗期基本一致,由于播種至出苗期溫度較低,為5-10℃,V1出苗期延后5 d;各品種團棵期集中在5月3-6日,大田生育期在104-105d。
2.2 各烤煙品種的植物學性狀
表2為各烤煙品種的植物學性狀情況,由表2可以看出,6個烤煙品種的株形都表現為筒形,葉形都表現為長橢圓形,葉色V1、V2、V3、V4、V5都表現為綠色,云煙87為淺綠色;6個品種田間整齊度均比較一致,莖葉角度、主脈粗細都表現為中等。比較各品種生長勢發現,V1苗期較弱,其余品種苗期生長勢均中等;栽后25天,V2與V3生長勢表現為強;栽后50天,V2、V3與V4生長勢均表現為強,V1、V5與云煙87表現為中。
2.3 各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表3為各烤煙品種農藝性狀情況,由表3可以看出,V2株高最高,達109.20cm,V5株高最低,為99.37cm;經多重比較顯示,V2株高顯著高于V1、V3、V4、V5、云煙87。V3莖圍最大,達9.27cm,其次為V2,莖圍9.20cm,V2與V3之間莖圍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V1、V4、V5、云煙87。V3葉片數最多,達到13.10片,其次為云煙87、V1,顯著高于V2、V/4。V4腰葉長最長,達74.37cm,與V2、V3腰葉長無顯著差異,顯著高于V1、V5、云煙87。V2腰葉寬最寬,為22.87cm,與V3、V4腰葉寬無顯著差異,極顯著高于V1,顯著高于云煙87。V2葉面積大,為1 075.27cm2,顯著高于V1、V3、V5、云煙87,而與V4葉面積無顯著性差異。
2.4 各品種抗逆性
今年所有品種未見發病。
2.5 各品種經濟性狀
2.5.1 各品種煙葉產量
折合畝產(1 100株)以V3為最高,169.09kg,其次為V2,畝產量為168.549kg,其他依次為:V4(165.49kg)>云煙87(160.23kg)>V5(157.12kg)>V1(151.13kg)。多重比較顯示,V2、V3、V4、V5、云煙87產量之間無顯著差異,均顯著高于V1。
2.5.2 各品種的產值
V3畝產值最高,達5 742.86元/667m2,其次為V4,畝產值為5 399.39元/667m2,其余品種V2
(5 385.4元/667m2)>云煙87(5 182.37元/667m2)>V5(5 047.22元/667m2)>V1(4 863.87元/667m2)。其中V3畝產值顯著高于V1、V2、V4、V5、云煙87、V2與V4畝產值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2.5.3 各品種的均價
均價以V3最高,33.96元/kg,其次為V4 32.63元/kg,云煙87為32.34元/kg,V1為32.18元/kg,V5、V2分別為32.12元/kg、31.95元/kg。經多重比較,V3均價顯著高于V1、V2、V5、云煙87;V4均價顯著高于V1、V2與V5。
2.5.4 上等煙、中上等煙比例
表4結果顯示,中上等煙比例依次為V3>V4>云煙87>V1>V2>V5。V3單葉重最大(9.6g)顯著高于其他各品種,其次為V2(8.9g)顯著高于V1、V4、V5、云煙87。
2.5.5 各品種烤煙原煙外觀質量
根據表5結果,V3、V4中部與上部烤煙質量較好。V1、V5與云煙87接近,V2外觀質量最差。
2.5.6 各品種性狀綜合分析
各烤煙品種(系)性狀綜合分析,各指標值無量綱化處理后(表6)繪制雷達圖見圖1。綜合各項指標來看,建議V3、V4繼續參試。
3 結論
烤煙烘烤特性與風格特色是以烤煙農藝性狀的形成為基本保障的,經濟效益則是煙農種植烤煙的一大動力。2019年永州煙區在移栽后至盛花期遇到長時間雨水天氣,濕度大,田間持水量大,光照不足,對于煙葉的成熟落黃與及時采收烘烤,煙葉的產量與質量都產生不利影響[5]。根據2019年供試品種的試驗結果來看,苗期生長勢除了V1均表現較強,移栽后25d生長勢最強的品種為V3,其次為V2,栽后50d生長勢V2、V3表現為強。V3農藝性狀協調性第一,葉數、單葉重、折合畝產、畝產值、均價、上等煙率均最高。V4從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均排第二。V2葉面積最大,葉闊大,莖稈粗壯,株形中等,田間長勢中等,但葉片數較少,協調性較差。V5與云煙87接近,V1農藝性狀協調性差,前期長勢較弱,補苗率高,畝產量較低。綜合各項指標,建議V3、V4繼續參試。V1、V2產量、產值、均價、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等各項指標表現較差,株高最低、建議淘汰。
參考文獻
[1] 陸永恒.生態條件對煙葉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07,28(3):43-46.
[2] 王維.烤煙品種的生態適應性研究進展[J].作物研究,2012,26(S1):142-146.
[3] 蔡毅,楊洋,程智敏,等.云煙116在宜賓煙區的生態適應性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20(11):15-18.
[4] 袁衛瑜,李軍營,馬二登,等.清香型煙葉不同生態產區烤煙大田生長時間及構成因素的比較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4,27(2):835-841.
[5] 王定斌,潘和平,劉祥坤,等.不同烤煙新品系在黃平煙區的生態區適應性[J].貴州農業科學,2020,48(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