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十四五”規劃,將數字經濟獨立成篇,從經濟、社會、政府、生態四個方面,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數字經濟在我國已催生出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僅從數字國企的角度來看,目前已經建成了以航天云網、中電互聯為代表的60多個工業互聯網平臺,近60家央企專門設立了數字產業公司,5G通信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速,數字化在賦能關鍵核心技術、核心工業軟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前所未有的多重困難,今年以來,全國國有企業主要效益指標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數據顯示,1-7月份,營業總收入414373.7億元,同比增長26.6%,兩年平均增長9.6%。實現利潤總額27852.3 億元,同比增長92.1%,兩年平均增長14.2%。
優異成績,與去年以來強力推進的“國企數字化大轉型”是分不開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姚建明教授,總結了當前國企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四大誤區:一是,對數字化轉型理解的不全面,或者說根本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數字化轉型。有人甚至認為把原來線下的東西完全搬到線上就是數字化了;二是,很多企業只盯局部,沒有考慮整體,以至于無法從相關的數據里挖掘出價值,來引導決策;三是,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過于急躁,導致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看不到效果;四是,真正理解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很少,這必然會導致采取不合理的方式,也就難以避免陷入誤區。
“在數字浪潮中,市場競爭對手正在利用新的平臺、工具和關系在市場上展開競爭,接近用戶,甚至顛覆舊的商業模式”,Forrester 首席分析師詹姆斯·麥克奎維說。
本期雜志收錄的《智慧型長客建設中的數字化運行體系》《“智慧工地”可視化綜合管理平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工程建設數字化轉型實踐》《工程施工企業“云網端一體化”安全管理實踐》等,都是國有企業數字化應用的經典案例。
在這些案例中,數字化真正支撐起企業全面的管理活動,以及全鏈條的業務活動,而不是目前普遍正在做的部分環節。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在瞬息萬變的當下,唯有跟定大勢,把握過程,才能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傲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