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曾麗,郝 靜,薄育新,陳 濤
(1 南陽市白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河南 473000)(2 安陽市道路綠化管理站)(3 南陽市園林綠化管理局)(4 河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
銀杏(Ginkgo bilobaL.),別名白果樹、公孫樹、鴨腳樹、蒲扇。銀杏無病蟲害,不污染環境,樹干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銀杏是中國特有而豐富的經濟植物資源[1],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集材用、果用、藥用價值于一體,也是優良的園林觀賞樹種[2]。銀杏產品對人類醫療保健的奇效作用,已逐漸為世人所公認,銀杏果葉供不應求[3],綜合開發利用前景廣闊。銀杏在年平均氣溫8~20℃、年降水量330~1 800 mm 時都能生長,但以年平均氣溫16℃左右最為適宜[4]。因此,河南省南陽市是銀杏的最佳適生區之一[5]。關于銀杏良種選育已有一些研究,路鑫等[6-7]對北方三地6個葉用銀杏以及邳州葉用銀杏進行了選育研究,曹福亮等[8]對邳州市銀杏種質資源圃20個銀杏無性系的耐熱性進行評價,以期篩選出耐熱的優良核用銀杏。‘宛銀1號’是我們在銀杏優樹選擇的基礎上,從河南省內篩選的20株銀杏優樹中篩選的優良品種。
品種園苗木來源:分別從河南省調查篩選的1~20 號銀杏優樹上采集接穗,嫁接在南陽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銀杏研究基地實生苗上。以南陽市銀杏主栽品種‘面白果’為對照,調查各無性系生長、結實、果實經濟性狀等情況的優劣,從中篩選出長勢健壯、結果量大、出核率高、出仁率高的銀杏品種。
1992—1994 年,我們連續3年按照400粒/kg以下、出核率26%以上、出仁率70%以上、口感好、豐產穩產、長勢旺、樹冠開張、主枝與主干的夾角大于或等于45°等選擇標準,在河南省范圍內開展銀杏優樹選擇。在走訪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銀杏結果大樹均為散生孤立[3],生長環境差異很大。為此,我們重點結合銀杏樹生長勢和千粒重、出核率、出仁率等指標,選出銀杏優樹20 株,分布在南陽、信陽、駐馬店、洛陽等地。
在初選的基礎上,對20個銀杏優樹進行對比試驗。1994 年分別采取20 株優樹接穗,嫁接在2年生銀杏實生苗上,按照行株距4 m×4 m栽植。種植穴規格100 cm×100 cm×100 cm,每穴施腐熟農家廄肥5 kg 或生物有機肥1.0 kg,加復合肥0.2 kg。按照隨機區組設計,4株為1個小區,3次重復,外加保護行,按100∶2的比例配置授粉樹,建立20個優樹無性系對比試驗園。每年中耕除草2~3次。第1年以施氮肥為主。第2 年后,每年前期以施氮肥為主,中后期以磷鉀肥為主。
按照品種建立檔案,分別調查樹高、地徑、冠幅、結果量、果實經濟性狀、物候期、抗逆性等[9]。初步選出銀杏優良無性系‘宛銀1 號’。
2003 年,對篩選出的結實早、豐產、穩定性好的‘宛銀1號’在河南省內選擇不同地區、不同立地條件建園,進行區域性試驗。在南陽市林業科學研究所、黃臺崗鎮試驗點繼續進行調查對比,觀察其盛果期結果量情況;在南陽市臥龍區謝莊鄉、駐馬店、洛陽等地進行區域對比試驗,觀察‘宛銀1號’在河南省不同區域、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適應性及結果情況、果實經濟性狀等。結果表明,‘宛銀1號’銀杏在不同栽培區域結果量、果實經濟性狀、抗性等方面均表現優良。2014年3 月,‘宛銀1號’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良種審定,良種編號:豫S-SV-GB-021-2013。
‘宛銀1號’樹冠開張。樹干灰褐色,深縱裂。多年生枝灰色,有細縱裂紋。1年生枝淡褐黃色,1年可抽生2次副梢。葉片扇形,有深或淺的波狀缺刻[10],葉片長3.7~4.5 cm、寬4.0~7.7 cm,葉柄長2.5~7.0 cm。雌花胚珠半圓形,邊緣有紫紅色線狀條紋。
‘宛銀1號’種子千粒重10 009 g,平均縱徑32.43 mm、橫徑26.06 mm,橢圓形(圖版1),外種皮肉質[11],乳黃色,被白粉,有臭味[10,12],果柄長65.59 mm。出核率32.6%。平均單核重3.15 g,種核縱徑24.7 mm、橫徑17.8 mm,厚度14.6 mm,大而飽滿,菱形,兩端尖,殼薄、潔白,出仁率82.5%。種仁質細,糯軟,微苦,品質佳(表1)。

表1 ‘宛銀1號’及對照果實主要經濟性狀
‘宛銀1號’樹勢健壯。19年生嫁接樹冠幅10.9 m×8.6 m,平均干高1.5 m。主枝與主干夾角大于45°,萌芽率、成枝率中等。在配置雄株的情況下,自然坐果率高。結果短枝平均長7.31 cm,盛果期每個結果短枝平均結果63個。‘宛銀1號’嫁接在2年生實生苗上,第4 年即可見果,第6 年豐產。‘宛銀1號’初果期和盛果期種核產量見表2。

表2 ‘宛銀1號’及對照初果期和盛果期種核產量 kg
在河南省南陽市,‘宛銀1號’一般3月20日芽鱗展開,3月28日萌芽,4 月1日展葉,種子10月7 日成熟(表3)。
對照‘面白果’萌芽期比‘宛銀1號’早4 d,種子成熟期早17 d(表3)。

表3 ‘宛銀1號’在河南省南陽市的物候期 月-日
據連續近20 年的觀察,在河南省南陽市,‘宛銀1號’未發生低溫凍害和高溫灼傷情況,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害。
‘宛銀1號’最好選擇在土層深度1 m 以上、地下水位1.5 m 以下、土壤pH 值6.5~7.5、土壤有機質含量1%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上栽植。在山區造林坡度不宜超過15°,以平川地和陽向緩坡地(坡度5~10°)為好。
銀杏從秋天落葉到第2 年春季萌芽前都可以種植。河南省南陽市一般在10月20日至11月20日種植,成活率高且第2年長速快。
選用長勢壯、無病蟲害的大苗,種植前適當剪去過長的主根。適當加大種植穴,穴施有機肥50~100 kg,與表土拌勻。苗木種植后及時澆足水。
及時除掉雜草。種子采收后至土壤凍結前深翻土壤,同時施基肥。每年春夏秋各施肥1次。春夏季以氮肥為主,加適當磷肥,秋季以有機肥或氮磷鉀復合肥為主。及時排灌水。
建園時需按照100∶1~2 的比例配置雌株和雄株[13],保證整園均勻授粉。無雄株的,開花時應及時做好授粉工作,雄樹的開花時間一般比雌樹早3~5 d。授粉時注意花粉的生活力[14]。
銀杏抗性強,病蟲害相對較少。對于銀杏病蟲害的防治,應以加強土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實施防重于治的措施。一旦發生災害性病蟲害,要及時進行藥物防治。
‘宛銀1號’樹勢中庸,早實,穩產,嫁接在2年生樹的實生苗上,采取倒貼皮、環剝、環割等技術措施,第4 年見果,第6 年進入豐產期,沒有出現大小年現象。出核率、單核重、出仁率均高。果核大,單核重3.15 g 左右,殼薄,易剝離,果實潔白。種仁質細,糯軟,略有苦味,品質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