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的發展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數字文明的時代“進化”,從一個側面揭示出社會勞動方式的嬗變,即由“體力”到“物力”,再到“智力”的改變。在“智力”的驅動下,信息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研發和使用,以及其在各個領域的延伸都向我們昭示著一個不爭的事實,信息技術加持下人工智能的升級版――“智慧化”已然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城市作為人類聚居和生息繁衍的主要場所,也在智慧化的影響下呈現出巨大的變化,這從很多城市及其相關領域的智能化發展就可見一斑。其實,很早以前就有學者曾經預言,未來的城市無論從人口還是到規模都將比現在的城市更大、更具科技感、更需宜居的屬性和便捷的功能。由信息和人工智能技術衍生出的智慧化發展,將為解決未來城市生活的便捷、宜居和健康等問題,不斷地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今天,當我們將智慧化和城市聯系在一起時,大眾的理解和認識更多的是城市所擁有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政府等一切能夠讓生活體驗更舒適、更便捷、更健康的城市管理和服務形式,以及科技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后帶來的體驗和福祉。而對于智慧城市是如何建設的?其究竟應該是一個什么樣子?未來該如何發展?卻鮮少有人去思考,特別是除了服務和管理,針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產品設計有哪些?更是被很多人所忽視。而作為一個設計師,無論是從事哪個領域的設計,智慧城市對我們而言都是一個系統,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針對這個系統的某一個環節進行創造,我們的目標是讓智慧城市這一系統健康、持續的運行下去,讓城市更美好、讓生活更健康。就如同智慧城市被提出的初衷――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改善市民生活質量、提升資源運用效率,緩解“大城市病”等。
本期,我們以“智慧城市產品設計”為主題,跟隨社會和文明發展的腳步,開啟對未來智慧城市的期盼,探索那些改變未來城市及生活的產品設計。同時,在高校美育大家談欄目我們還邀請到一位有過一定美育實踐經驗的青年學者,圍繞高校美育的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俗話說“未來不可期”,在設計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智慧城市、服務于未來智慧城市的產品產生的福祉將無可估量。本期就讓我們先一窺智慧城市及其產品設計的“初體驗”,愿能為更多的設計者打開思考的大門,憧憬智慧城市的未來!