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舜若 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廣州航標處
蚊尾洲燈塔是當時香港殖民政府與中國清政府協議建造,由當時仍屬于中國的九龍海關支付費用,聘請香港政府興建和維修燈塔,后經地方權威機構鑒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其燈塔的訊號燈組件在瑞典制造,信號燈高142尺,建筑主體采用花崗巖和磚石結構,于1891年建成,1892年完成燈器的安裝,并于1892年4月17日開始發光,執行導航任務。圖1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關于蚊尾洲燈塔的照片。

圖1 1920年的蚊尾洲燈塔
1895 年和1906 年燈塔曾兩次受到臺風損毀,但都得到了修復并一直沿用到1941年,直到日本人占領香港后不再維護。1986年3月15日,進行修復于1986 年8月14日再次正式發光。修復及改造后場景見(圖2)

圖2 改造后的燈塔(彩照)
百年歷史燈塔具有在歷史、科學、藝術、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普遍價值,同時由于百年歷史燈塔個體歷史與特點的差異,每個燈塔又存在其特有的價值。本節從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這五方面共性入手,結合蚊尾洲自身的歷史與特點,對蚊尾洲燈塔價值進行個性分析。
從燈塔的普遍歷史價值分析,我國的百年歷史燈塔本身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我們從中可以認識歷史,吸取教訓,為祖國繁榮富強不懈奮斗。蚊尾洲燈塔具有這方面的共性,它幾乎見證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從燈塔的舊跡、彈孔、殘缺的塔吊中人們可以了解到真實的歷史,彌補文獻記載的不足,這里永遠存在著往昔與今日、落后與先進、侵略與守護的對比,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
蚊尾洲燈塔其科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其建筑材料和燈塔設備上,特別是在對建筑材料花崗巖石材的選用上,是在燈塔建設之初經過5年多實驗的結果,能夠充分說明建筑材料在燈塔建筑中的優越性,具有極大的科學價值。
另外這些實物是當時燈塔建造技術的證據,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燈塔建造技術也隨之更新,相應的設備、材料等也有很大的變化。回顧燈塔建造技術的衍變,工程研究人員或許能從中總結出科技發展的規律,并將有價值的技術成果用于對未來新一代技術設備的研究之中,使燈塔繼續延續使命,發揮出更好的作用。另外它們也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生產力,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
蚊尾洲燈塔由英國人建造,是當時從歐洲引進的新建筑類型,因此它的建筑風格毫無疑問歐式化,體現了當時歐洲建筑風格的發展情況,我們從中可以加以借鑒,吸取精華部分,融合中方文化因素進行藝術再創造。再加上它周邊的環境景觀與藝術風格和諧地融為一體,其美學價值也對現在建筑環境設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有一種精神被稱為燈塔精神,這種精神指的是指引的希望、長久的守護和無私的奉獻。蚊尾洲燈塔百年來一直佇立在孤島之上,歷盡磨難,卻一直為來往船舶指引著航行的方向,這正是燈塔精神的真實寫照與象征。這種精神,也是建設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需要永久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
蚊尾洲燈塔本身是帝國主義侵入舊中國的產物,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蚊尾洲燈塔的建成,不僅便利了中國南海周邊地區的物質文化交流,而且促進了精神文化交流。蚊尾洲燈塔的助航作用間接起到了促進文化交流的作用,對研究中西文化發展具有一定價值。
在燈塔外立面石材修復之前,應在勘察報告和修繕方案中對石材的類型、風化的程度、后期修復歷史等進行勘察,提出書面的勘察報告和修繕技術方案。施工中要注意滿足一定技術要求。
3.1.1 石材的清理、清潔
①有涂料的部分,應采用水可以降解的去涂鴉劑/脫漆劑清除掉舊涂料。對已成為特征要素的覆蓋物、標語等,應該盡可能保留,并參照相關技術要求保存、修復。
②原有水泥修補、粉刷等部位,應小心的剝離掉水泥粉刷層或者采用水泥、環氧樹脂等修補,盡可能地保留歷史石材。

