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書
摘 要:目前,供電企業在10kV配電網安全運行和維護過程中,推進實施了“以機代人”、配網自動化等技術,進一步加快了智能一體化進程,全面提升了配電網規劃建設標準,大幅提高了配電網故障復電速度。文章以國網七臺河供電公司開展10kV配電網安全運行及維護為例,對10kV配電線路安全運行與維護等相應措施進行了相關研究。
關鍵詞:配電網;運行維護;相關措施;創新機制
中圖分類號:TM7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1064(2021)08-0-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8.013
當前,隨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供電公司可以通過智能手段,對配電網運行情況提前預判,并借助無人機自主飛行的智慧科技,遠程獲取最新配網信息,精確查找配電網存在的缺陷和問題,對相關缺陷和問題作出研判,從而大幅降低巡線難度和強度。
目前,國網七臺河供電公司在智能配網應用過程中,對10kV配電網開展了聯調工作,通過調聯總結運維經驗,形成規范化工作流程,確保配電線路專項治理工作涉及的配電線路開關遠程遙控自動化、實用化工作,這就要求專業技術人員要對配電網運行情況了如指掌,提前研究制定安全維護措施,明確工作目標,通過建立領導包區分片制度和內部協同機制,實現多部門協同運作,做到定人員、定責任、定區域、定時限。
1 強化指標管理,實現運行維護規范化
10kV配電網安全運行過程中,七臺河供電公司特別強化了現場安全措施管理,在配電網工程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要全面詳細查看安全措施的布置情況、作業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及疫情防控相關情況,要求全體工作人員堅決杜絕現場習慣性違章現象,注意施工工藝和質量,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確保這項民生工程按期完工。強化配電網安全運行指標,應抓好現場施工的安全管理,把現場相關的安全知識及現場施工技術小竅門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堅持“日監控、周通報、月分析”的管理機制,構建“四個保障、三個強化”同期配電網安全精益化管理體系,編制下發《國網七臺河供電公司關于持續加強配電網安全精益化管控實施細則》,實現節能降損、提質增效[1]。
在配電網安全運維過程中,七臺河供電公司堅持“四個保障、三個強化”,搭建了同期配電網安全精益化管理體系。“四個保障”即以同期配電網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為基礎保障,以優化流程規范固化機制為制度保障,以配電網安全實時監控平臺發布倒逼專業管理提升為監督保障,以全面加強配電網安全分析促管理效益為分析保障。“三個強化”即強化人才隊伍培養提升業務技術能力,強化工程支撐補充采集通信等基礎業務短板,強化考核評價營造全員參與降損氛圍。七臺河供電公司堅持“四個保障、三個強化”同期配電網安全精益化管理就是將配電網安全相關指標、高(負)損治理及經濟運行提升目標細化分解到班組、落實到個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責任落實體系。
七臺河供電公司結合10kV配電線路安全運維工作,率先在基層生產單位開展了“站—線—變—戶—表”營配關系異常治理,及時建立問題清單庫,相關專業、單位要逐線、逐變、逐臺區核查GIS與營銷系統一致性、采集成功率、變—戶關系錯誤、計量誤差、低壓線路和接入點錯誤等突出問題,并集中攻關,確保檔案同步率、數據自動率、異常監控率、采集成功率、關系貫通率“五個100%”。七臺河供電公司重在破解配電網安全管理難題,形成“營銷建檔、調度畫圖、運檢掛戶、配電網安全校核”的配電網安全綜合管控模式,實現“采集全成功、關系全貫通、數據全自動、檔案全同步、異常全監控、配電網安全全達標”,確保配電網安全管理的標準化、智能化、精益化和自動化。
按照設備、線路管理職責分工,七臺河供電公司對城區高壓線路、高壓用戶和重點配電臺區開展運維檢查。運維過程中,工作人員建立了測溫記錄,對負荷較大用戶、溫度較高的發熱點重點標注,及時通過轉移負荷、現場處理等方式消除缺陷和隱患,力爭隱患苗頭早發現、早治理。
2 提升應急處置和搶修實戰能力
七臺河供電公司十分重視停電應急預案的編制及演練,預案在演練策劃、前期準備、組織實施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在各參演輸變配專業班組不知課題背景的情況下開展無腳本演練,確保整個演練過程真實有效。演練模擬本地區遭受大風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影響,一條10kV線路開關跳閘造成大面積停電事件。參演人員根據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部門處置方案,模擬對停電事件進行綜合協調處置,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大家忙而不亂。歷時兩個小時,各項演練任務順利完成,反映出各參演專業班組應對處置電網突發性問題的真實水平。
