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松
籃球運動是存在賽制要求的訓練內容,會對人員的違例采取一定措施。這讓高校實施的籃球教學與訓練,要考慮到正式比賽規則的要求,幫助學生了解籃球訓練和籃球比賽的差異,使他們可以能夠深入了解籃球運動的動作要領。教師可以重點在訓練中,講解籃球運動的相關術語和比賽規則,讓大家可以開展相對自由的訓練活動,鍛煉他們的肢體能力和運動思維,使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具有良好效果,為學生的成長和發育起到促進作用。
1 影響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因素
1.1 沒有良好的教學氛圍
部分高校在開展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會著重訓練學生的動作,使教學內容相對單調,不能夠引進吸引大家的關注力。這讓學生之間缺乏籃球運動上的交流,難以適應籃球比賽變化較快的運動節奏。教師應當了解他們參與比賽的運動需要,通過創造存在良性競爭的訓練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熱情,培養大家在運動過程中的靈活身體素質,使教學與訓練效果有所提升。
1.2 存在訓練方法的不足
高校籃球教學對學生的訓練,是通過實行合理的方法,提升他們的整體運動能力,讓大家能夠對籃球運動產生深刻理解。同時結合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普及運動防護常識和籃球動作技巧。這讓教師所選擇的訓練方式,存在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單一性要求,不能考慮到他們在彈跳力、合作能力上的成長,影響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具體效果。
2 提升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效果
2.1 運用競賽教學法創造競爭氛圍
教師要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讓他們能夠堅持對自己動作標準度的要求。在大家的訓練進入到一定階段后,運用競賽教學法組織學生參與籃球比賽。先讓他們熟悉籃球運動的比賽規則和球員位置,再講解相關術語的實用性場景,使大家能夠在適應比賽環境和規則的過程中,產生小組形式的競爭關系,創造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良好氛圍。這會讓學生在運動中,緩解學習其它高校教學內容帶來的壓力,使教師能夠發現他們在身體素質上的待提升空間,通過改進教學所使用的訓練方法和強度,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實踐籃球運動。同時對學生的運動技能進行培訓,讓他們的傳球動作具有連貫性,能夠與隊友進行賽情的有效溝通,增強大家使用相關術語或者動作的實踐能力。這會使教學在具有競爭氛圍的同時,存在連接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方式,鍛煉他們與他人合作的運動表現能力,更多關注到個人運動思維的影響作用。教師可以觀察競賽教學法的應用效果,觀察學生是否在籃球比賽中提升了各自的能力,對仍然存在學習困擾的人員,進行個人運動要求上的課間輔導。幫助不夠了解自己個人能力的學生,做好體測成績、身體健康等方面的評估,使他們能夠建立訓練自己運動能力的學習目標。
2.2 利用俱樂部教學模式增強訓練
俱樂部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推廣,主要以培養和發揮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才能為主,存在讓他們自選運動項目的合理性。把這種模式應用于籃球教學與訓練,就必須了解多數人是怎樣解除并愛上籃球運動。教師可以通過隨堂測試,了解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個人能力上的差距,分析他們在籃球比賽中能夠勝任的位置。再根據這個位置對其能力的要求,重點訓練學生的彈跳力和動作靈活性,使他們存在勝任守門員或者球員位置的決勝能力,具有科學應用運動知識的訓練經驗和運動思維。教師可利用俱樂部教學模式,對學生參與籃球比賽的賽前訓練,進行學生任選運動項目的要求。對他們的訓練效果,進行比賽實踐中的驗證。把沒能完成訓練要求的學生,歸類到沒有運動基礎的學生群體中。統一對這類學生,進行跑步、跳繩等鍛煉其運動能力的基本訓練,增強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對部分特殊人員的要求。對能夠完成所有訓練要求的學生,進行統一參與籃球比賽的位置調換,了解他們在運動知識和實踐經驗上有無缺少。圍繞所有學生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引入提升訓練效果的教學要求,使他們能夠在多次實踐中調整自己的表現,重視每個人對自己學習籃球運動的幫助,學會與他人合作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對俱樂部教學模式能否對教學的推動性,進行學生個人能力上的簡單測評,以他們的肌肉組織伸縮能力、身體骨齡發育情況為衡量標準,判斷教學是否要調整對學生訓練強度的要求,讓高校對學生實行的訓練,能夠以培養他們健康的身體素質為基本條件。
3 結語
教師要把對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要求,放在培養學生運動思維和身體素質上,發掘他們在籃球比賽中的長處與適合位置。通過對籃球運動規則和術語的講解,讓大家逐步接觸籃球訓練的基礎內容,鞏固學生在技巧訓練和實踐經驗上的學習。通過深入了解學生完成運動的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鍛煉自身身體素質的運動內容要求,促使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效果,能夠得到學生訓練質量上的提升,具有培養其合作能力和運動溝通能力的具體影響。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籃球運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