圖3 蚊尾洲燈塔附屬建筑上的的彈孔
③燈塔底部石材宜采用低壓旋轉水槍清洗,除去灰土和污垢,不損壞基層。石材表面特征要素的清洗,則需要仔細分析材料的特點后,先和設計及業主協商,經專家討論,再確定最終清潔方案。
④如果檢測發現,石材的水溶鹽的含量較高,含鹽量的部分宜采用無損方法排除鹽分,其效果需要請專業的技術人員檢測。
⑤清除掉接縫中的灰塵、松散灰縫材料等。
3.1.2 石材置換或粘貼
①當石材的破損厚度超過一定程度且影響使用功能時,舊石材可置換,采用與原始石材在尺寸、材料類型、強度、顏色等一致的石材加工后重新嵌補,或切割成不同尺寸回帖。
②石材粘結劑宜采用天然水硬性石灰、干凈中砂或天然石屑和少量助劑調配而成的粘結劑,不宜采用水泥或環氧樹脂等有機樹脂。
③天然石材中的裂縫、孔洞等宜采用天然水硬性石灰注射粘結劑填充粘結。
④采用天然水硬性石灰粘結劑時,應注意天氣的影響,如干燥時需噴水養護,潮濕時要通風,以保證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正常固化。
3.1.3 石材表面滲透增強
①只有多空隙的含一定硅酸鹽的天然石材,才適合采用硅酸乙酯類增強劑增強。施工時,宜濕對濕無霧淋涂至少3遍到風化石材表面,以達到飽和。增強效果需通過對比增強前后的石材表層的強度變化而確定。
②表面非常完整的未風化的石材、致密的花崗石、碳酸鹽類石材等,則沒有必要進行增強處理。
3.1.4 石材修補
①缺損嚴重且影響美觀及使用功能的石材宜采用修復石粉修復。
②修復時,除清理掉表層風化的粉末外,嚴禁鑿毛等損壞基層的處理。
③修復石粉應滿足下列條件:要求新修的石粉強度低于已經風化的石材強度,應與原始石材在化學成分上類似。粘結劑宜選擇天然水硬性石灰或火山灰石灰,容許添加總量不高于2%天然或合成有機助劑;不宜選擇水泥及以環氧樹脂為代表的有機樹脂材料;修復劑的吸水率需要大于原有的天然石材;在修復后的48h內,可以在修復劑表面進行鑿毛等各種表面處理。
3.2.1 磚墻的清理
①清除后期添加的影響立面價值的附著物。
②小心清理掉歷史上采用水泥修復的部位;有涂料的部位宜采用水可以降解的去涂鴉劑/脫漆劑脫除掉舊涂料。
③原有被粉刷等部位,宜小心地剝離掉舊粉刷層,恢復原有清水磚墻基層;如剝離時對原有磚面造成較大損傷,應參照最小干預的原則保留現有被粉刷的墻面。
④禁止采用高壓力水或噴砂方法清洗石灰砌筑的磚墻。特征要素等部位的清洗則需要仔細分析材料的特點后,再確定最終清潔方案。
⑤如果檢測發現,墻體磚中的水溶鹽的含量較高,含鹽高的部位宜采用無損方法排除鹽分,其效果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檢測。
3.2.2 磚縫的清理
①完好的磚縫,包括后期添加的,只要不影響墻面的密實性,宜盡可能予以保留。
②清理已酥松的且不具保留價值的磚縫(圖4)。

