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清華
本文著眼于學者的研究結論,在搜集文獻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瑜伽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影響。瑜伽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許多的相似之處,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特點,通過對思想教育價值的分析以及研究,充分體現瑜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及優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發展,保障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正確的人生三觀。瑜伽思想的有效滲透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以瑜伽思想的學習為基礎以及前提,促進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改革,積極采取靈活多變的教育教學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能動性,保障學生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動機和收獲。
我國教育部門著眼于目前的教育教學成效,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了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要求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實際情況。將文學科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相結合,在全方位整合的過程中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彰顯素質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優勢。許多高校著眼于該綱要的相關要求,積極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等有效開展,其中學生的技能提升與發展是基礎,學生的健康體魄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建設的建設才是重點及核心,只有實現心靈與精神的良性成長及發展,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教師需要關注實務課堂教學形式的進一步豐富以及創新,緊跟時代發展的變動,將各種形式多樣的體育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環節。瑜伽課程的開展備受關注,教師會根據瑜伽的重要思想,通過對學生特點的分析及研究來落實思想教育工作,充分體現瑜伽的思想教育輔助作用,促進瑜伽教育活動的有效落實。
1 瑜伽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者在對瑜伽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瑜伽是一門哲學,十分注重天人合一以及個人的主觀情緒體現,代表著和諧、連接以及控制、約束的內涵。從微觀的角度上來看,瑜伽包含不同的類型,涉及的元素較為復雜,呼吸控制、提示內心以及心靈集中最為關鍵。有的學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將瑜伽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以及分支,對于社會規范以及個人的道德規范來說,瑜伽中的內修非常關鍵。另外,瑜伽中的不同體式以及呼吸法有助于實現個人心理和生理的有效發展,深化個體對自身的了解以及認知,整體的瑜伽修煉結果也可以得到保障,有助于積極凈化個人的靈魂,提升思想境界。因此瑜伽思想非常豐富極多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許多高校開始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析及研究,以瑜伽思想分析為基礎,積極實現瑜伽思想與道德規范之間的有機整合。
2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作為高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教育板塊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和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影響。但是從目前來看,有一部分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夠理想,出現了許多的問題及障礙。
2.1 競爭壓力較大
很多大學生面臨著學習和就業的壓力,心理恐懼感比較強,有的學生存在許多的不足,忽略了個人的運動鍛煉,身體素質較差,存在許多消極應對的心理,意志力比較薄弱。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大學不斷擴招,學生數量有所提升,公眾對人才的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很多大學生面臨著較重的心理壓力和就業壓力,長此以往就會產生許多的負面情緒和心理恐懼,這一點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現不斷下降的態勢,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備受阻礙,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
2.2 還未樹立成熟的人生三觀
大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有了一定的積累,對人生三觀有了基本的認知,但是社會實踐經驗以及鍛煉較少,三觀還不夠成熟,無法主動應對時代發展的挑戰,難以充分彰顯自身的特色以及優勢。有的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深刻,存在諸多的疑惑,人生觀不夠科學及合理,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思想和情緒不夠穩定,因此高校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不容忽略。只有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穩定落實,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凈化學生的心靈,才能夠保證學生變得更加主動。但是很少有教師能夠意識到這些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沒有著眼于學生不夠成熟的人生三觀來調整育人思路和策略,最終導致學生比較消極及被動,受到了極大的束縛及阻礙。
3 瑜伽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存在的各類不足,積極突破傳統育人模式的束縛,保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實,教師需要了解瑜伽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真實情況,分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及手段,找準瑜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切入點以及突破口,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和空間,確保學生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3.1 減輕學生學習壓力
瑜伽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有助于豐富瑜伽教育教學的內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以及水平,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學生在參與瑜伽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放松自己的心理,主動進行思考以及分析,積極反省自我,回顧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所存在的各種問題及矛盾。在推進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瑜伽與體育課程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非常的頻繁,瑜伽的表演性較為明顯,因此大學生比較喜歡。教師則可以通過這種修行方式來指導學生,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保障學生能夠主動放松下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及負擔,充分彰顯瑜伽修身養性以及表演娛樂的作用。很多學生能夠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中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深入了解與瑜伽相關的知識,著眼于高校學生的特點,在指導和鼓舞學生的過程中,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釋放學生的不良情緒,讓學生能夠輕松下來,在自我調節以及主動反思的過程中提升個人的思想素養以及自我調節能力。
3.2 培養學生良好人生三觀
學生人生三觀的塑造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無法在短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教師則可以通過瑜伽來改善學生認識世界的方式,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積極滲透不同的瑜伽思想,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自覺的完成不同的瑜伽練習,學會放松個人人的身心,主動調整自身的行為模式,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總的看法以及根本觀點。大學生還沒有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社會實踐經驗有待積累,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許多的偏差。瑜伽練習則有助于學生先認識自我,然后在自主學習時意識到個人身體部位的變化,進而主動地在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時積極認識世界。教師只需要扮演好組織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在瑜伽練習時始終堅持辯證的思想以及眼光,理性看待世界與自己之間的聯系,保持一顆平和的心以及善良的心,始終堅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另外瑜伽學習不再以單純的體式練習為核心,還涉及許多與實踐思想以及理論相關的知識及內容。教師需要將營養學、解剖學、生理學融入其中,讓學生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身體以及看待世界,確保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緊密結合。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學習能力和素養有了顯著的提升。
4 結語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過程中,瑜伽思想的融入以及實踐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了解瑜伽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促進瑜伽訓練活動的穩定落實,彰顯學生的主體價值,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生三觀,確保學生變得更加自主和自覺。
(作者單位:山東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