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東,孔維軍,王 花
(天水市果樹研究所,甘肅 741002)
矮化密植是我國當前蘋果栽培技術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了蘋果質量和效益[1]。選擇合理樹形是改善果園光環境、解決低效郁閉、提質增效的關鍵[2]。適宜的樹形結構是果樹穩產、優產的基礎[3],高紡錘樹形是針對矮砧密植蘋果提出的一種易管理、早果豐產、效益高的樹形結構[4]。隴東蘋果矮化密植發展較快,主要利用矮化砧木和短枝型品種。實踐表明,各種矮化密植途徑均有各自獨特的優越性,但在生產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適應性較差、果實風味變淡。部分果農進行矮化密植栽培,采用傳統整形修剪方法,嚴重影響正常生產和效益提升[5]。我們對甘肅省天水地區不同砧穗組合的‘禮泉短富’蘋果樹生長結果進行了研究,比較不同砧穗組合的生長勢差異、果實品質和產量,篩選優良砧穗組合,以期為當地矮砧蘋果栽培推廣提供參考。
試驗設在天水市果樹研究所八坰地,海拔1 210 m,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0.7℃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5℃,極端最低氣溫-19℃,平均年日照時數2 000 h,無霜期185 d,年降水量400~600 mm;土壤為黃綿土,土層深厚,略帶沙質,pH 值8.0,有灌溉條件。
試驗于2012—2019年進行。2012年春季定植蘋果苗,栽培品種為‘禮泉短富’,設4個不同中間砧/基砧組合:M26/八棱海棠、M26/新疆野蘋果、M9/新疆野蘋果、MM106/新疆野蘋果,行株距為4 m×2 m,中間砧段露出地面8 cm以上,樹形均采用高紡錘形,管理措施一致。每處理10 株樹為1次重復,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2014—2019年調查各處理開花株率、667 m2產量等。
2017—2019年,在果實采收期取樣,測定各處理果實品質,用電子天平稱量單果重,用游標卡尺測量果實縱徑、橫徑,用GY-4 型果實硬度計測定硬度,用BD-Z55數顯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019 年落葉后,調查測量各處理樹高、干周、冠幅、新梢生長量。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進行處理,采用DP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 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由表1可以看出,各矮砧的矮化作用明顯,中間砧均為M26,8年生‘禮泉短富’樹高、干周、冠徑以及新梢生長量,均以八棱海棠為基砧的顯著小于以新疆野蘋果為基砧的。基砧均為新疆野蘋果,8年生‘禮泉短富’樹高、干周、冠徑以及新梢生長量,按中間砧排序,由小到大為M9<M26<MM106,三者差異均顯著。

表1 8年生‘禮泉短富’不同中間砧/基砧組合樹體生長情況(2019年)
始花期早晚是蘋果樹早實豐產的重要標志。由表2 可知,在定植后第3 年(2014 年),M9/新疆野蘋果和M26/八棱海棠中間砧/基砧組合‘禮泉短富’開花株率分別為85%、84%,二者差異不顯著;其次為M2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開花株率為82%;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最低,開花株率僅為72%。M2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定植后第4年開花株率達100%,而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定植后第5年開花株率才達100%。

表2 ‘禮泉短富’不同中間砧/基砧組合樹體開花結果情況(2014—2019年)
從各年份產量看,M9/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高,其次為M26/八棱海棠組合‘禮泉短富’,M2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第3,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低(表2)。
從表3可以看出,中間砧/基砧組合不同,‘禮泉短富’果實性狀不同。單果重以M9/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高,其次為M2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M26/八棱海棠組合‘禮泉短富’第3,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低,各處理間差異顯著。

表3 ‘禮泉短富’不同中間砧/基砧組合果實品質(2017年、2019年平均值)
果形指數按中間砧/基砧組合排序,由大到小依次為MM106/新疆野蘋果>M26/八棱海棠>M26/新疆野蘋果>M9/新疆野蘋果。硬度以M26/八棱海棠、M9/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高,其次為M2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低??扇苄怨绦挝锖恳訫26/八棱海棠組合‘禮泉短富’最高,MM106/新疆野蘋果組合‘禮泉短富’最低(表3)。
矮化密植、集約化栽培已成為現代果樹生產發展的主要趨勢[6],我國蘋果主產區矮砧多以矮化中間砧為主[7]。選用適合當地生態和栽培條件的矮化砧木種類和類型,要從矮化性、適應性、早果性、豐產性和果實品質等5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8]。研究表明,樹高、冠徑是砧木致矮性的直觀表現,不同中間砧對品種的產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差異較大[9-10],不同砧穗組合對樹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樹體的生長速度和高度上[11]。
本試驗結果表明,在天水地區,對‘禮泉短富’樹體矮化作用最為明顯的中間砧是‘M9’,其次是‘M26’,‘MM106’第3。上述結果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10,12-14]。‘M26’作中間砧,嫁接‘禮泉短富’,矮化作用比‘M9’差,并且干周、樹高、冠徑較大,這與解貝貝等[9]、李丙智等[15]研究結果一致。但‘M9’抗寒性不如‘M26’,對肥水條件要求更高,因此生產中宜選用‘M26’作矮化中間砧。
本試驗結果表明,不同矮化砧木均能促進早果、豐產,但不同組合間的成花量和產量有明顯差異。這與王大江等[16]研究結果一致。果實產量和品質不僅受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的制約,還可能受中間砧和基砧相互作用的影響[17]。我們認為,禮泉短富/M26/新疆野蘋果、八棱海棠組合,始果期早,產量高。新疆野蘋果和八棱海棠是天水地區蘋果的優良基砧類型。新疆野蘋果主根發達,抗旱、抗寒、耐瘠薄,在山旱地、丘陵地和梯田地可以選為基砧;八棱海棠須根發達,抗旱,耐鹽堿,可在川地和淺山區選用,但在鹽堿重的地區首選新疆野蘋果。
另外,生產推廣過程中,在天水地區‘M26’砧段容易產生日灼或凍害,引起枝干病害,因此也不可栽得太淺。在使用中間砧苗木建園時,應將中間砧段露出地面8~10 cm,防止中間砧段部分形成雙重根系,影響矮化效果。栽后淺培土,保護砧段部分[8]。帶有中間砧組合的苗木在高密度栽培條件下,應加強肥水管理,以防樹體結果過多發生早衰。中間砧+短枝型的砧穗組合樹體大量結果以后樹勢較為緩和,在進入盛果期修剪時要注意結果枝組的更新復壯,樹體應及時進行疏花疏果,確保合理負載,維持健壯穩定的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