圖4 已經開裂、松散的磚縫
③在清理舊磚縫時,不應破壞磚塊(圖5),清縫中的墻面需清除灰塵。

圖5 毀滅歷史記錄的清縫方式
3.2.3 磚的處理
①原有磚塊應盡可能予以保留,并避免后期修復的處置對其造成二次損害
②磚表面基本完好,或者風化缺損部位≤1/2或者整體表面已經風化,但風化深度小于5mm時,可不作任何處置。
③對于表面風化較為嚴重的墻體,可根據保護級別、修復目標、材料特征、修復預算等選擇恰當的修復方式。
④當舊磚表面已經完全風化,且平均風化深度≥30mm,宜采用貼磚工藝修復:將完好舊磚切成20-25mm厚,清理掉舊磚風化粉末,噴清水,用石灰粘結劑將磚片貼到風化磚面輕敲擊壓實。不宜采用燒制溫度與舊磚完全不同的磚片。貼磚時嚴禁使用水泥砂漿。
⑤當清水磚墻的磚風化體積超過2/3以上,影響清水墻面美觀且導致周邊磚松動并可能進一步影響墻面使用功能時,才采用替換工藝替換掉已風化的舊磚。
⑥缺損部位需要重新砌筑時,建議采用優化的石灰砂漿砌筑,石灰宜選擇消石灰或陳伏石灰膏,潮濕氣候宜采用天然水硬石灰,可添加不超過5%低堿石灰泥。采用純水泥砌筑容易導致大面積泛堿。
鋼結構的修復應滿足受力要求,如果不能滿足受力要求,應按照原材料和原形制的要求進行更換。對能滿足受力要求的構件,應按照線面的要求進行防銹和防火處理。
(1)將鋼結構表面生銹的部位利用高壓噴砂工藝把銹蝕面層、老化油漆層、焊接藥皮、油污、塵土等清理干凈。
(2)底涂防護。①調和環氧底漆,控制油漆的黏度、稠度、稀度,兌制時應充分的攪拌使油漆色澤、黏度均勻一致。②刷底漆時涂刷方向應該一致,接槎整齊。③底漆涂裝后起碼需4~8h后才能達到表干,表干前不應涂裝面漆。
(3)云鐵中涂。①調合云鐵中涂漆,控制油漆的黏度、稠度、稀度,兌制時應充分地攪拌使油漆色澤、黏度均勻一致。②刷漆時涂刷方向應該一致,接槎整齊。③刷漆時應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則。防止刷子帶漆太多而流墜。④中層漆涂裝后起碼需4~8h后才能達到表干,表干前不應涂裝面漆。
(4)涂銀灰色氟碳面漆。①面漆的調制應選擇顏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兌制的稀料應合適,面漆使用前應充分攪拌,保持色澤均勻,其工作粘度、稠度應保證涂裝時不流墜,不顯刷紋。②面漆在使用過程中應不斷攪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與上述工藝相同。③涂裝工藝采用噴涂施工時,應調整好噴嘴口徑,噴涂壓力,噴槍膠管能自由拉伸到作業區域,空氣壓縮機氣壓應在0.4~0.7N/mm2。④噴涂時應保持好噴嘴與涂層的距離,一般噴槍與作業面距離應在100mm左右,噴槍與鋼結構基面角度應該保持垂直,或噴嘴略為上傾為宜。
(5)防火漆。待氟碳面漆干后8小時內,可噴涂防火漆,防火漆噴涂工藝與氟碳面漆噴涂相同,噴涂厚度為3mm厚。
(6)涂裝要求。表面涂裝施工時和施工后,應對涂裝的工件進行保護,防止飛揚塵土和其他雜物。
文物保護的目地,是為了延緩其壽命,發揮其最大價值,合理利用正是發揮其價值的最好的途徑。蚊尾洲燈塔作為歷史燈塔的典型代表,見證了中國歷史上蒙受的苦難,見證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見證了一代又一代航標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也因為其歷史底蘊、建筑風格和地理位置,日益成為珠江口不可或缺的地理標志。在貫徹文物保護的前提下,加強蚊尾洲燈塔的管理,合理利用好蚊尾洲燈塔,讓蚊尾洲燈塔“活”起來,是新時代賦予航標管理者的新的使命,也是實現蚊尾洲燈塔保護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分析蚊尾洲燈塔的價值,本文認為蚊尾洲燈塔可以進行如下方面的利用。
蚊尾洲燈塔雖然歷經百年滄桑,但仍然是重要的導航標志,處于進出珠江口的航道的門戶位置,作為船只進出珠江口各港口的引路人,在避免出現安全事故、提高船只運行效率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這決定了蚊尾洲燈塔作為百年歷史燈塔,可繼續作為導航燈塔使用。
考慮到蚊尾洲燈塔卓越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可以通過圖片、資料、航標模型等形式,結合蚊尾洲燈塔實例,淺顯地介紹航海保障的功能、實現方式、從業人員、突出業績、航海保障設施保護等知識,通過這個基地,對航海保障業務初學者和航標保障業務人員的家屬,能起到感性認識作用,從而宣傳航海保障文化,有利于航標保障業務的發展。
蚊尾洲燈塔曾經由英國人占領,并在上面發生過蚊尾洲海戰,可以發揮其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就愛國主義教育角度出發,做相關的展示,通過現場的建筑實物、現場彈孔、圖片等方式,展現歷史,宣誓主權,從而達到宣揚愛國主義的目的,進而打造成為航標系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世界上不少具有優美風景的燈塔都成為人們觀光度假的理想場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嘗試將燈塔打造成小型旅游度假點,使參觀游覽者可以深刻體會燈塔的內涵,深度享受海邊美景。這樣多途徑開發利用燈塔的資源,不僅使優美的航標燈塔風景得到大力的宣揚,更可以提供歷史燈塔保護所需的部分資金,更好地實施保護。
“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是國之大計。航標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百年歷史燈塔正是航標文化的重要載體,有著普通建筑所沒有的珍貴的歷史底蘊,封塵著航標人的老故事、老感情。對百年歷史燈塔的保護與修繕不僅給燈塔帶來新的使用價值,賦予了歷史燈塔新的寓意,也使得航標人的回憶找到歸宿,保護好歷史燈塔也終將成為每個航標人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