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興文 張慎鳳 魏永俠
摘要:本文從馬鈴薯種植生產規模、生產種植模式與市場銷售等方面,對滕州馬鈴薯的生產現狀進行了簡單分析,探討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完善組織形式促進馬鈴薯產業規模化經營、延長產業鏈,促進馬鈴薯產業縱深發展,基于良種繁育體系控制馬鈴薯生產成本,加強馬鈴薯病害的綜合防治,全面建設高素質農業科技推廣隊伍等措施促進馬鈴薯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滕州馬鈴薯;規模化;產業鏈;病害防治
馬鈴薯是滕州的主要農作物,種植規模巨大,同時具有產量高、質量好等優良特性,在全國范圍內都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對滕州馬鈴薯生產的現狀及問題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采取有效對策和措施加以應對、改善和解決,為滕州馬鈴薯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支持。
1 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現狀分析
滕州市土壤類型主要為河潮土與褐土,具有涂層土壤結構好、土質疏松、透氣性好等特性,堿解氮與速效鉀含量豐富,耕作層深厚,養分含量高,四季分明且光熱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農業氣候條件較為優越,十分適合種植馬鈴薯。滕州市馬鈴薯品種主要為費烏瑞它系列,生產出的馬鈴薯為長橢圓形,薯塊芽眼較淺,表皮光滑,黃皮黃肉,營養物質豐富,藥用價值良好,適宜鮮食菜用,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青睞。春秋兩季馬鈴薯60萬畝,是全國最大的馬鈴薯二季作產區,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目前馬鈴薯的種植面積和產量處于穩步增長的階段,總面積已經將近65萬畝,產量超過了100萬噸,約占全省種植面積的1/4,產量的1/3。其中尤以大塢恒裕食品和東郭其祥專業合作社等種植基地的種植面積為最大,均接近1 000畝的種植面積,可謂是當地馬鈴薯生產的中流砥柱。
在馬鈴薯長期種植生產過程中,滕州市逐步形成了適合當地實際的馬鈴薯生產種植模式,如地膜覆蓋、雙膜拱棚、三膜拱棚、冬暖大棚等不同的栽培方式均得到了廣泛應用,能夠滿足不同時期的市場需求,進而始終保持良好的種植經濟效益。同時,生產種植中積極探索和研究間套栽培模式,通過“兩薯一糧”“兩薯一菜”“兩薯一油”“薯油菜”等不同的馬鈴薯間套栽培模式實現了馬鈴薯生產的多樣化發展,有效保障了種植經濟效益。滕州市馬鈴薯生產從栽培技術層面加強研究、推廣和應用,積極推廣包括春薯催芽、脫毒快繁、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技術,加大推廣力度,重視技術培訓,確保先進種植生產技術能夠成為進一步助推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關鍵[1]。
滕州市在和馬鈴薯生產配套的市場銷售體系方面也發展得較為良好,下手渠道多,形成了以當地蔬菜果品批發市場為龍頭,以專業批發市場、產地批發市場為依托,以季節性臨時批發市場為補充的市場體系。結合先進的物流技術與信息技術,滕州馬鈴薯的生產與銷售已然實現一體化,從根本上保障了廣大種植戶的經濟效益。而且滕州市農民還自發建設恒溫庫多達40余座,進一步提高了馬鈴薯貯藏保鮮價值,而“市場+運銷隊伍+基地”的產業鏈條,則在信息化時代為滕州馬鈴薯的全國乃至全球化銷售提供了基礎支撐,形成了良好的品牌。
2? 滕州市馬鈴薯生產存在的問題
2.1 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不高
滕州市馬鈴薯生產雖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景象,但依舊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產業化水平不高是其中的重要問題。滕州市種植條件良好,十分適合種植馬鈴薯,但并非所有地區的種植效益都一樣好,主產區種植效益好的客觀現實不容忽視,同時伴隨著土地租金高、土地流轉困難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馬鈴薯產業發展。種植生產依舊以分散式家庭經營為主,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并不高。雖然目前滕州市致力于為廣大農戶提供專業化服務,依托農業合作社等組織推動馬鈴薯種植產業化發展,但尚需要長期探索方能實現。
2.2 產業鏈短且產品附加值難以顯著提升
