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辦公廳等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以下簡稱《建設指南》),提出“到2025年,通過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標準化、智慧化、品質化水平全面提升”。從家出發,步行不超過一刻鐘,休閑、生活、購物等需求都可得到滿足,這樣的愿景正成為現實。
小區門口開著便利店,想買啥,手機購物,送貨上門。來不及吃早飯,走進任何一家便利店都能買到包子和豆漿。便利店已成為山西省零售業的新標簽。近年來山西省的便利店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生長,呈現“開店密度大、服務多樣、數字化”的發展特點。
在便民生活圈中,便利店搭載了更多功能。《建設指南》提出,“提高設施使用效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倡‘一點多用、一店多能”。廈門將鼓勵金融、快遞、旅游、維修等商業服務項目疊加到社區便利店、超市,擴大社區便利店、超市疊加政務和公共服務的種類,讓市民生活和辦事更便利。
“一店多能”的不只有便利店,《建設指南》還提出,“鼓勵連鎖藥店利用專業力量拓展老年康護、保健養生咨詢或培訓等項目,引入健身、養生、美容等功能和產品,開展高質量的便民服務”,“鼓勵各類商業網點提供多樣化便民服務,在安全、衛生的前提下適度搭載書報經營、打印復印、代扣代繳、代收代發、家政預約等項目”。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清源社區今年5月獲得“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示范工程”授牌。據了解,清源社區牽頭實施“惠民菜籃子項目”,打造“源生活”社區農場,利用App搭建起居民與農場的直通平臺,通過線上預約、農場配置、線下送貨的方式,為居民提供價格優惠的生鮮產品。
在北京市通州區定海園小區附近,達達快送的無人配送服務已在七鮮超市、永輝超市等商超門店的真實場景中率先實現常態化應用,消費者通過即時零售平臺下單,可享受無人配送“小時達”體驗。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