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國汽車產業正經歷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蛻變。而海外市場,也正成長為中國車企在新形勢下的全新增長點。
一周前,長城汽車國際化再下一城。8月18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就收購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簡稱巴西工廠)正式簽署協議。這筆交易將加速長城汽車在南美市場發展及戰略落地,進一步推動長城汽車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長城汽車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被業內視為標志性事件。原因在于,受全球疫情影響,本就遭遇寒冬的全球汽車市場遭受重創,多家跨國車企不得不收縮戰線。而長城汽車的全球市場布局卻在不斷擴展,從泰國到巴西、從東盟到南美,長城汽車正開啟一場又一場新征程,持續進擊。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啟全球化進程的長城汽車,近兩年正不斷按下“快進鍵”。目前,長城汽車不僅構建了以中國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全球化研發布局,更形成了全球化生產體系。長城汽車已經在中國建立了10個整車生產基地,在海外建立了俄羅斯、印度、泰國、巴西4個整車工廠和5個KD工廠。
收購巴西工廠,是長城汽車全球化推進中重要的一環。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國際化已經成為長遠的戰略方向。
在今年長城汽車發布的2025戰略中,就已經強調了“全球大布局”,并稱長城汽車將進行全面、徹底的創新變革,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在2025年,實現全球年銷400萬輛的目標,其中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2025戰略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里,快速放大優勢,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

長城汽車全球整車生產布局。
也因如此,“行動派”長城汽車分秒必爭,今年上半年以來在海外市場動作頻頻。
在泰國市場,長城汽車正式發布GWM品牌與泰國市場核心戰略,相繼登陸泰國曼谷國際車展、開業兩家新零售商超體驗店、投產長城汽車泰國羅勇智慧工廠、全球首發上市哈弗H6 HEV等一系列動作,逐步掀開長城汽車在泰國乃至東盟市場發展的新篇章。
在俄羅斯市場,長城汽車銷量一騎絕塵。歐洲商業協會(AEB)發布報告稱,7月份,長城汽車在俄羅斯銷量達2932輛,同比增長60%;1~7月累計銷量達19167輛,同比增長126%。
在澳洲市場,長城炮、第三代哈弗H6等車型相繼推出。通過聯手鐵人三項運動IRONMAN,贊助女子無板籃球賽事Pulse等當地體育賽事,長城汽車不斷破圈,收獲眾多擁躉。
不僅如此,近期長城汽車旗下第三代哈弗H6、哈弗初戀、哈弗大狗、長城炮等4款全球化車型,分別攜手登陸埃及、尼泊爾、澳大利亞、伊拉克等海外市場。近一年來,長城汽車旗下新產品矩陣,已累計在十余個海外市場上市,在全球車市掀起一股猛烈的“中國風”。長城汽車正迎來國內、國際市場全面開花的全新發展階段。

長城汽車與戴姆勒集團簽約。
被迫出海,是壓力;而主動出海,是成長。
“對于中國品牌價值(商譽價值或品牌價值)而言,不國際化都沒有什么價值。從持久發展來看,國際化是一個必然的出路,必須要有駕馭全球市場的能力。”魏建軍曾這樣表示。
一個企業早期的選擇對此后的發展軌跡影響深遠。如今看來,正是不斷完善的全球化布局,讓長城汽車即便是面對行業下行壓力時,依然能夠從容不迫。
近期,全球汽車行業都面臨著成本增加和零部件短缺的壓力,國內形勢也不樂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7月汽車銷量為186.4萬輛,同比下降11.9%。另據中汽協預測,今年下半年,市場狀況依舊不會好轉,同比下滑將是汽車市場的主旋律。
在這樣的行業大勢下,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出口增長尤其明顯。長城汽車作為行業中的佼佼者,今年7月實現新車銷售91,555輛,同比增長16.9%,1~7月累計銷量達709,766輛,同比增長49.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海外市場7月銷售新車12,438輛,同比增長97.4%,1~7月累計海外銷量74,110輛,同比增長176.2%,整體銷量占比達10.4%。
長城汽車在國際化方面未雨綢繆,才得以在行業壓力大增時依舊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出口20年來,長城汽車已累計實現海外銷售 70 多萬輛。海外市場正成長為長城汽車的全新增長點。
可以說,中國汽車品牌能夠不斷打開海外市場并得到認可,是中國制造不斷崛起,中國汽車產業突飛猛進發展的有力證明。對中國汽車產業而言,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也是必經之路。眾人拾柴火焰高,如今,中國汽車品牌紛紛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競爭中來,在國際市場開創出一個全新的時代,這是中國汽車工業一路追趕,不懈奮斗的結果,也為未來復雜而多元的國際競爭打開了新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