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布羅·畢加索《戴橘紅色貝雷帽的女子》估價:2000萬至3000萬美元
今年10月,適逢現代藝術巨匠巴布羅·畢加索誕辰140周年,美國美高梅國際酒店集團宣布,將與蘇富比聯手舉辦一場晚間直播拍賣。屆時將捧出集團珍藏多年的11件畢加索精品。
這場拍賣將于9月7日開始在紐約、臺北和香港三地分別進行巡展,10月21日至23日在拉斯維加斯百樂宮大酒店畫廊舉行預展,10月23日在百樂宮大酒店正式舉槌。畢加索經典肖像作品《戴橘紅色貝雷帽的女子》、罕見巨幅《男子與男孩》、《男子半身像》等均將亮相,總估價更是超過1億美元,而這也將成為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最大型、最重要、最昂貴的藝術品拍賣會之一。
這段時間,NFT(非同質化代幣)加密藝術在各個圈子里都可謂是熱議的話題。作為全球第一家推出NFT藝術拍賣的國際拍賣行,佳士得宣布將于9月17日至28日在香港呈獻“No Time Like Present”線上專拍,這將是國際拍賣行首次于亞洲推出NFT加密藝術。拍品精選包括一組由Larva Labs創作的CryptoPunks,以及一系列首次出現在NFT交易平臺之外的作品。

秋風漸起,中國內地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也將逐漸熱鬧起來。這個9月,永樂拍賣將舉行“永樂四季”秋季精品拍賣會,成為秋季大拍來臨之前的一次盛會,數件即將登臺的瓷珍精品已于近日預先揭曉。
眾多精彩拍品中,清代鼎盛時期的三件瓷珍杰作尤為亮眼。一件清康熙御制素三彩花蝶紋暗刻龍紋碗可謂集皇家工藝之精,另有一件器型端莊、釉面渾厚的清雍正御制仿官釉三足洗,而清乾隆御制斗彩綠龍罐也頗為雍容典雅。此外,還將會有包括近現代書畫、古董珍玩在內的一眾佳品亮相,著實引人期待。

清康熙 御制素三彩花蝶紋暗刻龍紋碗“大清康熙年制”款 直徑15厘米
富藝斯在不久前公布了今年1月至7月的拍賣成績,結果顯示,其在全球各地共斬獲4.52億美元(約合29億元人民幣)的總成交額,比2019年同期增加15%。需要關注的是,亞洲藏家在拍場表現積極,總成交額中約有34%來自亞洲買家。而亞洲買家于全球拍賣所占交易額已接近2019年全年總數。
還需一提的是,上半年中,素來表現出眾的鐘表拍賣更是創下了100%成交紀錄。在日內瓦、香港陸續舉辦的兩場實體拍賣,以及兩個網上鐘表專場,共573枚鐘表全部成交,斬獲6800萬美元(約合4.4億元人民幣)總成交額,成績斐然。

百達翡麗Ref.2523世界時間黃金腕表以705萬瑞士法郎成交,由亞洲藏家投得。

8克圓形精制金質紀念幣正面及背面圖案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該套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而背面圖案則各有不同。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向日葵、石榴、雪蓮、哈達與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慶祝活動徽標中的數字“70”組合設計。而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為公路、鐵路、動車、飛機、民居、雪山、湖泊、格?;āh帶等組合設計。但兩種紀念幣的背面均刊“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漢、藏文,以及“1951-2021”字樣及面額。
考古方面又有新消息傳來!近日,鄭州大學考古團隊經過對河南滎陽官莊遺址鑄銅作坊進行碳十四測年確認,在公元前640年至公元前550年,此處開始出現制式化金屬貨幣的鑄造活動。這一數據首次提供了有關中國早期鑄幣遺址的絕對年代信息,也使得官莊遺址成為世界范圍內已知最古老的鑄幣作坊。官莊遺址是一座完整的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城市遺址,約建于公元前800年。據了解,該遺址的鑄幣生產活動發生在公元前640年至公元前550年之間,而相關專家也在大量傾倒鑄銅廢棄物的坑中,發現有兩枚成品金屬錢幣,其中標號SP-1號金屬錢被稱為空首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流通的貨幣,也是我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

官莊遺址出土的標號SP-1號空首布幣成品。

棧橋、石老人、五四廣場……這些都是青島的地標建筑,而如今,這座海濱之城又多了一個新的打卡地—西海美術館。西海美術館坐落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南岸,位于西海藝術灣內,是構成社區藝術生態的核心機構,已于目前正式開館。同時開幕的還有“超越—西海美術館開館暨首展”。此展匯聚了安尼施·卡普爾、劉小東、徐冰等國內外14位中堅藝術家作品,展覽從即日起持續至2022年1月6日。大家不妨相聚青島,看14位藝術家的“超越”之作吧。
9月2日至10月30日,巴西藝術家何里奧·奧迪塞卡在中國的首次個人展覽“HO in Motion”將在里森畫廊上??臻g舉行。此次展覽展現了藝術家獨特的創作方式和理念,呈現的作品均為其核心代表作。其中包括其于1957年至1958年間創作的Metaesquema系列繪畫,創作于1960年、迄今為止多次出現在知名藝術展中的一件空間雕塑,以及一件實驗性的影像作品。眾多精彩的展品將藝術家對于動態運動的關注,以及其在藝術生涯中復雜而多維的蛻變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 吳彬《山陰道上圖卷》(局部) 1608年作31.8厘米×862.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明朝覆亡前七八十年的江南一片繁華,人們生活悠然,富足程度前所未見……這些盛景將通過“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展覽項目呈現給觀眾。該展覽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和藝術系合辦,籌備近四年,匯集了來自國內外20余家公私收藏的200件藝術精品,述說了晚明嘉靖末年至崇禎年間的江南故事。
目前,英國泰特美術館公布了其2022年多個展館的展覽計劃。其中,泰特現代美術館將舉行19世紀法國后印象派藝術家保羅·塞尚回顧展“超越邊界的超現實主義”,再現后印象派與超現實主義的進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將帶來英國本土藝術家沃爾特·西克特的回顧展,審視其與同時代藝術家埃德加·德加的關系,以及攝影的興起對于其繪畫產生的影響。而泰特圣艾夫斯美術館將展現英國著名雕塑家芭芭拉·赫普沃斯的作品。

保羅·塞尚《蘋果籃》

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插圖之一。
大英博物館曾在去年宣布購藏103張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的插畫,當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其最近又宣布,今年9月30日至2022年1月30日,“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將再次展出這批藏品。這些小尺幅的插圖是葛飾北齋于1829年為一本未出版的書籍《萬物繪本大全》創作,曾為收藏家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珠寶商亨利·范弗所擁有。作品內容范圍廣泛,包含宗教、神話、歷史、動物、鳥類和花草以及其他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