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靈子
高校健美操體適能體系的建立能夠為學生的身體機能提升及運動能力的發展帶來幫助,當前由于健美操運動對學生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其需求,需要對訓練方式進行優化。通過對健美操課程體系建立的理念的闡述,提出高校健美操體適能體系構建內容,使健美操體適能體系的建立發揮出更好的作用,為健美操專業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好的條件,促進其運動素質的發展。
健美操運動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情況可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開展訓練,使學生能夠提升自身身體機能水平。采用科學的訓練方式可使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能力的提升獲得保障,實現更好的訓練效果。在目前的高校健美操運動教學中,應結合學生的情況來開展不同強度的訓練,建立體適能體系,使訓練的效率提升,可鍛煉學生的健美操運動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加全面的素質。
1 健美操課程體系建立的理念
在當前的體育教學中,應將人本主義作為課程理念,健美操課程體系的建立需要以人本主義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對體能及技能發展進行關注的特點轉化為對愛好及技能共同發展的關注。同時,應突破學科的限制,建立合理的學習結構,使教學的效果加強。以學科為中心開展教學會使學生的實際需求被忽略,僅僅以學科原本規律為邏輯中心,對體育課程普泛化內容進行整合來建立課程,難以發揮學生的能力。而建立合理的學習結構可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條件及興趣來制定規劃,并且設計具有針對性的課程,使學生能夠有選擇的機會,促進學生體能的發展,并且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被動執行的角色變為主動參與者,對教學進行創新,而不是僅僅傳遞知識,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在進行成績評價的時候,不采用單一的評分制,而是根據學生的愛好來改進培養方式,使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體育課程應具備多元化特點,并且符合當前的教學發展需求。
2 高校健美操體適能體系構建內容
2.1采用低強度高比例訓練方式加強心肺適應能力
進行低負荷強度訓練的時候,對運動員身體負面影響少,因此適合于體能素質比較低的人。在訓練過程中使用高沖擊步法、中沖擊步法及低沖擊步法等來進行訓練,可使人的心肺適應能力加強,并且提升其自身的身體機能水平,使其在高強度訓練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基礎。通過運動負荷小的訓練的實施,可培養學生的健美操運動興趣,使其在之后的訓練中有更好的身體技能。采取低強度負荷訓練的時候,可使學生自身的技能掌握效果加強,還可完善其基礎,使接下來的訓練能夠順利進行,為其發展帶來幫助。
2.2 采用高強度低比例訓練方式加強肌肉適應能力
高強度及低比例的訓練方式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能及精神狀態方面的沖擊影響比較大,當訓練者產生了身體明顯疼痛、呼吸困難及四肢無力等情況的時候,會產生疲憊的身心狀態及其他的負面連鎖反應。對運動員自身的身體機能及心理承受能力有著比較高的要求。由于高強度及低比例訓練服對訓練者的身體技能及心理承受能有比較高的要求,考驗了其體力、速度及靈敏性、柔韌性等多方面素質。因此,在實際的訓練中,需要采取低比例的訓練方式,使訓練者可在短時間之內恢復自身的身體機能,消除負面壓力及影響,可產生對運動的興趣,并且保持積極的狀態。
2.3 采用中等強度高比例訓練方式加強柔韌適應能力
采取中等強度及高比例的訓練方式,對訓練者的身體技能及心理狀態進行詳細判斷。在訓練時間內可使運動員的需求及訓練計劃有效整合。通常訓練時間以1h為基本單位,次數可在3-4次之間。在生產中,可使用相對折中的方式,比如,訓練2次的間隔時間比較長,或者可在訓練中穿插了一些比較簡單的基礎訓練、游戲等。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應保證訓練者自身的身體機能,還需提高自身的運動機能,使其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還可緩解運動員在訓練中產生的消極心理及倦怠問題,激發出運動員的訓練興趣。
2.4 采用均衡訓練方式加強平衡適應能力
在健美操訓練中,訓練者自身的平衡能力及身體適應能力可得到提升,為了加強訓練的效果,應在訓練中以長效的訓練方向及形式為參考,通過培養訓練者在健美操運動中的平衡適應能力可使其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使訓練者的核心緊張程度得到提升,使其在完成各項動作的時候能夠保持良好的核心穩定性。通過鍛煉其平衡能力可使其形成穩定的圓柱體結構,使肌肉在運動中保持穩定的狀態,這樣可展現出訓練者在健美操運動中的平衡能力及靈敏性等。在訓練過程中可使用均衡的訓練形式,使平衡訓練融入到日常訓練中,可使訓練者保持較強的身體機能及素質。
3 結語
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不僅應鍛煉學生的專業運動能力,還需加強其適應性,結合學生的情況開展有效的訓練。在健美操專業訓練中,需要建立健美操體適能體系,使教學的效果加強。可采用低強度高比例訓練方式、高強度低比例訓練方式、中等強度高比例訓練方式等來開展訓練,使訓練的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的訓練帶來幫助。
(作者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