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敏倩
在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態勢下,體育科目逐漸得到重視。將德育教育與體育學科互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形成更加優秀的精神品質,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因此,本文主要闡述了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互相結合的意義,高中體育教學現狀,以及將德育融入體育教學的策略,希望為廣大體育精神提供參考。
在新時代,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而且也重視道德教育,所以應該增強結合,才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學習高中學生身心特征,在體育教學中提高思想認知水平,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而且為了完成德育教育與體育學科的結合,教師應該具有創新精神,探究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增強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互相結合,在體育活動中注重伸腿,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讓學生身心更加健康。
1 將德育教育和高中體育教學互相結合的意義
第一,是教學改革的需要。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時候,需要關心學生自己的發展,體育課堂教學不需要只是簡單的講解技能,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也是有必要的,便于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學生自己發展需要。高中學生身心都在迅速改變,所以需要正確的指導,才可以健康地成長。特別是在目前社會中,學生接觸信息的途徑逐漸增加,有互聯網和手機,這之中的不良信息容易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成長的獨特階段,必須要完成好道德教育,具有判斷對錯的能力,形成更好的行為規范。最終提高教學水平。
2 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情況
2.1 注重程度不夠
目前,應試教育還普遍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學生以及家長都覺得文化課程是關鍵的,卻忽略了體育課堂教學。大多數學校一周有一到兩節體育課程,造成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鍛煉身體,他們的身體素質很低。
2.2 教學模式單調
教師示范完技術動作以后,之后讓學生自身訓練,此時容易體會到枯燥和乏味,主動性也容易降低。從學生角度來看,運動是一種負擔,不能體會到任何快樂。
2.3 體育訓練器材不夠
學生對體育課堂教學投入很少,體育器材的數目不能符合學生需要,比如在進行籃球訓練的過程中,一般是幾個人共同使用一個籃球,參與程度很低。教學評價等級形式不科學。將期末考試成績當成學生學習成果評價的位于準則,忽略了其余層面的考察,對學生全方位發展不利,所以需要主動改善,健全課堂教學過程的每個時期,展現出體育訓練的作用,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 德育教育在高中體育課堂上運用方法
3.1 體育故事
在上課以前,教師能夠為學生講述有關明星運動員的故事,讓學生集中精力聽課,體會到體育精神的偉大。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鄧亞萍的故事,她是中國最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在小的時候十分喜愛乒乓球,是由于身材矮小,手和腳很短被國家拒之門外,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一直堅持訓練,她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她有許多次都得到了奧運會金牌,為我國獲得各種榮譽,這是需要我們人學習的。運用此故事讓學生知道在體育運動中碰到很多困難,不輕易放棄自己,應該具有堅持不懈的毅力與耐心,才可以不斷突破自身。體育故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學生內心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變成其學習的最大動力,在對待困難的時候需要勇于挑戰,就能夠變成十分堅強。
3.2 運用教學規則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
體育運動項目有很多,但在組織以前應該確定具體規劃,能夠引導學生提升組織性與紀律性。比如在訓練的時候能夠正確的運用器材,不會存在損壞狀況,體會到集體財產對我們的重要意義,需要自主維護。體育課堂教學有不遲到、不早退、穿運動鞋與運動服,每名學生都應該遵循。在訓練技能的過程中應該刻苦認真,不可以存在偷懶地方狀況,嚴格要求自身。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是十分自由的,不會有任何約束,這樣認知是錯誤的。為了確保課堂活動的順利實施,就一定要制定一個完善的規則,對學生能夠具有規范和約束的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紀律意識。規則意識對學生以后成長會有積極作用,了解應該做的事,不應該做的事,符合學生要求,運動能夠變得十分有序。針對違背規則的形式應該批評,這對其他學生是一個更好的警示,讓規則具有權威,學生就會逐漸養成遵守與服從的品質。
3.3 探究體育課本德育因素
在體育課堂上組織德育教育需要立足于課本,教師應該增大對內容的探究,探究之中的德育資源,更好的應用教學中去。就比如馬拉松,能夠讓學生形成堅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球類運動能夠提升學生自信、勇氣、堅強、果斷的品質。比如:在掌握動作要領的過程中,一些形式十分著急,通過訓練以后仍然不能學習容易存在灰心的狀況。此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知道所有事情的成功都是不容易的,應該努力堅持下去,才可以看到自身的改變。在掌握一種運動項目的過程中,具體認識不可以只停在表面,需要掌握其中包含的體育精神,這就是最關鍵的。展現出體育課本的優勢,將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互相結合,在提高體質的時候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對體育課本內容展開深入思考,增強與德育教育的聯系,更好的應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效果。
3.4 組織對抗比賽
對抗是體育運動的一種看點,使人體會到十分刺激,因此在課堂上組織對抗比賽,運用這樣的方式引入德育教育。舉辦田徑比賽,能夠讓學生之間單獨對抗,處在比賽環境中,其能夠體會到有壓力,由于自身的對手都很強。特別是失敗以后,學生容易懷疑自身,教師應該隨時激勵他們,讓學生知道字對抗比賽的時候,堅持訓練就能夠看到自身的進步,才可以在比賽的時候有突出的展現。此外,比賽是提高運動技能最直觀的形式,看出自己出現的不足積累更多的經驗,實現水平穩定提高。體育課堂中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學生以后的發展,讓學生形成堅強、獨立、勇敢的品質,從而很好地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在以后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
3.5 組織隊伍競賽
大部分學生都屬于家中的獨生子女,在小的時候都將自我為中心,不具備合作意識,通過組織隊伍競賽能夠提高學生合作意識,知道集體的重要意義。舉行五對五的籃球競賽,如果要獲得最后的勝利只依靠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應該重視互相直接的配合,能夠更好地提高隊伍的凝聚力,過程中容易打得很好。隊伍比賽活動有許多形式,比如,拔河比賽、足球比賽、跳繩比賽,這部分項目都能夠提升新時代團隊合作精神,體會到配合的重要性。每名學生都是隊伍的主要組成部分,應該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向勝利的目標不斷前進。在自身處在隊伍中獲得勝利的時候,能夠體會看到高興,提高自己的榮譽感。特別是對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其不能主動和別人溝通,在參加隊伍比賽的時候容易逐漸變得開朗,在集體中尋找自身的價值。為了很好地在體育課堂上組織道德教育,學校應該按照規定時間展開比賽,同時設計對應的獎品,能夠讓學生產生參與主動性。
4 結束語
在體育課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更加健康的 成長,培養學生更好的道德素養。為了組織德育教育,教師應該探究新的教學方式,注重體育運動項目精神的傳遞,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深圳市高級中學中心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