目前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的重心體現在種植層面,積極發展種植新模式,大力研發和推廣先進種植技術,從源頭實現了馬鈴薯質量和產量的同步提升。同時滕州市馬鈴薯市場銷售體系較為完整,銷售渠道多,為馬鈴薯生產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基礎保障。但從整個產業來看,當前產業鏈較短,大力推廣的費烏瑞它系列商品薯更加適合鮮食,并不適合深加工,相應的深加工產業鏈并不成熟,導致馬鈴薯生產的產品附加值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當前滕州市馬鈴薯產品深加工企業較少,而且規模不大、技術水平低,難以為地方馬鈴薯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再加上政府、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所起的作用主要體現于銷售層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滕州馬鈴薯高端產品深加工產業的發展[2]。
2.3 生產成本逐年提升
為了保障馬鈴薯產業的長效發展,滕州市馬鈴薯生產過程中高度重視產量與質量的同步提升,并在種子、化肥、農藥、種植技術等方面投入了大量成本,生產成本不斷提升。不可否認,這為馬鈴薯價格以及產量的增長提供了支持,但是兩者的增長幅度與生產成本的增長幅度相比有不小差距,致使生產效益逐步降低。目前生產成本集中于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租賃作業、人工管理等方面,究其原因是因為規模化生產體系尚未成形,個體農戶小規模采購和生產的成本較高,同時難以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人工成本始終無法得到有效降低,最終導致馬鈴薯生產的成本投入與經濟產出無法成正比,影響薯農的積極性,同時阻礙產業良好發展。
2.4 連續種植導致馬鈴薯病害嚴重
滕州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馬鈴薯,加上部分地區春秋兩季,有些地塊連續重茬60多茬,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酸堿度失衡,且出現了土傳病害。農戶雖然有倒茬意識,但由于秋季馬鈴薯投入低效益高,輪茬種大蔥等其他作物生產投入高,農戶只算當年成本,不看長遠利益。因此連續種植馬鈴薯導致部分地塊病害嚴重,還與薯農早期操作上的失誤有關。馬鈴薯種植上炕期間氣溫低導致薯塊受凍害,拌種不合理造成藥害,這些都容易造成馬鈴薯出現死棵現象[3]。種植戶提前切塊,爛炕導致的交叉感染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加上田間濕度過大、溫度適宜病原菌萌發、薯糧薯耕作制度有利于病原菌轉移繁殖、防治不及時等原因,更進一步加劇了馬鈴薯病害。
2.5 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缺乏
雖然從整體上看,滕州馬鈴薯種植規模已經巨大,生產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和國外先進地區相比,滕州馬鈴薯種植依舊呈現出規模化不足、機械化水平低、科技轉化率低等問題,有待進一步提升。而廣大薯農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在馬鈴薯種植生產中主要是依靠傳統耕作經驗種植,對科學知識、先進技術了解和掌握不足,同時市場意識淡薄,薯農的技術水平不能滿足滕州市馬鈴薯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需求,需要依托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支持開展相應工作。目前滕州馬鈴薯產業農業推廣人員較少,而且整體素養參差不齊,難以為馬鈴薯產業化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3 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發展建議
3.1 完善組織形式并促進馬鈴薯產業規模化經營
針對目前滕州市馬鈴薯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較低的客觀情況,應當充分發揮相關組織的引導、規范作用,通過完善組織形式促進馬鈴薯產業規模化經營。在此過程中,政府必須充分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對生產合作社等組織的作用進行深度挖掘和全面發揮,為廣大農民提供專業服務。這意味著政府應當以滕州馬鈴薯種植生產現狀為基礎,對相應的生產合作社進行重點建設,尤其要對其組織框架、規章制度等加以規范,確保合作社能夠有效發揮服務作用,幫助廣大農戶打破分散經營現狀,逐步構建起規模化經營模式[4]。其中應該對土地流轉進行規范,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土地流轉,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轉工作機制,建設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平臺,切實解決土地承包的遺留問題,提高土地利用率,為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的規模化經營掃平障礙。
