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越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的全球化發展,人類生活的質量不斷提高,國民對健康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體育課程是增進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因此,國家高度重視體育課程的改革,其次,相對而言,高中生學習壓力比較大,平時鍛煉機會較少,體育課就成了主要鍛煉時間,考慮到當今社會現狀,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如今高中生對于體育課的期待,更不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提到,高中體育教學要秉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等課程基本理念,據此,我將于本文淺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梁啟超曰:“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當代學生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代高中生的學習壓力大,只有適當的放松和鍛煉才能更好的鍛煉思維能力,倘若在這樣的情境下,單一的體育教學固化了教學模式,學生的興趣不高,時間一長,愿意主動鍛煉的學生就會減少,這樣的情況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體育教學的內容就急需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從而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用到分層教學的策略。
1 分層教學的概念及意義
分層教學法是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能夠使每個層次的同學都獲得較好的體驗,它可以讓每名同學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將自己的任務完成到最好,最重要的一點是,分層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現代教育的特點。
2 高中體育教學中實行分層教學法的重要性
在高中教育事業中,高中體育不同于初中體育需要為中考體育而花時間去著重訓練和準備,高中學生處于向青年的過渡期,改善健康狀況,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依然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其次,體育教學屬于班級集體活動,教師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可選擇性,班級內的每一個同學所處的成長環境不同,同樣身體素質也參差不齊,在這樣的情況下,相同的教學內容,會出現不同的教學結果,有的同學身體素質較好,體能較強,學習能力較強,學習起來就不會太費力,而有的同學因為個人身體原因,體能較差,學習起來不僅費力也會導致喪失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這樣既吃力不討好,也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關注班內每一個同學的性格特點并提前了解好同學們的身體素質特點,然后據此來讓同學們選擇相對合適的內容,使得不同層次的同學們都能夠增強運動技能,在體育課程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3 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有效運用分層教學法
3.1 堅持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心理特點,要通過學生的各種特點來進行分層,要認可和尊重學生的差異性,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興趣愛好等,要盡力滿足學生真正的需要,真正做到全程以學生為主體。就比如說,教師可以把身體素質較強,體育學習能力較強,性格活潑好動的同學分到一個小組;然后把身體素質較差,體育學習能力較弱的,性格較為內向的同學分成一個小組,分開小組后,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據各小組的特點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并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不同方式的指導。體育學習能力較強的一組通過學習后能夠得到更好的拔高,而體育學習能力較弱的一組則通過有效的計劃學習,增強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體育分層分類教學能夠從實際出發,真正滿足所有同學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消除因運動水平的高低而產生的消極情緒。
3.2 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創新方式優化分層教學法
根據當今高中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在使用分層教學法對其進行教學時,要增加課堂的靈活性,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大膽展示,鼓勵同學們加強自主鍛煉,養成運動的好習慣。另一方面來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行相關的評價,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及能力水評出合格良好優秀等。同時教師也要創新講評方式,增強大家自我反思的能力,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得教學更加全面具體,這樣才能夠切實增強學生的體育水平。
4 結論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突出的優勢和重要的意義,新時期的高中體育要求教師要提升教學能力,增強專業素養,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并結合實踐進行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從而讓同學們真正提高身體素質,培養終身運動的意識,最后促進我國高中體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祖國未來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和橋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