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妮
【摘要】一些城鄉接合部初中部的學生對寫作文有恐懼的心理,他們的作文言之無物,敘之無法。隨堂微寫作仿寫是減輕學生寫作文的恐懼,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引導學生臨摹古詩詞中的構思、模仿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等隨堂微寫作仿寫循環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文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隨堂微作;仿寫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總目標中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能力提出要求:“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闭n程標準對初中生寫作技能有明確的要求,語言的表達與溝通在學生的終身社會生活中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在城鄉接合部初中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學生對寫作有恐懼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生對作文產生恐懼心理。一說起作文,大多數學生心里冒出的就是“三難”,難以動筆、難以有話寫、難以有事敘;
2.學生寫作難是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缺乏一顆關注身邊人和事的心;
3.學生寫作水平不高,套作太多,形成了沒有個性的寫作;
4.學生沒有讀名著的閱讀量更沒有養成讀到好的文字就記錄下來的習慣。
張志公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不僅初入學的孩子愛模仿,中學生、大學生以至早已離開學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無意之間模仿自己認為好的事物?!薄半S堂微寫作仿寫”是能減輕學生對作文的恐懼的有效策略。如何培養學生在閱讀中把好的文字、文脈、結構、手法等通過微寫作仿寫內化為解決實際寫作文的能力呢?筆者認為,教師可以以隨堂微寫作教學策略指導學生研讀優秀的作品,從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鑒的內容,確定仿寫點,依樣臨摹,學習借鑒,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引導學生把握作品的精髓進行隨堂微寫作仿寫。
一、鑒賞古詩詞,臨摹古詩詞中的構思
根據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熟悉的、篇幅短小的古詩詞更容易切入。教師可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的創作風格、內容后,進行臨摹古詩詞的創作“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像詩人一樣思考,把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不粉飾、不矯情,坦誠地表現、體味、感悟、剖析,特別是自己最熟悉和最有興趣表現的生活。
例如,《天凈沙·秋思》的構思:景—事—情,引導學生臨摹進行試寫微作文。學生仿作片段:
“雨后,雨水洗滌后的凡世縈紆著清風,淡淡的陽光縈繞在這清澈而苦澀的茶香中,飄逸在這方天地中。
我靜靜垂下眼簾,端起清茶品上一口,入口便嘗到苦味,就像我們一天天長大多起來的煩惱的苦。學習的壓力,突降的變化——中考改期,總有股“剪不斷理還亂”的惆悵。但在細品后,我的舌尖會漫上回甘,留下有一種別樣的香。我想:這便像生活和學習中解決困難后是滿足的欣喜;憂傷后感受美好的幸福。無需懼怕困難,迎接困難是生活的一部分。
窗外,白得有些清透的玉蘭清淡的花香融入茶香飄入我的心間,化成人生百味,百品不厭?!?/p>
學生通過仿寫,藝術地重現真實體味和感悟,完全有可能寫出別于文本的別樣風采的作文。
二、品析古詩詞,仿寫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中的“路長嗟日暮”,仿寫屈原《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薄熬湃f里風”句,仿《莊子·逍遙游》“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i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雖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不同,但寫法卻有相似。
教師可利用學生熟記古詩詞之便,引導學生品析古詩詞的創作風格,模仿古詩詞中的寫作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兼比喻、擬人、排比等。在仿寫中,學生可自由選擇寫作手法進行隨筆仿寫訓練。如:
“窗外,玉色質地的白玉蘭盛滿了露水,陽光在露珠上歡快地跳躍著,呈現碎金般的璀璨,顯得那寧靜綻開的白玉蘭白得更加清透更加純潔。
枝葉間瀉下來的陽光鋪灑在桌面上,桌面上被風吹的數學試卷翻動著那歷盡無盡疑惑無盡思考才完成的答卷。
我望著那密密麻麻演算的字跡,深深舒了一口氣,哦!我“只要腳踏實地,才不會迷失方向,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金色的陽光下,滿滿的解題過程化成智慧之花,深深淺淺涌現;淡淡的墨香彌成絲絲縷縷的花香,溢漫在我的心田,催我前行?!?/p>
學生通過模仿詩中創作手法借景抒情之外,更重要的是模仿詩人關注內心深處的感受。學生在模仿中,懂得從自己內心深處(內因)挖掘寫作的素材。
三、欣賞古詩詞,仿寫古詩詞中的寫作角度
蘇軾的《定風波》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
雨是最尋常的,也是學生寫的最多的素材,學生寫雨時多選擇的角度是家人送傘。除此之外,沒有什么角度。學生模仿蘇軾雨中的情景和感受的角度進行隨筆之練。如:
“天的那邊一塊一塊新織的烏布向另一邊飄來,隨之而來的雨滴斜斜地打在車窗上,車窗外的樹、行人漸漸地朦朧在這雨中。
我下了車,走在被綠蔭遮蓋的小道上,頭上茂密的枝葉如同一把把天然的傘,雨滴隨著枝條滑過葉面準確無誤地落入路面的坑洼中,泛起波紋。
我看著這泛起的圈圈波紋,陷入了沉思:為何這小小的雨滴,就能匯成一個巨大的水洼?雨漸漸大了。我趕忙跑到屋檐下避雨?;厥淄谎圩哌^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依舊逐夢,孤燈苦學,牢牢把知識點抓住,即使是碎片化的時間,也能積累出我知識的汪洋大海,揚帆起航。2021年中考因疫情而延遲的時日里,逐夢少年任憑風吹雨打,照樣無怨無悔這一生!”
學生模仿詩人的創作角度,由內心深處尋求與自然一種感悟的練筆。隨堂微寫作仿寫能有效解決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也是指導學生寫作的有效策略,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隨堂仿寫,盡可能指導學生從結構、手法、角度的方面仿寫,學生經過長期不斷地練筆,就不覺得作文難,就有話可寫、有事可敘。溫儒敏在《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五種偏向》中提出“以‘仿寫作為一種初級寫作教學的辦法,通過系統上課和反復練習,讓學生熟悉和練習寫作的基本技能,會有所收獲。”
隨堂微寫作仿寫策略,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學生在科學合理的循環訓練中,就能提升寫作能力和閱讀素養。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科研項目“基于‘讀寫共生理念的初中語文‘隨堂微寫作教學實踐研究——以廣州市白云區為例”(課題批準號:2019ZJK001)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張志公.張志公語文教育論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謝雨辰.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情意教育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20.
[4]朱光潛.談文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5]肖祥.大學生情意教育創新研究與實踐[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6]劉發建.在“模仿”中創新,在“創新”中模仿——談作文教學“模仿與創新”的關系[J].語文教學通訊,2010(27):10-14.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