3.2 延長產業鏈并促進馬鈴薯產業縱深發展
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充分提高馬鈴薯附加價值,是推動滕州市馬鈴薯產業化發展的重點所在。以經濟效益的提升為導向與動力,能夠更好地支持馬鈴薯產業化發展,增強農戶信心,逐步實現馬鈴薯產業的縱深發展,構建起完善的產業體系。滕州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引導力度,積極引進培育并大力推廣適合深加工的薯種,讓滕州商品薯不再局限于鮮食,從而為馬鈴薯產業鏈的延長提供基礎支撐。政府需要做好馬鈴薯產業發展規劃,優化頂層設計,制定科學目標與可行方案,積極打造種、產、深加工、銷于一體的馬鈴薯產業發展體系。另外針對滕州市深加工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的問題,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大招商力度,全面引進、建設包括初加工與深加工在內的一系列企業工廠,有效延長產業鏈,提升馬鈴薯附加值。
3.3 基于良種繁育體系控制馬鈴薯生產成本
降低馬鈴薯生產成本,促進馬鈴薯生產經濟效益提升,是新時期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發展亟須解決的問題。而要實現這一點,必然要以市場需求為核心,針對性地引進培育優良品種,健全良種繁育體系,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進一步控制生產成本,將生產成本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調整為正常的比例關系。重點發展滕州市馬鈴薯主產區,同時針對其他耕作區域的實際情況優選良種,調整生產模式,合理優化種植技術,有效控制馬鈴薯生產成本。
3.4 加強馬鈴薯病害的綜合防治
在滕州市馬鈴薯病害愈發嚴重的當下,加強馬鈴薯病害的綜合防治十分有必要。農戶應當在農業技術部門的引導下樹立強烈的病害防治意識,積極掌握科學先進的病害防治知識與技術,在實踐中實現對病害的全方位防治。優選無病種薯,根據實際種植條件進行合理密植,加強栽培管理,適時適量施肥,合理灌溉,防止田間蔭蔽,加強田間觀察并及時拔除或摘除病葉,合理應用藥劑針對不同病害進行防治。大力推廣輪作生產模式,在馬鈴薯田地周圍不得種植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植物,與禾本科作物最少實行3年輪作,收獲后及時翻地和清除殘枝落葉,壓埋病菌,減少病源。
3.5 全面建設高素質農業科技推廣隊伍
為了保障馬鈴薯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滕州市應積極建設高素質農業科技推廣隊伍。以馬鈴薯種植科學知識、技術方法為基礎,重點圍繞實踐操作能力等加強對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培養,加強人員管理和工作監督,充分發揮激勵作用,讓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為滕州市馬鈴薯產業化發展提供基礎支持。
4 結束語
滕州市馬鈴薯生產水平在全國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更是獲得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為了進一步發揮滕州馬鈴薯的產業優勢,同時更好地適應時代和市場發展,增強滕州市馬鈴薯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力,有必要對當前滕州市馬鈴薯生產的種種問題進行深度剖析,有針對性地采取科學措施加以應對和解決,促進滕州市馬鈴薯產業的持續、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文帥,楊同毅,高雪梅,等.滕州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分析與對策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9):177-179.
[2] 田海山.馬鈴薯高產高效種植技術分析[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1):172+174.
[3] 李樹超,吳龍華,李亞俊,等.山東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推進對策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8):280-285.
[4] 王迪軒.馬鈴薯枯萎病如何用藥[N].農資導報,2020-11-1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