演練過程主要是為了發現在處置10kV配電線路停電搶修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現場發現的違章行為,演練檢驗了大面積停電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各專業班組應對大面積停電事件的處置能力,提高了應急處置水平和搶修實戰能力。演練預案編制過程中,相關人員要全面掌握專線產權、負荷、路徑、線型等資料,結合用戶意愿、網架優化、負荷接帶、通道資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專線釋放周邊多個10kV線路通道和變電站間隔資源,提升線路間聯絡率,加強線路供電可靠性。
開展專線接收規劃研究,要不斷提高專用線路和線路通道利用效率,幫助企業降低用電成本,進一步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實現企業少花錢、政府少用地、電網增效益的多方互利共贏,助推地區電網高質量發展。演練前,相關技術人員要多次商討研究工作方案、實地勘察,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根據作業內容、地點、實際情況,制定詳實完善的作業指導書,對本次操作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標準化作業。在工作現場,作業人員將非工作人員隔離在安全距離以外,仔細測量風速,檢測絕緣桿、絕緣手套等防護工器具性能[2]。
3 完善網架結構,提升設備運行水平
近年來,七臺河供電公司加大電網建設和對舊電網的整治改造力度,經過幾年整改,城市配網基本適應了當時基礎建設的用電需求。當前,七臺河城市配網建設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配電線路電纜化;二是接線方式環網化。
為降低惡劣天氣對配網的影響,七臺河供電公司對城區內新建的永久用電10kV配電線路不再架空,采用入地電纜,并對原有架空線路逐步進行電纜化改造。接線方式環網化猶如“手拉手”站成圈。圈兒上站著的人代表用電客戶,伸出的臂膀代表配網線路,緊緊相握的雙手猶如開關,在交握的瞬間,電能源源不斷向客戶傳遞。一旦線路出現故障,圈兒上還能實現鄰居間的互助互援,相連兩手“自動”分開,以隔離故障點,另一條相鄰的臂膀伸手相援,確保客戶最快復電。
在實施智能化配電網運維前,生產單位的運維人員專業化不足,設備狀態監控不及時,自七臺河供電公司網格運維團隊運用遠程系統實現“線上監控+線下運維”,定期全面巡查,提出解決隱患的方法,報裝等業務辦理也更省時、省事、省錢。七臺河供電公司及時調整運維管理模式,著力解決城中村變壓器重滿載、用電安全隱患、頻繁停電等問題,全面完成全市城中村供電設備改造,城中村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顯著提升[3]。
七臺河供電公司在開展10kV配電線路隱患缺陷排查時,對導線、電桿、拉線、金具、桿號牌、線下樹木等線路設備進行全面巡視和排查,對發現的缺陷和隱患,要做好詳細記錄。為了強化運維的安全管理,七臺河供電公司嚴把巡視質量關,絕不放過一個缺陷,不遺留一處死角,同時加強防火護線宣傳力度,向群眾宣傳《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提高群眾對電力設施的保護意識。
10kV配電網運維操作過程中,七臺河供電公司在配電網線路上推廣應用“合環導電”作業,配電網10kV線路“合環導電”作業,對提供配電網供電可靠率、提升客戶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4 結語
綜上所述,七臺河供電公司在10kV配電網線路運維過程中,公司按照新時代配電管理總體戰略思路要求,在做深標準化、做細精益化、做全智能化方面下足功夫,全力打造結構好、設備好、技術好、管理好、服務好的“五好”一流現代化配電網,促進配電網建設改造管理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張海明,趙媛媛.10kV配電網安全運維技術的可靠性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32-35.
[2] 田永強,李喬橋.淺析10kV配電網安全運維的可靠性[J].企業技術開發,2017,36(3):15-17.
[3] 王明媛,吳永芳.探究10kV配電網安全運維技術的可靠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