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昊
項目化學習作為新課改理念下對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貫徹,是一種以教師為引導者,促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項目化學習是一種偏向于動態的學習過程。隨著近年來體育教學在中學階段逐漸引起了更多的重視,針對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革也在穩步推進中,由此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論述項目化學習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過去由于應試教育風氣的影響,中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更多被放在了對學生文化課成績的提升上,體育、音樂這類不參與考試測評的公共類課程在教學體系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在有些學校中被逐漸邊緣化,然而,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進,體育教學在中學階段的教學價值得到了更加深入地挖掘,其在中學階段的教學意義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因此,針對中學體育教學設計的改革也勢在必行。
1 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1.1 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強
通過對中學階段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表現調查中可以發現,目前很多中學生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在體育活動的開展中缺乏對學生興趣的調研,很多教師在帶領學生開展體育活動時,往往根據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或者根據體育教學大綱中所提出的要求進行活動設計,忽略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僅僅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構建體育課堂,這種教學形式缺乏和學生實際情況的結合,自然就難以激發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并且初中階段的學生逐漸開始步入青春期,這時期學生對于自身的控制欲逐漸加強,他們更加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因此往往采取反抗權威的行為來獲得他人的關注,這些都給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1.2 基礎體育器材較為欠缺
在對我國初中階段學校的調研中也發現,當前我國初中階段在體育器材的儲備上,以及體育基礎設施的構建上較為忽視,隨著近年來我國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把提高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途徑更多寄托在了教學上,導致教育教學逐漸趨于功利化,學校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把文化課的教學安排放在教學規劃的首要位置,教師也將教學重點更多放在提高學生的考試測評成績上,這些都導致上至學校下至學生對于體育教學都缺乏重視,學校在資源分配上也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文化課的建設上,導致體育器材無論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難以滿足體育教學的需求,即使有些學校在初期完成了對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也由于后期教學重點的轉移,導致體育設施缺乏維護和更新換代,最終影響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
2 項目化學習的內涵及特征
所謂項目化學習,就是指一種動態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方法通過問題驅動教學法,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問題,并積極面對來自現實世界的挑戰,在對問題的解決和對挑戰的應對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在和對技能的掌握。項目化學習最初起源于美國,現在也在美國教育體系中尤其是中小學階段被普遍采用,在對其教學成果的調查統計中發現,項目化學習的應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力以及領導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能夠提供巨大的幫助。另外,在對項目的選擇過程中,也能幫助學生在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能夠更加冷靜沉著地應對。而之所以用項目這個詞來命名這一理論,是因為項目化學習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目的性,項目化學習的宗旨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求為出發點,繼而引導學生帶著既定的目的對課程進行學習。尤其在當前教育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下,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在這一背景下,項目化學習在課堂設計中的運用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項目化學習更加尊重學生的個人實際需求,能夠讓學生在對教學活動的參與中感受到當前的學習內容能夠對其未來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幫助,也只有讓學生意識到當前教學內容對于自己未來的價值,才能真正激發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尤其對于體育教學而言,無論在哪個階段,體育教學都不像其他文化課教學一樣有固定的考試模式,因此學生往往也并不重視體育活動,而項目化學習在體育教學設計中的運用能夠有效幫助教師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同時項目化學習也通過對課堂任務的分層設計,大大降低了體育活動的難度,無論對于身體素質較強還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都能避免其在體育活動產生挫敗感,繼而確保學生始終都對體育教學保持較高的熱情。
3 項目化學習在中學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作用
3.1 課前準備階段
在正式教學之前教師在對課程進行安排的過程中,要貫徹項目化學習的教學理念,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查閱,準備好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引導的問題,同時對本堂課需要用到的體育器材做好準備,由于項目化學習的特點導致往往一堂課上需要用到多種器材,因此教師在課前要首先和器材管理部門做好溝通協調,對本堂課需要用到的器材提前預約,為開展項目化學習打下基礎。同時教師在準備好相關教案后,也要及時告知學生下節課計劃教學的內容,提前對學生做好分組,引導學生提前做好對相關資料的搜集,并且在組長的帶領下對下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討論,例如對通過互聯網技術查找到的相關視頻進行觀看,學習其中的技術動作,了解該項體育活動的注意事項,做好對體育活動的預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效率的提升打下基礎。
3.2 課堂教學階段
在課堂教學階段中,教師依靠在準備階段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教學任務的安排,并指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體育活動進行反復練習,同時引導學生在體育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通過積極觀察發現問題,并和組內成員共同探討出解決方案。通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主動探索,同時也促使學生在和小組其他成員對問題的探索中領悟團隊合作的魅力,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通過對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鍛煉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
3.3 課后展示反饋階段
課堂教學階段結束后教師也不能過早松懈,對于學生的評價和收聽學生的反饋也同樣是項目化學習的重要階段。在每組學生練習完成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小組的成果進行積極展示,并引導學生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經驗。而分享的方式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讓小組成員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所掌握的技術動作,以實踐操作的形式進行成果分享,又或者通過語言總結的形式將小組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該困難的解決途徑進行分享。這兩種分享形式無論采取哪種,教師都要做好記錄工作,在教學活動正式結束后再將記錄內容分享給全班學生,讓學生在課后通過對視頻的觀看發現自己仍然存在的不足,以此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能提高學生成就感,增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自信心。
4 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化學習通過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立足點,結合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對體育教學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教師的知識儲備,對體育課堂進行設計,這種教學模式和傳統體育課堂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體育課堂更加強調以教師為主,忽視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而項目化學習模式則更加尊重學生的課堂體驗,以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為參照對象,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切實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巨大的幫助。因此,身為中學體育教師,我們要認識到項目化學習模式在中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不斷完善項目化學習模式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設計策略,為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中學體育課堂貢獻自己的智慧。
(作者單位:無錫市積余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